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新
(無錫南洋職業(yè)技術學院 基礎課部,江蘇 無錫 214081)
當前高職院校的公政治理論課顯然進入了一個左右為難的困境,教師不愿意教、學生不樂意學。雖然教師們大都能根據形勢的發(fā)展變化,不斷的改革探索和創(chuàng)新,但效果和學生的期望還有一定的距離。我們認為,政治課的改革是個系統(tǒng)工程,要從根本上進行一整套新的、適合大學生個性特點的、符合當代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兩課”教學體系,才能真正地改變現狀。自2009年以來,我院借鑒企業(yè)培訓的做法,探索“團隊合作”教學模式,引進“項目引領、任務驅動”激發(fā)大學生學習“兩課”的熱情,有了興趣,就能主動學習,實現實質意義上的思想政治課的“三進”工作。
另外,是否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已經成為用人單位招聘大學畢業(yè)生的重要測試指標,用人單位對大學畢業(yè)生的專業(yè)知識水平和業(yè)務能力基本滿意,但普遍感覺如今的大學生缺乏與人合作的團隊精神。獨生子女的自我中心膨脹、對競爭合作關系的認識不到位、生活中不良現象的沖擊等造就了目前的狀況。可見,通過各類課程各種途徑培養(yǎng)大學生團隊合作精神,使學生能更好地適應社會,不僅關系到高校教育是否落實“以學生為本”的思想,還關系到大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的提高及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我們需要加強團隊合作精神的教育。
我院構建了以“課堂教學為主體、以團隊合作”為主線,以“團隊展示、專題剖析、主題關聯(lián)微電影”為教學環(huán)節(jié),以“社會實踐、網絡互動”為輔助的“二三二”教學模式。
在實施過程中,把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趣味性和感染力視為決定本輪改革成敗的關鍵。要提高實效性就需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搭建“與學生共鳴”的橋梁,完善成績的評價機制。學生的綜合成績改革為:20%平時成績+40%團隊成績+40%期末測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趣味性可以顯著增強學習的吸引力和親和力,打造“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的課程。90后學生善于從網絡上接受新信息,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強。我校的實踐證明,尊重學生的興趣和自身需求,能有效地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吸引力。本課程在借鑒兄弟院校成果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適合我校學生的學習模式,秉承“以學生為本”的指導思想,將“團隊合作、項目引領”引入課堂,開辟出“團隊展示、熱點新聞、專題調研、專題微電影、花絮感悟”等教學環(huán)節(jié),以“任務為驅動,團隊為組織,專題為內容”,最終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課內與課外有機統(tǒng)一的實踐教學模式。
團隊合作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學生組成8人左右的團隊,推選隊長,各團隊朗誦比賽。團隊匯報的成功首先從簡單的詩歌朗誦的磨合開始。朗誦能賦予詩歌新的生命力,隨著文字的流淌,觸景生情、有感而發(fā),在一次次的彩排過程中,不自覺的培養(yǎng)健全的道德品格,知廉恥、明是非、懂榮辱、辨善惡。經過朗誦的磨合,團隊成員間的凝聚度增加了,隊長與隊員的關系拉近了,大家普遍感受到了合作的愉快,為下一步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二個階段,專題匯報。隊長抽簽得到題目,然后團隊經過大約4個周的時間,完成任務,利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展示合作成果。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為例,專題如“90后心目中的毛澤東/鄧小平”、“不能忘卻的紀念——文革圖片展”“貧富差距之我見”、“中美關系”、“釣魚島是歷史、現狀和未來”等。匯報展示的評分表見表1:
評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團隊專題內容的準備工作圍繞著評分表展開。
團隊亮相,即學生團隊的自我介紹,形式和內容均不限。目的是展示團隊成員的風貌,制作過程也是加深團隊同學感情、進一步鍛煉凝聚力的過程。同學們大膽表現自己的獨特的氣質、自信的笑容和洪亮的聲音。顯現了同學們青春陽光且有個性的一面。
表1 團隊 專題匯報 評分表
熱點新聞。當今國內外形勢風云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zhàn),大學生也面臨著深刻的國內外環(huán)境,通過對形勢與政策的正確把握,可以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民族夢和中國夢。
專題匯報,匯報內容分為兩小部分,一是專題PPT,即專題的現狀、影響、對策和總結;值得一提的是專題相關微電影,微電影業(yè)時大世界,結合主題,情節(jié)連貫順暢,符合校園文化生活,觸動青春的脈搏,盡量做到耳目一新的感覺和別具一格的視聽享受。學生團隊自行編劇、導演、演繹,道具、燈光、表演者均是團隊成員,既沒有經費支持也沒有專業(yè)設備,還需要視頻音頻的處理技術,挑戰(zhàn)性巨大。盡管如此,絕大部分團隊都很喜愛這部分內容,演繹的栩栩如生。該部分任務的完成全部憑借學生的聰明智慧巧妙地解決。例如:“釣魚島問題”專題,2013級環(huán)藝班有個團隊表演的內容是根據奇藝網《兩個小孩關于釣魚島的搞笑對話》編排的動作,制作了立式話筒、指揮棒等道具,配上夸張的動作和精準的口型,表現得很有張力,令人贊嘆不已,過目難忘。再如,“大學生戀愛觀”專題,同學們利用去安徽寫生之際,拍攝了一組唯美的照片、匠心獨運的小短片,配合恰當的文字說明和音樂,制作成視頻。片子采用的是濫情的手法、對比的做法,講究細節(jié)制勝,喚起我們自身的某些記憶,感動了許多人。
花絮和感悟,在我們的生活中,充滿著歡樂和憂傷。生活的畫面從來都是起伏有波折,有各種各樣的色彩。展示合作過程中豐富多彩的生活圖景,給我們的生活增加一抹別致的亮色。同學們播放花絮同時說合作中的感悟,這部分內容是團隊合作的總結,許多肺腑之言,或令人捧腹或令人深思。如:2013級電子班的一個男生總結說“我從小玩到大,父母根本管不了我,上課全看我的心情。說實在的,政治課壓根就不是我的菜。我第一節(jié)來上課,純粹禮貌。老師布置了個大作業(yè),居然是做團隊,我從未玩過,夠新鮮夠刺激。隊長忽悠我做微電影導演,還說,特別困難,只有聰明人能玩得轉,得,那咱就成全隊長,聰明一次!有些事情如編劇、道具、燈光、視頻制作等,壓根就沒玩過,不過我還越做越上癮了!現在匯報完了,感覺到好像成功了,除了成績、友誼,我第一次體驗到了來自大家的尊重,這感覺很特別,謝了!”現場同學爆發(fā)出經久不息的掌聲。
撰寫報告書,團隊任務完成后,要提交關于專題的研究性報告。團隊分工、微電影劇本、專題精華等均在報告書里體現。其中,有一欄為團隊成績,原則是“成績共享,個別加分”。教師根據同學的參與度和實際效果在團隊平均成績上小幅浮動。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匯報完成后教師的點評。我們的點評以多鼓勵、多表揚和多肯定為主的,就算不完全正確,還是要尊重他們的勇氣和膽識。教師要指出匯報的優(yōu)缺點,鼓勵大家再接再厲。強調大家體驗過、努力過、奮斗過,無論結果如何,都是成功的。
第三個階段是團隊競賽。前兩個階段的任務完成后,優(yōu)秀的團隊可以參加我院特有的職業(yè)技能大賽。2014屆團隊競賽的策劃是“專題微電影”大賽,再一次的團隊合作,能夠展示出本學期團隊的經典作品,營造政治課積極向上、百花齊放、格調高雅的文化氣氛,進一步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意識,提高同學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全面素質。
當然,在團隊合作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成員間磨合不足和個別同學的偷懶行為。我們提供了幾種合作游戲,磨合團隊,課下練習。如男生拉手成橋,女生爬橫繩一樣從男生手臂上通過或者踩過,在較低的高處背摔,騎馬籃球賽(幾個隊員組成“馬”,托起一人投籃),孤島求生(幾人站在高處,剩下的成員周圍照顧,對手拿竹竿從腳底掃過)等。同學們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在練習中加強了協(xié)作和互助性。但是有些班級男女生比例失調,或者有的同學特別胖、特別害羞等,玩不起來,流于形式。還有極少成員的“搭便車”行為,團隊雖然有明確的組織目標和任務,然而落實在每個成員身上的責任有時候難以明朗化,甚至無法對每個成員的工作效率、對組織的貢獻等指標進行衡量,造成了個別同學的“磨洋工”。我們要探索更細致具體的激勵措施并對偷懶行為進行預警和懲罰。
總之,在認真反思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評價原則及其實現條件的基礎上,我院初步形成了“二三二”的教學模式,實現了教學理念上的創(chuàng)新。同學們團結協(xié)作,充分鍛煉了團隊的決策力和執(zhí)行力。獲取了智慧、改變了認識,在團隊內部形成濃厚的學習氣氛,提高了大局意識、協(xié)作精神和服務精神,是一種真正的平等、自由、開放的學習方式。團隊合作實現了師生優(yōu)質教學資源共享,拓展了教學空間、創(chuàng)新了教學途徑和方法,有效地克服了課堂教學的局限性。我們將繼續(xù)探索,再上一層樓。
[1] 徐倩.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立體輔學讀本 [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2:2-11.
[2] 路維,冀玉然,周學增,等.高校如何培養(yǎng)大學生團隊合作精神[J].河北工程技術高等??茖W校學報,2011(3):78-79.
[3] 吳紀安.團隊合作游戲[J].體育教學,2008(11):58.
[4] 喬花芳,汪勤.淺析團隊合作中的偷懶行為[J].市場論壇,2008(1):49-50.
[5] 謝韶旺.實踐教學中“團隊合作學習”模型的研究和實踐 實驗技術與管理[J],2008(9):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