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摘要】初中英語教學的分層教學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英語重視度提高而產生的。分層教學主張從教學中各個環(huán)節(jié)出發(fā)來因材施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掌握不同的學習內容,對他們做出不同的情感評價,巧妙使用心理暗示來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心,激發(fā)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 ?分層教學 ?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0012-01
分層教學主張從學生的現有水平出發(fā)來展開教學過程,讓教學目標內容、方法進度等適合于學生的認知水平,最大限度的開發(fā)學生的潛力,以便實現全體學生英語成績的總體提高,達到素質教育目標。
一、學生分層與教學目標分層
心理學家認為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比如認知方式、認知能力或者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差異,這些差異都會影響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致使有的學生學得快,忘得也快,有的學生掌握得慢但是記憶時間長等各種類型的學習障礙。筆者參考入學一個月后的測試成績,及學生平日的學習情況及他們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并結合學生個體發(fā)展的需要,將全班學生分為三個層次:A層學生學習能力強,對英語感悟力好,共11人,占全班總人數的四分之一左右;B層學生27人,屬于潛力型,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可能對初中英語的學習方式還不太適應,雖然現在英語成績并不突出,但是他們對英語學習仍有濃厚的興趣,其中還包括幾個偏科的學生,這幾個學生理科成績很突出,就是英語總是考不及格,對于這樣的學生把他們放在B層既有上升空間,又不至于挫傷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C層學生10人,這一小部分學生為后進生,對英語的學習幾乎一竅不通,沒有什么興趣,導致英語成績一直不理想,甚至只有二三十分。其實每個班都會有這樣的“問題”學生,他們上課像是在聽“天書”,作業(yè)除了抄寫單詞課文可以勉強完成之外,其他的詞組句型語法是一點都不會做。這部分學生有的是對學習英語失去了信心,
根本沒興趣,有的是苦于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背單詞背不過,音標不會讀等等,種種學習障礙挫傷了他們繼續(xù)學習英語的自信心。盡管如此,教師也不能就此放棄,畢竟剛進入初一,在基礎知識還不是很繁雜的情況下應該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降低要求,給他們更多學習上的成就感。
學生分層是階段性的,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調整,對學生還要進行動態(tài)分配,也就是說,如果B層學生通過努力可以達到A層學生的學習水平那就將其分入A層,當A層學生覺得有壓力或者學習退步了也可以將其編入B層。這種動態(tài)分配一方面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另一方面也會時刻提醒那些優(yōu)等生不能過于驕傲和自滿,成績一旦退步就有可能被編入下一個等級。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學習氛圍。
將學生分成三個層次,在教授同一個內容時,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出相應的目標:對于C層學生來說,學習能力較差,不能對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因此只要求他們落實單一的知識點,側重識記重點單詞及最重要的幾個詞組,不要求掌握句型或者對話;對B層學生,要求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習方法的改進,單詞詞組不但要牢記還要活學活用,舉一反三;對A層的學生,要重視對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使其主動思維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形成自主學習能力。
二、課堂教學分層
1.課堂提問分層。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當中教師根據問題的難易度來決定讓哪個層次的學生回答。如果所提的問題比較簡單,甚至在課本當中就能找到的,最好讓基礎較差的學生優(yōu)先回答,并及時的給與表揚與鼓勵,讓學生從中獲得學習的成就感,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遇到難度較大的問題或者綜合能力較強的問題時,應該讓優(yōu)等生試著回答,充分發(fā)揮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讓他們有發(fā)表自己獨到見解的機會。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相應難易程度的問題,可以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參與課堂,后進生不會覺得“消化不了”,優(yōu)等生也不會覺得“吃不飽”,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2.課堂訓練分層。在課堂訓練方面也采取分層訓練及分層交叉訓練的方式,使全班各個層面的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程度的練習。機械性的訓練可以由B層甚至C層的學生完成,允許出現錯誤,鼓勵他們獨立完成訓練。難度較大的綜合性訓練可以由A層學生完成,不但具有挑戰(zhàn)性,還可以樹立他們的自信心。那些靈活性較強的訓練還可以由各個層次的學生自由結合,分工完成訓練,不但培養(yǎng)他們小組合作精神,還可以讓優(yōu)等生帶動后進生,后進生以優(yōu)等生為榜樣,相互督促共同完成訓練。
三、作業(yè)反饋分層
作業(yè)是對課堂教學的一種反饋形式,傳統(tǒng)的家庭作業(yè)都是面向所有的學生布置相同的作業(yè)任務,優(yōu)等生要浪費很多時間在已經掌握的簡單知識上,而后進生要硬著頭皮做一些自己還消化不了練習,做不出來第二天再去抄作業(yè),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我們可以把作業(yè)設計成綜合題、提高題和基礎題三種類型:綜合題要讓A層的學生通過作業(yè)練習提高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跳一跳”才能“夠得著”;提高題可以讓B層學生去做,側重于基礎知識的熟練和知識靈活運用技能的提高;基礎題是針對C層學生的,只需要完成與教學相關的基礎知識,重在知識的驗證和識記,減少心理壓力,保證學生能保質保量的完成作業(yè),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英語的成就感。
此外,課外輔導分層。課外輔導絕不是課堂的延時或者增加題量負擔,而是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對于A層學生來說,主要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掌握好課本知識的前提下,指導他們閱讀更多的課外書籍,增加詞匯量和閱讀量,拓展文化背景知識,提高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對于B層學生來說,及時進行學法指導,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對他們加強“監(jiān)控”,決不能掉隊,不斷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引導他們將興趣轉化為穩(wěn)定的學習動機。對于C層學生來說,首先要幫助他們找到學習困難的癥結所在,查缺補漏,讓他們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成就感,逐漸樹立自信心,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
通過分層教學培養(yǎng)各層次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習慣和能力,以達到《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初中英語教學大綱》要求,充分調動班內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主動學習的欲望,從而達到“后進生轉化,中等生提高,優(yōu)等生拔尖”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陶偉芳,初中英語分層次有效教學的實驗[J],中國校外教育,2008,07
[2]陳靜,高職英語分層教學現狀與改進對策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