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提出要求教學內容不再局限于課本上和課堂上的知識掌握,而是要充分發(fā)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在掌握學習內容的過程中,發(fā)散自己的思維,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這不僅是教學活動在新課程背景下的新要求,更是教育的發(fā)展所帶來的優(yōu)勢。
關鍵詞:初中物理;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培養(yǎng)
初中物理是物理學習的開端,這一時期的物理教學關系著學生未來對于物理學習的興趣和對物理學科的感性認知。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明確這一階段的物理教學目標,也就是說,要考慮到學生未來學習的發(fā)展,不能一味地追求成績的提高。初中物理要求教師必須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主動地進行知識的學習。筆者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提出以下幾點意見。
一、明確教學主體
教學活動的構成主要包括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其中占據(jù)主體地位的是學生。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作為一個主導者,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無疑是十分重大的,當然,這也是我國多年教育流傳下來的不成文規(guī)定。然而,當今社會對于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教學是一個培育人的活動,培育的是學生,因此說,學生才是教學過程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才是教學的主體。教師要充分明確這一觀念,并正確地對課堂進行引導,讓學生能自主地進行學習、思考和提問。這不僅對于課堂有效性的提高十分有利,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
二、活躍課堂氣氛
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關系到兩個方面的共同努力,即教師專業(yè)的教學水平和豐富的知識理論以及學生的高度配合。這兩個方面能否契合,是教學活動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這就不僅需要教師能夠“教好”,更是要求學生能“學精”。因此,教師就必須對教學進行適度的改革,想辦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樂于主動地學習知識。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教師在習題課的講解上,采取“平級教學”,也就是讓學生為學生講解習題,讓學會的學生到黑板上為沒有徹底掌握的學生進行講解,由教師指導學生提出解題重點和解題思路。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感受榮耀,從而促進學生進行良性競爭。這不僅符合教學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更是鍛煉學生語言交際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重要方式。當然,涉及個別實際應用問題的時候,比方說壓強的學習,教師就可以創(chuàng)設實際的情境,讓學生親自感受物理的魅力,這對于學生學習能力水平的提高也十分有利,便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三、定期展開小組實驗
物理教學中有很多和實際聯(lián)系十分緊密的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利用物理教學的這一個優(yōu)勢,進行適當?shù)奈锢韺嶒灲虒W。實際的動手操作和實踐,能促進學生牢靠地掌握知識。動手操作物理實驗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可以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正所謂“實踐出真知”,只有通過實際的動手造作,才更有可能找到問題的所在和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書本上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而實際操作的變化則是無限的,在知曉文化理論的前提下去進行實際的操作,有助于知識的掌握和突發(fā)事件應變能力的培養(yǎng)。就比如學習壓強這一部分,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寬布條和塑料袋,讓學生提相同質量的東西,從而親身比較一下壓強大小與受力面積之間的關系。
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和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早就驗證,如今的社會是一個人才競爭的社會。這樣的競爭需要的是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的支持。初中物理作為一門集理論和實踐為一體的學科,其教學內容必須包含生活實際和能力提升這兩個方面,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旨在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自己動手去找尋問題的答案,這對個人的發(fā)展和國家的發(fā)展都是十分必要的。筆者也真心地祝愿每一位學子都能樂于學習,愛上學習,讓學習陪伴終生。
參考文獻:
劉斌志.對初中物理創(chuàng)新教學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06).
作者簡介:李濟農,男,1974年7月出生,本科,就職于湖南省祁東縣金橋鎮(zhèn)一中,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