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圍繞文化館之中的業(yè)余樂隊指揮的作用展開簡單的論述,其中首先簡單說明現(xiàn)當代群眾對于文化娛樂的要求的日益增多,然后圍繞文化館以及樂隊指揮的內涵進行闡述,最后對于業(yè)余樂隊指揮在文化館之中的作用做出總結。
關鍵詞:文化館;業(yè)余樂隊指揮;作用;
中圖分類號:G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08-00-01
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他們對文化娛樂的場所和形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已不再滿足于那種自我陶醉的個人娛樂模式,而是開始追求群體之美、和諧之美,如合唱、合奏、群舞等。人們普遍認為指揮是屬于少數(shù)具有天賦的人才能登上的音樂殿堂,因而一直受到人們的敬仰。近十多年來,隨著音樂文化事業(yè)的繁榮昌盛,我國指揮藝術也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一批年輕有為、才華出眾的青年指揮紛紛崛起,他們對新事物的敏感、藝術視野的開闊、指揮功底的扎實、良好的音樂修養(yǎng)和訓練有素的內心聽覺、以及對當今世界指揮藝術潮流走向的真切了解與體察,都給人耳目一新的印象,為中國指揮藝術帶來了清新氣息和創(chuàng)造性生機。
一、文化館與樂隊指揮的內涵
文化館作為文化活動中心,其主要作用便是承擔起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實質性來說主要給群眾文娛活動提供場所、信息、資料。文化館的內組建樂隊便是可以使得文化館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職能使得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能夠得到真正的提高。
樂隊指揮的內涵,便是指各類管弦樂隊、合唱隊等集體性的音樂表演時,站在樂隊或合唱隊前面手拿指揮棒、并結合肢體語言指示如何演奏或演唱的人。指揮者右手持指揮棒(合唱指揮一般不用指揮棒)掌握和速節(jié)拍度;左手主要表示強弱等樂曲表情。臉部表情、頭部以及身體的動作,也是指揮的一個方面。
指揮者是演奏作品的解釋者和藝術指導,演奏(唱)人員必須按照其意圖來表達。 筆者結合自身的在文化館工作而從事的工作內容對樂隊指揮的工作做出總結:總體來說樂隊指揮的工作按照時間的縱向來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總譜的準備。對作品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和分析,標注,并形成自己的處理; 第二階段是排練準備。樂隊指揮要根據(jù)樂隊的情況、作品的難易程度制定排練計劃; 第三階段就是排練階段。這是指揮工作的中心,分為抄譜、個別練習、集體試奏、分聲部練習、合排、連排、細排等步驟,一個指揮的絕大部分工作都在這個階段中完成。
二、業(yè)余指揮的作用
(一)承擔起和正指揮一樣的樂隊靈魂的職責:樂隊指揮無論是業(yè)余還是正職都是都是作為指揮要發(fā)揮自己的作用。樂隊指揮指揮的是一個龐大的樂隊,甚至加上合唱隊。樂器使用多而雜,演員表演富有個性并且水平千差萬別,都加劇了樂隊指揮的工作的難度,作為一耳光業(yè)余的樂隊指揮也是在工作過程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的問題。樂隊指揮便是要發(fā)揮自己的耐心并且運用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將整個樂隊或者合唱團統(tǒng)一成一個和諧的整體,進而創(chuàng)造出千姿百態(tài)的音樂來??傮w來說,音樂樂隊指揮指揮整個樂隊的音樂演奏,使得多個聲部的演奏能夠成為一個整體,可謂一個樂隊的靈魂人物。樂隊指揮對音樂也是一種詮釋和再創(chuàng)作。
(二)業(yè)余樂隊指揮在前期準備起著重要作用:樂隊指揮來說,音樂會上僅僅是他工作的匯報,大量的艱苦勞動都是在臺下完成的。業(yè)余樂隊指揮在文化館工作之中的工作必須協(xié)助正指揮做好相關輔助性工作。
首先是讀譜、“聽譜”。這是指揮的特殊本領,即從總譜密密麻麻的音符中,用眼睛“聽”出十幾種樂器組合的音響效果來
其次,將作曲家的樂譜變成活的形象。樂隊指揮利用廣博的音樂史知識,樂器法,研究作曲家的生平和思想,領悟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區(qū)別各個時代、各個作曲家藝術風格的異別,并發(fā)揮自己的藝術想象力,以內心的聽覺,去體會樂曲的各種感情和內容,使作曲家的樂譜創(chuàng)作首先在自己腦子中變成活的形象。因而會出現(xiàn)同一作品在不同的指揮家手下奏出不同的效果。 業(yè)余樂隊指揮要在這兩個過程之中能夠獨立完成或者進行協(xié)助,獨立完成讀譜與聽譜以及利用廣博的知識使得樂譜變成活的形象,能夠正確地分析、理解和處理復雜的音樂作品,善于把握作品的整體表達,并對細節(jié)的處理恰倒好處。
(三)排練之中總樂譜的把握并且對大局的掌控:以現(xiàn)場演出的眼光來發(fā)現(xiàn)總譜,找出各個聲部旋律線條的進行方向,分析各個段落的和聲氣氛和配器色彩,確定樂曲中速度力度的演奏分寸,還要以通貫全局的眼光掌握全曲的結構,設計音樂的基本情緒,哪里應該緊張,哪里需要松弛,哪里層層鋪墊,達到高潮。同時業(yè)余樂隊指揮還必須對各種樂器的性能有比較深入的研究,要盡可能地發(fā)揮樂隊和演員的表演水平,以取得理想的音響效果。能事先考慮到,哪些旋律可能被其他聲部蓋沒,哪些段落在演奏演唱時會出現(xiàn)困難,哪些樂句在表現(xiàn)理解上可能發(fā)生差錯等等,這樣可以在排練時作為訓練重點。這些都需要作為一個業(yè)余的樂隊指揮長期而且大量時間的揣摩并且付諸于練習之中。
(四)保持與演奏員的感情交流:在排練廳過程之中,指揮的工作遠遠不是打拍子,他要把自己對樂曲的內心感受傳達給每一個演奏者,不僅用語言,更是通過手臂、手指、眼睛、臉部表情和一切可以表現(xiàn)的指揮技術,與每個演奏員保持一種感情的交流。指揮的動作既要呈示作品的情感內容,又要起著引導演奏者的作用,他不但指導樂隊準確地演奏,還要激起他們音樂表現(xiàn)的激情,使他們始終處于一種渴望演奏的興奮狀態(tài)。指揮本身,既要激情的,又必須保持理智的,他憑借非凡的音樂記憶力,準確的指示各個聲部的來龍去脈;他要有控制樂隊的能力,使每個演奏者都恰如其分地完成自己的職責;不僅要明確地告訴演奏員現(xiàn)在該做什么,還要預示他們將要做什么,使每個樂句的快慢和輕響、進入和消失都能在有準備的情況下有條不紊地進行。 業(yè)余樂隊指揮對于指揮的工作最后呈現(xiàn)將是,登臺演出指揮最后呈現(xiàn)給現(xiàn)場觀眾的結果,但是業(yè)余樂隊指揮也是擔負著非常重要的責任。
三、小結
在大力提倡構建公共服務體系的今天,群眾文化工作者有義務也有責任,將那些有專長的業(yè)余樂手組織起來,成立小型樂隊,在群眾文化娛樂活動中起到作用,充分體現(xiàn)文化館藝術工作者的社會作用,滿足群眾的精神需求,使群眾文化活動五彩斑斕、百花齊放,對于文化館內工作的群眾文化工作者更加應該做好本職工作認真并且及時的思考自身所處的角色所承擔的責任以及自己能夠所發(fā)揮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潘湘惠.淺談業(yè)余合唱團的發(fā)展之路[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2,(9):112.
[2]馮健.淺論樂隊指揮應該具備的能力[J].北方音樂,2013,(9)
[3]劉增輝.論樂隊指揮[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