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日本出動了上千名警察,前往最暴力黑幫Kudokai老大Satoru Nomura的豪宅對其進行抓捕,現(xiàn)年67歲的Satoru涉嫌殺害多人。他所在的幫派是日本黑手黨,亦是Yakuza的成員之一,涉及賭博、高利貸、賣淫等行業(yè)。
Yakuza是日本對黑幫的統(tǒng)稱。資料顯示,Yakuza共有22個組織,山口組是最厲害的一個。日文黑道分子的發(fā)音“yakuza”來自于日本的橋牌游“OichoKabu”,“yakuza”這個名詞最早為17世紀時用于形容一些特異獨行的“歌舞伎人”,他們因穿著怪異、舉止異常而受到注目。另外在日本中古世紀時,有所謂的“浪人”,他們經(jīng)常流浪日本各地并且打劫擄掠,也被冠以“yakuza”之稱號。
日本黑社會形成初期,大家加入是為了混口飯吃,順便依靠組織的力量,把家人的肚子填飽。一開始的黑社會成員,也主要來自受到岐視的底層社會人員。資料顯示,日本歷史上,在社會底層謀生的漁民、碼頭工人、大和民族以外的“部落民”甚至是朝鮮半島等地的外來移民, 被視為社會地位低下的“賤民”,受到有形或無形的歧視和欺負。他們所從事的多是又臟又累又危險的職業(yè)。許多受到歧視的底層人民最終結成了同盟,爭取利益。
山口組是日本成立的第一個黑幫組織,1915年由五十多名碼頭裝卸工組成。在后期,加入黑社會也是要付出代價的。比如,按照規(guī)定,山口組成員在正式成為組織會員之前,要切斷自己的一只小指頭,以示對組織的忠誠。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惟一承認黑社會為合法組織的國家,警察甚至需要黑幫幫助治理社會治安,日本東京的娛樂業(yè)幾乎都被黑幫把持著。這一點跟香港的黑社會類似。在成立廉政公署之前,香港的管理基本處于這樣一個狀態(tài):警察管黑社會,黑社會管治安。
黑社會發(fā)展成熟之后,慢慢有了一套固定的行頭——墨鏡、西裝、領帶、黑皮鞋。說白了,就是為了抖個威風。這個階段的黑幫成員,已基本從物質追求進化到精神追求。
慢慢地,他們跟政客一樣,有意在民眾心里樹立良好形象。黑幫成員在減少街頭暴力的同時,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社區(qū)服務中。比如,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后,相比于反應遲緩的政府,山口組全力參與民間救援行動,積極為災民提供糧食及民生用品,還給予災民最大的醫(yī)療救助。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山口組依然在抗震救災中表現(xiàn)積極。
黑幫大佬與日本政府高官也保持著良好關系。山口組最重要的一個“兼職”就是幫政治家拉選票,提供政治獻金。作為回報,政治家就得為他們提供保護傘。
大佬們也逐漸意識到,傳統(tǒng)的打打殺殺已不是出路。黑幫組織開始“漂白”,經(jīng)營企業(yè),向經(jīng)濟界滲透。一項政府調查顯示,日本銀行壞賬的42%與暴力團控制的建筑公司有關。在發(fā)展的過程中,黑幫也講科學發(fā)展觀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比如,山口組就有一套“獎學金”制度,成績優(yōu)秀的成員可以被派到歐美留學,歸國后會被委以重任,享受高薪待遇。
雖然擁有如此多的幫派和成員,日本卻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一。盡管如此,1992年,日本政府還是決定打黑,黑幫成員一度從90600人降到79300人。
近些年,由于經(jīng)濟低迷,黑幫成員開始回歸傳統(tǒng)的街頭暴力,加入組織的年輕人也呈現(xiàn)上升趨勢。日本政府不得不再次出手打擊。2010年,政府專門制定了“排暴條例”,如今在日本混個黑幫不容易。據(jù)說排暴條例明文禁止所有公民和黑幫組織有任何交往,黑幫成員即使是出獄金盆洗手后也是寸步難行,甚至連銀行賬戶都開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