商是夏朝的一個諸侯國,君主是湯。湯看到夏朝天子桀昏庸無道,便想征討他。
湯征求丞相伊尹的意見。伊尹贊同,并表示,要親自到夏朝都城斟尋探聽消息,收集軍事情報。湯同意了。
沒過幾天,伊尹去見湯,剛進宮殿,便見湯與一女子廝混。伊尹很氣憤,大聲指責(zé)湯不以國家大事為重,卻沉溺于女色,實在不像話!
湯被伊尹的“吆喝”嚇了一跳,惱羞成怒,命令伊尹走開。伊尹不但不走,還繼續(xù)指責(zé)。湯羞愧難當(dāng),情急之下,拿起弓箭就射向伊尹。
伊尹閃避,向外逃去。湯緊追過去,又開弓射箭,伊尹躲閃不及,被箭簇擦傷了。伊尹情知難以回家,便朝夏都斟尋逃去。
其實,這是湯和伊尹安排好的一場戲。因為伊尹要離開商,必須要有個原因,為了不讓桀王懷疑伊尹,便想出了這個“苦肉”之法。
伊尹到了斟尋后,先在一個小酒鋪里做工。
他是庖丁出身,做得一手好菜,于是,不斷被推薦到權(quán)貴那里。這些權(quán)貴與國家軍政有著密切關(guān)系,伊尹便由此開始了他的間諜生涯。
伊尹從事間諜工作后,籠絡(luò)了很多人,打通了各種途徑,獲取了夏王朝很多軍事機密。他一直潛伏了3"年。3"年后,他已為商伐夏做好了充分的準(zhǔn)備。
返回商后,他將情報匯報給湯,兩人開始策劃伐夏計劃。
但另一個問題出現(xiàn)了——在商的都城毫與夏的都城斟尋之間,道路崎嶇復(fù)雜,橫亙著大江,聳立著高山,地勢陡峭,很難翻越;如果從平坦的路途上進軍,又會繞很大一圈,不僅費時費力,還會被桀王發(fā)現(xiàn)。
怎樣才能找到一條合適的道路呢?
伊尹經(jīng)過深思熟慮后,決定再次潛往斟尋,打算從桀王的妃子末喜那里打探出進軍路線。末喜非常美貌,桀王在批閱政事時,也總是把末喜抱在膝上,有時甚至還聽取末喜的意見。因此,末喜掌握大量國家機密。不過,桀王用情不專,當(dāng)他有了新寵后,就把末喜冷落了。末喜常常表現(xiàn)不滿情緒。伊尹了解了這些情況,決定收買末喜來作為自己的內(nèi)線。
當(dāng)伊尹再次來到斟尋時,末喜已經(jīng)徹底失寵,被遷居到洛水河畔。
伊尹帶上許多金銀珠寶來見末喜,末喜很高興。隨著接觸的增多,末喜對伊尹逐漸信任起來,并與之合作了。
末喜雖然失寵,但仍是正妃身份,宮中有很多侍從。伊尹來見時,她既不能屏退侍從,又要透露給他情報,這顯得很難辦。
思來想去,他們有了一個主意:使用暗語、典故來傳遞信息。比如,借物說事,或者打諧音等。末喜伴隨桀王多年,對政治頗有見解,她又了解桀王的性情,因此,每次提供給伊尹的信息都很有價值。伊尹通過分析了解到,斟尋東部防守森嚴(yán),西部防御力量薄弱。夏王朝的兵力大多集中在東部的韋、顧、昆3"個諸侯國。
伊尹回到商,與湯商議,決定先消滅韋、顧、昆,然后才能滅夏。湯同意了。之后不久,湯就發(fā)兵把這三國都滅掉了。
又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養(yǎng)精蓄銳,湯看到時機成熟,決定發(fā)兵攻夏。
他根據(jù)情報,制定了一條迂回的路線:在商境內(nèi),悄悄往東邊行軍,到了境外,則繞道往西邊開進,避開夏朝兵力強盛的東部。大軍開拔后,沿著黃河南岸,一直往西。沿途江河縱橫,盡是高山險嶺,大軍每走一步都異常艱難。但恰恰是這樣的道路,使大軍的蹤跡沒有被暴露。
軍隊到了潼關(guān)附近后,又渡過黃河,直逼夏都斟尋。
桀做夢也沒有想到,商竟然沒有走東邊道路,因為東邊的路是最近的,也是最好走的路,他早已在這里布置了重兵把守,結(jié)果商軍卻從西而來,兵臨城下。
桀慌忙調(diào)集守城軍隊出城迎戰(zhàn)。在鳴條一帶,與商決戰(zhàn)。此前,商軍已參加過11"次大規(guī)模的諸侯爭奪戰(zhàn),作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因而,兩軍一交戰(zhàn),夏軍就有些招架不住了。
天黑時,桀舍棄斟尋,又把末喜帶上,渡江逃到了南巢。沒過多久,桀和末喜就病死了。夏朝消亡,商朝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