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華陽河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研究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進度控制管理和工程質量管理。
【關鍵詞】施工管理;施工進度控制;工程質量控制
1、工程概況
華陽河水庫位于滾河水系華陽河支流上,壩址在棗陽市興隆鎮(zhèn)以北3.5km處的烏龜山和長山之間,距棗陽市城區(qū)約25km。華陽河流域面積220km2,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138.5km2,多年平均徑流量3693.7萬m3。水庫承擔下游興隆鎮(zhèn)、劉升鎮(zhèn)、隨陽農場、吳店區(qū)和資山區(qū)約7.5萬畝農田的灌溉任務。水庫始建于1958年8月,1959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同時具有防洪、城鎮(zhèn)供水、養(yǎng)殖等綜合利用作用的大型水庫。
此次除險加固的主要施工內容有主壩壩體混凝土防滲墻施工,壩基及兩岸壩肩基礎帷幕灌漿施工,左岸新建輸水隧洞、右岸輸水隧洞加固,重建壩面結構(包括上游壩坡現(xiàn)澆混凝土板護砌、壩頂鋼筋混凝土防浪墻、壩頂混凝土路面、下游壩坡排水系統(tǒng)),修復壩腳排水棱體等。
2、施工現(xiàn)場規(guī)劃與總平面布置
本工程施工現(xiàn)場規(guī)劃遵循以下原則進行布置:①既能滿足工程施工需要又符合創(chuàng)建文明建設工地;②充分利用現(xiàn)有庫區(qū)公路和對外交通條件;③綜合考慮工程施工的施工方案、工期等因素,以有利施工、方便生活、易于管理、安全、經濟為原則[1]。
項目部生活用房就近租用管理處附近農戶房;項目部辦公用房租用管理處房屋;水泥倉庫和危險品倉庫、勞保用品綜合倉庫則搭設臨時磚瓦房;混凝土拌和站、鋼筋廠及木工廠等臨時加工廠則布置于大壩左岸回車轉盤附近的空地上。
施工的對外道路可利用水庫對外鄉(xiāng)村道路至興隆鎮(zhèn),經316國道可直達棗陽市城區(qū),但路面寬度僅有5m。在施工現(xiàn)場規(guī)劃中對原有進庫公路局部加寬,以滿足工程施工所需建筑材料及機械設備的運輸要求。
施工的場內道路則利用水庫庫區(qū)內已有的交通道路通往大壩壩頂及左岸施工現(xiàn)場,并對左岸兩側的1、2號支路進行局部平整。在壩體防滲墻施工平臺過程中利用壩頂開挖棄料在壩頂修建一條通向左岸的臨時施工道路(碎石路面),以便運輸材料。
3、施工進度控制
3.1 施工進度計劃的編制原則
施工計劃的編制一般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①確保關鍵線路的工期達到形象進度要求;②合理組織安排各項作業(yè),提高施工生產效率,加快工程施工進度;③采用適中的施工強度指標,實現(xiàn)均衡生產;④充分考慮各個項目間的相互干擾與制約。
3.2 施工程序及控制性工期的確定
本工程的總工期為13個月。在工程完成臨時設施工程施工之后即可進行壩頂原混凝土防浪墻拆除及壩體混凝土防滲墻施工平臺施工。平臺完建之后即可進行大壩壩體混凝土防滲墻施工,其后進行大壩壩基帷幕灌漿施工。上游護坡工程與壩頂混凝土防滲墻施工平行作業(yè),交叉進行。大壩壩頂改造工程在不影響其他工作面施工的情況下與其他工作面施工穿插進行。工程準備工作完成之后即可依次進行左岸輸水隧洞邊坡土石方開挖及洞身石方開挖作業(yè),左岸輸水隧洞砼襯砌及進水塔、豎井砼施工,左岸輸水隧洞洞身固結、回填灌漿及進水口、豎井金結制安工程,以及左岸壩肩基礎帷幕灌漿施工。左岸輸水洞完成之后,可用其進行導流,以完成右岸輸水隧洞加固及右岸壩肩基礎帷幕灌漿施工。在不影響主體工程施工的前提下可進行下游護坡的施工。由于左右岸輸水隧洞的工程量最大,耗時也最長,故其工期確定為控制性工期。
3.3 施工進度保證措施
3.3.1 組織保證[2]
(1)成立由主管生產副經理領導的,由施工經驗豐富的人員擔任調度員的生產指揮調度小組,加強施工現(xiàn)場的協(xié)調和指導。(2)通過生產調度會,及時協(xié)調各隊伍之間和各職能部門之間的關系;安排施工機械設備、生產物資和勞動力使用計劃;合理分配資金使用計劃。(3)建立獎罰嚴明的經濟責任制,同時廣泛開展“勞動競賽”活動,激發(fā)廣大職工的工作熱情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勞動效率,確保工期的實現(xiàn)。
3.3.2 計劃安排保證
(1)在工程開工前,嚴格按照《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總工期要求,提出工程施工總進度計劃,并對其科學性和合理性進行認真審查。(2)在工程施工總進度計劃的控制下,堅持逐月(周)編制出具體的工程施工計劃和工作安排計劃。(3)制定周密詳細的施工進度計劃,抓住關鍵工序,對影響到總工期的工序和作業(yè)給予人力和物力的充分保證,確??傔M度計劃的順利完成。(4)對生產要素認真優(yōu)化組合、動態(tài)管理。靈活機動地調度安排人員、設備、物資,滿足施工需要,保證連續(xù)施工作業(yè)。
3.3.3 技術保證
(1)項目機構中的工程管理部,負責制定施工方案,編制施工工藝,以方案指導施工。(2)開工前組織有關技術人員進行設計圖紙會審,及時向業(yè)主和監(jiān)理工程師提出施工圖紙、技術規(guī)范和其它技術文件中的錯誤和不足之處,使工程順利進行。(3)采用新技術、新工藝,盡量壓縮工序時間,安排好工序銜接,統(tǒng)一調度指揮。(4)施工技術人員應在各個施工過程做好跟蹤技術監(jiān)控,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現(xiàn)場就地解決。(5)使用計算機對施工全過程進行網絡計劃管理,確保關鍵線路上的工序按計劃進行施工,若有滯后,立即采取果斷措施予以彌補。
4、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本工程將嚴格按照“初檢→復檢→終檢”的三級檢驗制度對工程的施工質量進行全過程控制。
(1)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結合工程設計施工及技術要求,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制定技術交底制度、開、竣工報告制度、測量三級復核責任制度及資料文件檔案管理制度。依據設計圖紙、招標文件、施工規(guī)范,編制質量管理計劃,制訂各單位、分部工程施工程序控制圖及質量控制點,編制施工作業(yè)指導書、操作規(guī)程、管理細則,對施工質量進行全過程的管理控制。
(2)關鍵技術環(huán)節(jié)的工程質量保證措施[3][4]。對土方、混凝土澆筑以及泥漿再生處理等關鍵工序的質量,提出嚴格的保證措施。
土方施工前,按規(guī)范要求復測橫斷面,對工程填筑土樣按標準進行試驗,并按設計要求或監(jiān)理工程師的指示進行填方地段的清基處理;土料運至施工現(xiàn)場由質保人員檢驗土質和含水量是否符合要求,清基結束后,對填筑部位進行填前碾壓,使其密實度達到規(guī)定要求,并重測地表標高。
混凝土澆筑時,嚴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并進行混凝土的坍落度檢測試驗;混凝土拌和時要定期校核配料計量系統(tǒng),以保證拌和物的稱量精度;混凝土出拌和機后,應迅速運達澆筑地點;混凝土澆筑應保持其連續(xù)性,將混凝土澆筑間歇時間控制在允許間歇時間內,否則按工作縫處理。
循環(huán)泥漿經過分離凈化之后,可采用向凈化泥漿中補充膨潤土、純堿和CMC等成分的方法,使凈化泥漿基本上恢復原有的護壁性能。若大量的凈化泥漿都要作再生處理,可采用先配制濃縮新鮮泥漿,再把濃縮新鮮泥漿摻加到凈化泥漿中去用泥漿泵沖拌的做法來調整凈化泥漿的性能指標。
5、結語
由于在華陽河水庫出險加固工程中采用了細致規(guī)范的管理措施,使得工程各項項目的施工有序高效的進行,施工質量優(yōu)良,并于工程完工后獲得了優(yōu)質工程獎,得到了業(yè)主和行業(yè)協(xié)會的認可。
參考文獻
[1]袁光裕,胡志根.水利工程施工[M].5版.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0.
[2]戴金水,徐海升,畢元章.水利工程項目建設管理.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08.
[3]李天科,侯慶國,黃明樹.水利工程施工[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
[4]鐘慶華.水利工程質量檢查與控制.安徽: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