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親名叫夏兆華。小時候過春節(jié)時,家里貼的春聯(lián)是:“兆光耀彩;華祝三多?!贝郝?lián)把父親的名字嵌了進去,同時點出了“華”字的來歷?!叭A祝三多”出自《莊子·天地》,寓意期盼富、壽和多男子。以“華”字的內涵來衡量,父親子嗣繁茂。父母共有8個子女,其中五男三女。我是家中老七,男孩中排行老四。至于壽與富,差距都比較大。
父親年輕時只身從鄉(xiāng)下來到江蘇泰縣姜堰鎮(zhèn),在北街八鮮行做伙計。民國時期姜堰鎮(zhèn)是蘇北地區(qū)著名的商埠,北街十分繁華。八鮮行經營青蒜、大白菜、慈姑、黃魚等貨物。嚴寒冬季,父親穿著單薄的衣裳在船上卸貨,凍得瑟瑟發(fā)抖。為了御寒,有時就拿船上的破麻袋披在身上。經過多年商海沉浮,父親在北街開了一間八鮮行,平時自己經營,生意繁忙時也雇用一兩個伙計。父親的事業(yè)小有成就,但在解放后一段時期講究血統(tǒng),父親的成就給子女們的人生投下了陰影。
建國后,經公私合營,父親成了鎮(zhèn)上八鮮商店員工。為補貼家用,母親又做起了小買賣。開始是販賣蔬菜,后來又在門口擺攤賣草制品(畚斗、笤帚、洗鍋把、草鞋等)。父親是個和善的人,性格細軟平和。童年時最溫馨的記憶是,我和五弟一起接父親下班。接到父親后,年幼的五弟上去一把抱住父親的褲腿。父親早準備好零食,一支冰糖葫蘆或一包五香蠶豆,笑咪咪地遞給我們。如今父親早已作古,而我也是六十多歲的人了。舊時墻垣依稀在,坊間物事已全非,人生短晢,世事滄桑,令人生出無限感慨。父親成了上班族以后,家里的重擔都壓到了母親肩上。母親名叫王子英,是典型的女漢子,為人豪爽,喜歡“火到炮響”,百十斤的擔子挑起就跑。繁重的勞動和年輕時受下的寒涼透支了父母的健康,到60年代后期,他們分別患上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晚年生活非常痛苦。
8個子女中,父母為我耗費心血最多。上初中時,我擔任校學生會主席、少先隊大隊長,有次考試考了5門100分、1門95分。父親望子成龍,對我很滿意,經常笑咪咪坐在一旁看我做作業(yè)??墒?,很快父親就笑不起來了。初三時,我被學校推薦參加新華社駐外記者選拔,文化考試滿分,體檢合格,但在政審時卻卡了殼。內部消息是,與成分有關。得知這一情況后,我很氣餒。那時我還很幼稚和虔誠,報紙上一直在信誓旦旦地宣傳重在表現(xiàn),對照自己的情況,該怎樣相信這些宣傳呢?父親比我還要沮喪,笑容換成了皺眉,眼神迷茫而無奈,有時還要嘆上一口氣。
我高一時爆發(fā)了文化大革命。1968年底,我插隊到泰東公社。隨后不久,父親也從商店退休。父親的老年慢性支氣管炎一直未見好轉。冬天要穿上幾件棉襖,外面還要穿上棉大衣,走路時蹣跚而行,成了名符其實的弱不禁風。母親的肺氣腫已到晚期,肺功能明顯減退,無法順暢呼吸,嚴重的時候,只能整夜坐在床上。每次從鄉(xiāng)下回到家中,看到父母的狀況,對我都是一種痛苦的煎熬。1974年初,我在鄉(xiāng)下結婚了。我想早點安家,以減輕父母的牽掛。然而事與愿違,我結婚后,父母把對我的關心呵護擴大到我的小家庭,比以前更加操勞了。婚后,我們生了兩個女兒。在妻子坐月子期間,因母親行動不便,父親堅持每周一次從姜堰送一只老母雞外加馓子等食品到泰東來。那時沒有出租車,父親來泰東要到車站去擠公共汽車,來回要走不少路。以父親虛弱的身體,隨時有可能跌倒,很難想象他是怎樣堅持著走完這段路程的。有一年冬天,雪花飄舞,寒風凜冽,我回家看望父母。這天刮著西北風,寒風裹著雪花呼呼地朝屋里灌,屋頂瓦片縫隙中也飄下雪花。在這樣惡劣的天氣里,兩位年邁病重的老人依然守候在店面里,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為了多賺一點錢,因為他們還有一個孩子在鄉(xiāng)下。此情此景,使我深感震撼,我如何才能報得父母的恩情?
1978年,下鄉(xiāng)插隊近十年之際,我的人生出現(xiàn)新的曙光。隨著血統(tǒng)論壽終正寢,我參加恢復高考后第一次全國統(tǒng)考,考進復旦大學。最開心的就是父母了,欣慰的笑容重又回到父親的臉上。父母看到我走進了大學,卻未能等到我畢業(yè)的那一天。就在我從學校畢業(yè)的前兩年,母親和父親先后去世。父母的去世是我永遠的痛,父母的一生活得太苦太累,他們在多艱人生的最后階段還在竭盡全力呵護著我,對父母的歉疚成為我終生難以擺脫的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