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媛媛
摘要: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定義開始討論,闡述高職院推廣“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分析“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推廣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指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為國家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和發(fā)展方向。
關鍵詞:教學模式;翻轉課堂;信息技術
引言
伴隨著產業(yè)結構的調整,社會對人才發(fā)展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不斷地調整,以適應人才發(fā)展的需要。2011年,美國最先提出“翻轉課堂”的概念,引起了教育界的轟動?!胺D課堂”完全顛覆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它適用于我國教育國情么?筆者對此抱有樂觀的態(tài)度,“翻轉課堂”值得推廣,而且適用于高職院校課堂教學。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定義
1、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什么是教學模式至今沒有統(tǒng)一的定義,國內外專家一直堅持對此進行深入的探討。結合教學實際,筆者將教學模式理解為在一定教學理論的指導下,為達到預計教學目標,而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的基本過程。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學活動的安排大致是課堂上教師講授新知,課后學生將所學內容內化掌握。
2、什么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所謂“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就是翻轉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學活動安排。將學生學習新知的過程安排在課下由學生自主完成,而課堂上教師的任務是幫助學生將知識內化理解。
二、高職院推廣“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
1、學校信息化水平高
(1)網絡覆蓋。隨著國家教育信息化的推廣,校園網絡已經覆蓋教室、圖書館,以及宿舍校園的各個角落,學校也在努力為學生打造一個處處可上網,時時可用網,人人可利用的網絡學習環(huán)境。
(2)學習平臺搭建。教師要將準備好的教學資料提交到教學平臺上。教學資料包括課件、教學視頻等重要的課前準備材料。筆者所在院校,已經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世界大學城空間這樣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學習平臺。在大學城教學空間,教師可以提交教案、上傳視頻,完成教學前期準備工作,也可以實現布置作業(yè)、在線考試等功能,還可以自己創(chuàng)建教研室搭建與同事、學生溝通討論的橋梁。
2、學生的優(yōu)勢
(1)分層次教學的需要。伴隨著生源多元化,分層次教學的需求日益凸顯。學校同一年級有普招生班、有注冊生班,同一班級又由于地域差別、個體差別,學生對相同專業(yè)方向的了解程度不盡相同,因材施教勢在必行。
(2)具有更高的信息化學習能力。高職生大部分已經會使用電腦,能輸入文字,會使用常規(guī)的聊天工具、郵箱等信息化工具,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新鮮事物,會更好的適應像大學城空間這樣的信息化環(huán)境。
(3)更加關注與他人溝通的能力培養(yǎng)。傳統(tǒng)課堂師生的互動時間有限,互動的人數有限。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生從教師那里獲得幫助,將課前所學疑惑部分弄清楚,完成作業(yè)等。有時還需要跟同學之間相互合作實驗,直至知識完全內化?!胺D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與他人溝通能力得到了極大提高,而這與高職院人才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能力素養(yǎng)是相吻合的。
3、教師的優(yōu)勢
(1)信息技術能力較高。筆者所在院校,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需要在信息化技術環(huán)境中完成。教師需要在辦公系統(tǒng)中了解校園時事新聞,查看通知、公告等及時消息;在教務系統(tǒng)中了解自己的教學任務、課程表、監(jiān)考安排、填寫學生出勤等教學信息;在畢業(yè)設計系統(tǒng)中完成師生課題互選、下達任務書、以及學生設計過程監(jiān)控等。學校信息化教學的推廣,使得教師不僅有能力制作精美課件,而且還能在學校提供的大學城空間設計自己的主頁,與學生及時互動。翻轉課堂推廣的前提條件之一就是需要教師自己制作微課,以供學生課前學習。相信具備良好信息化技術能力的教師,能夠學會微課制作工具的使用,能夠更快地適應翻轉課堂教學平臺的教學環(huán)境。
(2)特殊課程教學的需要。同一學期對同一年級不同班級講授同一門課的情況在如今的高職院教學中很常見。試想下,如果有六個上述的平行班級,同樣的教學內容教師需要講授六遍。這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不可避免的。然而,如果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可以把原來需要重復講六遍的基礎知識內容,用錄屏軟件錄制一次。然后上傳到“翻轉課堂”教學平臺。學生們可以自由學習,完全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課堂上,教師不再做重復的勞動,而是根據學生前期的自主學習情況給予個性的指導,這極大得提高了教學效率。課堂上節(jié)省的大量時間,教師可以與學生深入互動,將基礎知識內化,學生之間可以討論互動各抒己見,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使得每個學生都可以最大限度得提高所學。由此可見,平行班級較多的課程也是更加適合去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另外,實訓教學也可以嘗試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訓內容完全可以通過微課形式讓學生自主學習,而具體實踐的過程可以放在實訓周的課堂上,教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指導學生實踐操作。
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推廣可能遇到的問題
1、如何選擇教學內容。
前面提到平行班課程,實踐課課程都比較適合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然而,并非所有的課程都適用,要考慮課程自身的特點,比如理論性太強的課程就不適合,專業(yè)性太強、比較難的課程也不適合。在推廣時,要先從部分課程,部分內容,以及部分班級教學中試點開始。試點前要做詳細的調查研究,明確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
2、如何制作淺顯易懂的微課視頻
學生課前自學是否有效,是課堂教學能否達到教學目標的前提。微課的制作,要讓學生想看,能看得懂。
(1)知識碎片化。教學視頻播放的時間不宜太長,因此需要將知識碎片化。一個視頻的內容可以是一個章節(jié),可以是一個原理,或者可以是一個例題??傊?,要讓學生有意猶未盡的感覺,一遍看不懂可以看多遍,但不能讓學生感覺拖沓,看不完就想關。
(2)及時推陳出新。根據課堂教學學生的反應情況,查漏補缺及時調整教學視頻。增加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課堂教學中學生普遍提出的問題可以增加到教學視頻中集中解答,對于難度較大、很多都不懂的問題,可以在教學視頻中刪除,改到課堂教學中講授。
3、如何實現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有效溝通
(1)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雖然課堂教學從原來的教師講授為主的形式,轉變?yōu)橐杂懻摓橹鞯男问?,但是也要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對整個教學過程心中有數,能夠掌控課堂,引導學生之間的小組討論,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同時還要做好課堂總結,明確學習目標。
(2)更加專注于專業(yè)能力的提高。傳統(tǒng)課堂教學內容通常是基礎知識,而“翻轉課堂”中的課堂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師生互動答疑,學生會根據各自所學,提出各種問題,甚至可能是超出教學視頻中問題,教師只有具備相對完備的專業(yè)知識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讓學生在視頻中的所學得到內化和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體驗到較之傳統(tǒng)教學無法比擬的成就感。當然,這對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會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會更大限度的促進教學相長。
4、如何合理考核學生成績
課堂教學形式的轉變,更加注重過程。每個學生可能掌握本專業(yè)知識的程度不同,但在課堂中的表現,前期學習教學視頻情況,課堂中討論的參與情況,以及課后的總結復習情況都應該成為考核的內容,建立合理的考核機制是推動“翻轉課堂”的又一保障。
結束語
《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提出,以信息化引領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充分發(fā)揮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發(fā)展中的支撐與引領作用。翻轉課堂就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的一種新形式教學模式,為國家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和發(fā)展方向。(作者單位:江蘇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機械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基于“翻轉課堂”的高職差異化教學研究 JGXM14007
江蘇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2014年院級課題
參考文獻:
[1]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
[2]陳曉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