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方濤, 吳世龍
(安徽建筑大學,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安徽 合肥 )
Cu2O是銅的低價態(tài)氧化物,它是P型直接帶隙半導體,禁帶寬度約為2.1eV。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在可見光的輻射下降解有機污染物方面有很好的應用前景,有望成為繼二氧化鈦之后的新一代半導體光催化劑。且Cu2O不易被還原成Cu或氧化成CuO,具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目前,通過陰極還原法在導電玻璃襯底上電沉積Cu2O薄膜的研究已有報道,電沉積中溶液的溫度[1]、襯底[2]、電位[3]、添加劑[4]等對薄膜相成分和織構(gòu)均有很大影響。在本實驗中,采用恒電位法[5-6]制備氧化亞銅薄膜具有流程短,原料易得,成本低,操作簡單而產(chǎn)量較高,適合大面積薄膜生長等優(yōu)勢,在工業(yè)化應用方面具有巨大潛力。
CuSO4·5H2O,乳酸,NaOH,均為分析純。
本實驗使用8511B型恒電位儀作為電沉積的電源,用超聲(JK-100型超聲波清洗器)清洗過的導電玻璃(HYSTN80型ITO導電玻璃)作為電沉積基底,基底作陰極,銅片做陽極,飽和甘汞電極做參比電極。固定CuSO4溶液和乳酸在摩爾比為1:3和絡合時間1h,電鍍時間25min和電鍍面積1×2cm2條件,改變水浴溫度、沉積電位以及溶液的pH,得到不同系列的Cu2O薄膜。
本試驗采用Y-2000型X-射線衍射儀(XRD,Radiation=CuKa1,.λ=1.5406?)進行薄膜物相分析,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美國FEI公司QUANTA200FEG)表征薄膜的表面形貌。
固定CuSO4溶液和乳酸的摩爾比為1:3,恒定電位-1.6V,溶液的pH為10,絡合時間1h,水浴加熱25min,溫度分別為:40℃、50℃、60℃、65℃、70℃、75℃、80℃、85℃、90℃,所得Cu2O薄膜的XRD圖譜如下圖1所示。
圖1 溫度(℃)系列Cu2O薄膜XRD圖譜
結(jié)果表明:在溶液溫度為65℃~75℃的實驗條件下,Cu2O薄膜具有(111)擇優(yōu)取向,對應的XRD圖譜峰強較高,晶體的結(jié)晶度好,即該條件范圍內(nèi)生長速率較快。
在溫度低于60℃時,Cu2O晶體成核速率較慢,不易形成晶體;而溶液溫度高于80℃時,影響溶質(zhì)傳質(zhì)系數(shù),晶體成核速率變大,但是晶體生長速率降低,不易形成晶體。以下實驗溫度都固定為65℃。
本系列固定條件為CuSO4溶液和乳酸的摩爾比1:3,溫度為65℃,溶液的pH10,絡合時間1h,水浴加熱25min,分別恒定電位為:-0.2V~-3.0V,間隔0.2V所得Cu2O薄膜的XRD圖譜如下圖2所示。
圖2 沉積電位系列Cu2O薄膜的XRD圖譜
結(jié)果表明:在沉積電位為-0.4V~-0.6V,Cu2O薄膜(200)擇優(yōu)取向生長;在電位為-1.2 V~-2.4V,Cu2O薄膜 (111)擇優(yōu)取向生長,其衍射峰的強度趨向于降低,是由于沉積電位升高,電流密度降低,生長速率降低,所得樣品變薄的結(jié)果。以下實驗電位均固定在-1.2V。
本系列固定CuSO4溶液和乳酸的摩爾比1:3,水浴溫度為65℃,絡合時間1h,水浴加熱25min,恒定電位-1.2V,溶液pH范圍1~14,溶液的pH=1,2時,溶液酸性太大,導致膜溶解,無法測的X-射線衍射圖譜。所以僅對pH=3~14的樣進行XRD測試,所得Cu2O薄膜的XRD圖譜如下圖3所示。
結(jié)果表明:溶液pH=10~12,Cu2O膜(111)擇優(yōu)取向生長;在pH=7~9時,(200)峰的強度極高,擇優(yōu)取向非常明顯。
圖3 pH系列Cu2O薄膜的XRD圖譜
對于Cu2O晶體的生長而言,不同晶面上單位面積內(nèi)氧原子數(shù)量的大小順序為:(100)<(110)<(111)[7]。因此,溶液中氫氧根、羥基中的氧原子濃度及其活性將會影響Cu2O晶體的擇優(yōu)取向。在硫酸銅——乳酸溶液中,乳酸中的羧基與NaOH溶液發(fā)生中和反應,使溶液呈中性或堿性。在pH較低的溶液中,羥基(OH.-)的濃度較小,晶體將向著含氧原子數(shù)量較少的晶面生長,(200)面擇優(yōu)生長。當pH增大時,溶液中羥基的濃度增加,含氧原子數(shù)量較多的(111)晶面擇優(yōu)取向生長。隨著溶液的堿性進一步增加(pH=13),羥基提供了充足的氧原子數(shù)量,晶面生長速度受氧原子含量的影響變小,使得薄膜的擇優(yōu)取向不明顯而且會生成大量Cu(OH)2沉淀,Cu2O薄膜樣品變薄。
綜上實驗結(jié)果,選擇結(jié)晶較好的具有代表性的Cu2O晶體膜的XRD和SEM表征結(jié)果如下。
3.4.1 (111)取向的Cu2O膜
在沉積電位為-1.2V,水浴溫度為65℃,溶液的pH=10的條件下制得的Cu2O膜的XRD和SEM結(jié)果如圖4(a)XRD和(b)SEM所示。
圖4 (111)取向的Cu2O晶體膜圖譜
圖4表明:在該條件下Cu2O晶體呈三角錐,晶體沿(111)面快速生長,最后(111)面消失于頂點。
3.4.2 (200)取向Cu2O膜
在沉積電位為-1.2V,水浴溫度為65℃,溶液的pH=8的條件下制得的Cu2O膜的XRD和SEM 結(jié)果如圖5(a)XRD和圖(b)SEM 所示。
圖5 (200)取向的Cu2O晶體膜的圖譜
圖5表明:在該條件下Cu2O晶體膜呈(200)擇優(yōu)取向,呈四角錐型,平均晶粒尺寸500 nm左右,比(111)取向的膜細小。
通過本實驗可以得出如下結(jié)論:
(1)在摩爾比1:3,水浴時間為1h,溶液溫度65℃~75℃,沉積電位-0.8V~-2.8V,pH=10~12范圍時,得到的Cu2O晶體膜(111)擇優(yōu)取向生長。
(2)在摩爾比1:3,水浴時間為1h,溶液溫度65℃,電位為-1.2V,pH=7~9的條件下得到的Cu2O晶體膜(200)擇優(yōu)取向生長。
(3)水浴溫度對Cu2O晶體織構(gòu)影響不大。
1 周延春,Switzer J.溶液溫度對電化學沉積氧化亞銅薄膜相成分和顯微結(jié)構(gòu)的影響[J].材料研究學報,1996,10(5):512-516.
2 Tang Y W,Chen Z G,Jia Z J,et al.,Electrodeposi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crystalline cuprous oxide thin film on TiO2film[J].Materials Letters,2005,59(4):434-438.
3 Wijuesundera R P,Hidaka M,Loga K,et al.,Growth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potentiostatically electrodeposited Cu2O and Cu thin films[J].Thin Soild Film,2006,500(1/2):241-246.
4 Sun F,Guo Y P,Song W R.et al.,Morphological control of Cu2O micro-nanostrucyture film by electrodeposited[J].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2007,304(2):425-439.
5 徐 玲,劉昌齡,吳世彪,等.電化學法制備CuInSe2薄膜工藝的研究[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2006,29(5):547-550.
6 Ling Xu,Haiyan Xu,Shibiao Wu,et al.,Synergy effect over electrodeposited submicron Cu2O films in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blue[J],Appl.Surf.Sci,2012,258(11):4934-4938.
7 Wang L C,De Tacconi N R,Chenthamarakshan C R,et al.,Electrodeposited copper oxide films:Effect of bath pH on grain orientation and orientation-dependent interfacial behavior[J].Thin Solid Films,2007,515(5):3090-3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