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盧根
要充分實現(xiàn)小學體育課程的育人目標,就應該緊扣學生們的生活實際,凸顯教學的情境化。在教與學的互動中,在講解與操練的轉(zhuǎn)化中,在游戲與探究的權衡中滲透情感教育,創(chuàng)設情理之中卻又意料之外、不乏體育特色與個性風采的教學情境,活躍體育教學氛圍,豐富體育教學情感。
一、“紅色情境”設計,育學生愛國情感
小學生思想單純,天真活潑,有的學生對于愛國主義這種話題缺乏興趣,也缺乏理解與消化的認知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妨有意識地將“紅色元素”滲透到體育教學中,創(chuàng)設“紅色情境”,如利用愛國名言、愛國榜樣渲染教學氣氛,利用愛國事例設計游戲情境等,活化體育教學內(nèi)容。
在六年級的體育課中,我特意插入了少年武術——少年拳的學習,首先,利用體育欣賞課時間,創(chuàng)設紅色情境,引導學生們欣賞錄像《少年長拳》,帶領學生們一起探討中國武術的奧秘以及它所蘊含的中國文化與中國精神。其次,在體育活動課中,我引導學生們根據(jù)上節(jié)課所欣賞的《少年長拳》,結合背景音樂《少年強》,以小組為單位,創(chuàng)編武術動作,并融入自己對武術的獨特理解。在背景音樂的渲染下,學生們深受鼓舞,激情滿懷,表情認真而嚴肅,動作有力而到位,不少同學還在練拳的過程中,加入誦讀環(huán)節(jié),鏗鏘滿懷地誦讀起梁啟超《少年中國說》里的名言,氣勢浩大。
二、“應用情境”設計,育學生自主協(xié)作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地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根據(jù)他們的身體發(fā)育水平,取材生活,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應用情境”,營造自主、和諧的體育活動氛圍,在有益的操練與訓練過程中,提高學生們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促進學生體育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教學小學六年級體育“跳繩:跳過去鉆過來”一課時,我考慮到,跳繩對于小學生而言,并不陌生,是他們非常喜愛、非常熟悉的一項課外體育活動,因此,在教學中,如果鄭重其事地把跳繩當成一項教學任務去講解,反倒會挫傷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甚至有些學生會產(chǎn)生“跳繩有什么好學”的這種消極心態(tài)。因此,在教學中,我把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首先設計了一個“單腳跳大賽”的熱身游戲情境,引導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單腳來回跳的小組競賽,導入“跳”這個教學主題,引發(fā)學生們對“跳”的注意,活躍課堂教學氣氛。隨后,我設計了一個“花樣跳繩”的任務情境,組織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在歡快的背景音樂中,將單人跳、雙人跳、交叉跳、小組跳鉆等多種跳繩方式巧妙地結合起來,實現(xiàn)跳繩的連貫性與美感。在這個任務式應用情境中,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彈跳力,鍛煉了學生身體的平衡感,促進了他們小組協(xié)作能力的提高。
三、“安全情境”設計,育學生自我保護
安全無小事。體育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它的活動更加開放,它的教學內(nèi)容更加靈活,正是因為這樣的教學性質(zhì),安全問題就尤為凸顯。因此,在教學設計與實踐中,教師要把安全擺在不可動搖的地位,并有意識地將安全元素滲透到教學情境的設計中。
教學小學五年級體育“蹲踞式跳遠”這一課時,我在備課時考慮到,蹲踞式跳遠這項體育運動難度并不大,重點在于教會學生動作應協(xié)調(diào),蹬跳要有力。值得注意的是,蹲踞式跳遠的難點在腰的力度的把握,教師應讓學生們深刻體會到在跳的過程中,腰板要挺直,雙手要挺住腰部,注意保護腰的安全。為了讓學生們深刻地體會這一連貫動作的技巧,我設計了一個“慢動作”的安全情境,通過示范,將整個完整的動作分解成連續(xù)的慢動作,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慢動作進行模仿,小組組長負責對小組成員的動作進行診斷性糾正。在最后的演示環(huán)節(jié),小組成員站成一排,分別呈現(xiàn)一個慢動作鏡頭,將完整的動作呈現(xiàn)出來。
總之,情景式教學模式與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有著十分好的契合度,它能夠有效地增添體育教學與技能訓練的趣味性,調(diào)動學生體育運動與實踐探究的積極性,讓體育教學由單一的身體訓練轉(zhuǎn)化成豐富多元的情感體驗。因此,作為一名合格又“貼心”小學體育教師,我們要強化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豐富課堂教學情感,活化體育教學內(nèi)容,從而通過體育學習讓孩子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避免體育鍛煉束縛、綁架孩子們的身心發(fā)展。
(作者單位:江蘇海安縣北凌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