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茜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我國的教育事業(yè)也隨之得到更多的關注。本文通過對我國小學英語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措施對其進行改進,期望能從而促進小學應用教學改革。
【關鍵詞】農村小學 ?英語教學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0024-01
教育在任何國家的發(fā)展過程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是一國國民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英語作為世界上最為廣泛使用的語言,又成了教育的重中之重。目前,英語課程教學已深入到多數小學課程教學之中,但是由于人們的觀念、師資力量以及辦學條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英語課程質量并沒有得到切實有效的保障。所以,必須加強小學英語教學改革,不斷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促進小學英語教學的持續(xù)、健康和穩(wěn)定發(fā)展。
一、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英語課程設置不合理
當前農村小學英語課程課時量很少,一周只有1~2節(jié)課,使得學生學習新知識后,要過一周才能再次接觸,很容易讓學生遺忘所學的內容,這是導致農村小學英語教學質量較差的重要原因。另外,農村小學英語教材長期不更新,教學內容單一,沒有可選性,這就造成英語課程教學內容的單一性,長此以往,學生對英語課程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慢慢下降。因此,英語課程的不合理設置是造成農村小學英語學習質量差的重要原因。
(二)忽視了英語課程教學的重要性
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英語課程教學并沒有得到多數學校以及老師的高度重視,他們往往認為語文、數學才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性課程,對于英語教學可有可無。一方面,學校對教學課時的安排并不合理,英語課時較少,且間隔時間較長,甚至有部分學校雖然開設了英語課程,但只是形式上的。另一方面,教師在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具有很強的隨意性,讓學生自主看書或者兼上其他課程,導致小學生學習英語除了課堂上的幾十分鐘,根本就沒有其他接觸英語的途徑,這就決定了小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能力。
(三)多媒體教學資源不足
隨著現代教育理念的不斷創(chuàng)新,多媒體等現代化設備正在逐步滲透到學科教學的各個領域。通過多媒體的輔助作用,教師可以科學地整合教育資源,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通過人機互動,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實現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由于區(qū)域發(fā)展的不平衡,目前我國小學階段還沒有全面采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墒怯行W校的英語教師,特別是新畢業(yè)的教師習慣使用多媒體,沒有多媒體的幫助,他們感到自己好的課件不能展示在學生的面前,自己好的設計不能讓學生分享,心存些許怨恨,為自己的教學找借口:不是自己不好好講,也不是自己不好好教,是因為教學資源的局限。
(四)英語教學思想觀念落后
英語教育在教育領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部分教育主管部門以及校領導沒有充分認識到這點,對英語教學缺乏深層次的探究。另外,由于不少學生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父母思想觀念較落后,給孩子灌輸外語無用論等思想,使得部分孩子不重視英語學習。于是很多農村小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持有敷衍、不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學校和家長也不會因此而采取措施督促學生的學習。
三、加強小學英語教學的對策
(一)需要高度重視小學英語課程教學
高度重視小學英語課程教學是提高小學英語課程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這就需要學校和教師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其一,學校必須合理安排教學課時,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適量增加英語課時,并要求教師嚴格按照學校課表來授課,保持課程進度,不得在英語課堂上進行其他課程的教學。其二,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意識到英語課程教學的重要性,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上好每一節(jié)英語課,并適量布置課后作業(yè),讓學生在課下也能有效接觸英語。
(二)加強引進專業(yè)英語教師
加強引進專業(yè)英語教師是改善農村小學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為達到這一目的,相關部門應當認真貫徹中央精神,將城里優(yōu)秀的英語教師調度到農村小學進行英語教學,使農村小學生能受到有經驗的英語教師的專業(yè)指導,從根本上改變原有的英語教學模式,提高農村學生英語學習成績。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經驗的英語老師可以引進在城市教學所用過的有效的教學方法,增強農村小學生的英語課堂互動性,從而有效提升其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加強小組合作學習
在英語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實現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起到了同學之間促學、比學、樂學、助學的作用。首先,教師要根據所學內容合理分組。分組應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培優(yōu)輔差,讓學生互幫互學,共同提高。其次,教師將小組合作學習融入課堂教學設計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圍繞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便于小組交流的語境或情境,引導學生在小組活動中發(fā)散性地、創(chuàng)造性地思維。再次,教師要做好指導、巡視工作。小組討論時,教師應認真觀察各小組的活動情況,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并補充一些常用的交際用語,為學生間的交流提供幫助。最后,教師要及時評價。教學中,教師要及時評價各小組的團體成績,并將其作為小組成員個人成績的組成部分。
(四)改進教師的教學理念
《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因為學生的發(fā)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fā)點和歸宿。英語課程在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課程評價和教學資源的開發(fā)等方面都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因此,課程實施應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知識、提高技能、磨礪意志、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發(fā)展心智和拓展視野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從整體上設計教學目標,并盡可能地采用活動及任務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玩中學。從教師自身來說,也應該時時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力爭在每堂課上貫徹新課程標準中的教學理念。這樣,學生的學習不光是對知識的學習,同時也是能力的培養(yǎng),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到的不只是一個單詞一個句型,同時也了解了一些西方的文化。
四、結束語
最后,任務的難易也是任務型教學法成敗的重要因素。設計任務時,要考慮小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能力水平,任務過于簡單,小學生往往不感興趣,哄哄鬧鬧的練習中根本學不到什么東西。任務過難,也會使他們忘而卻步。因此,教師在設計時要重點考慮任務的難易。
參考文獻:
[1]盧麗萍.關于小學英語教學現狀及改革研究[J].校園英語,2014,17:75.
[2]劉富華.分析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新課程導學,2014,22:30.
[3]黨占生.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4,14:63.
[4]黃學芹.淺談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07: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