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爽
摘 要 隨著我國國內教育資源的進一步開放和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的不斷加強,近年來,國內外合作辦學呈現加速發(fā)展的勢頭。以武漢高校為例,幾乎每所高校都有國際辦學項目,由此形成了龐大的教育消費市場。國外教學機構在與本地院校合作辦學過程中,取得了不菲收入。然而,一直以來,受國際稅源監(jiān)管機制不完善、相關稅收政策不明確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稅收征管成了稅收管理的“空白”地帶。本文就中外合作辦學的外方預提所得稅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 中外合作辦學 非居民企業(yè) 稅收征管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Non-resident Enterprises Tax Collection
in 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Take Wuhan Colleges as an example
LI Shuangshuang
(Taxation Profess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Taxation,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Hubei 430073)
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opening up and continue to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in education our domestic education resources in recent years, domestic and 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showing momentum of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Wuhan universities, for example, universities have almost every international school projects, thus forming a huge consumer market education. 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and teaching institutions in the process of local institutions, made a lot of money income. However, has been affec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regulatory mechanisms are inadequate sources of revenue, related to tax policy is not clear, and many other factors, the tax collection became a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gram of tax administration "blank" zon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withholding tax on foreign SFCRS.
Key words 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non-resident enterprise; tax collection
1 選題背景
1.1 國內背景
(1)我國中外合作辦學的迅猛發(fā)展。近年來,國內中外合作辦學呈現加速發(fā)展的勢頭,以武漢高校為例,幾乎每所高校的每個年級都有國際辦學項目,由此形成了龐大的教育消費市場。中外合作辦學越來越受到公眾的關注,所以中外合作辦學的稅收征管問題成為了目前社會上非居民企業(yè)稅收管理的新熱點。(2)中外合作辦學存在稅務流失。盡管中外合作辦學在我國發(fā)展迅猛,且收入不菲,但是一直以來,受國際稅源監(jiān)管機制不完善、相關稅收政策不明確、境內教育合作辦學者對相關稅收政策了解甚少,不能及時履行代扣代繳義務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稅收征管成為稅收管理的“空白”地帶。(3)我國非居民企業(yè)稅稅收征管的現狀。自2006年2010年,非居民稅收收入持續(xù)增加,絕對數額達到了兩倍以上,增幅也持續(xù)擴大,因而使得企業(yè)所得稅的收入也進一步提高,其中的預提所得稅數額較之前的初值也是顯著上升。而從非居民稅收收入、企業(yè)所得稅等占稅收收入總額的比例來看,非居民收入額在稅收收入中的比重由最初的0.75%,到2010年的1%,企業(yè)所得稅數額的比重則由60%左右增長到了80%以上,實現了質的飛躍。
1.2 國際背景
(1)國外各國的學校與我國學校合作辦學項目越來越多。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各國教育事業(yè)的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各國高校的交流不斷加強,合作辦學逐漸成為各國的共同選擇。(2)國外各國建立了科學完善的稅源管理制度,對非居民企業(yè)的稅收征管合理科學,稅收流失較少。目前很多發(fā)達國家都建立了全國性的稅務代碼,即納稅人鑒別號碼,以加強對納稅人稅務登記和納稅信息的管理。一個納稅人終生只有一個稅務代碼,用來辦理一切納稅事宜。如澳大利亞為納稅人建立了納稅檔案號碼,稅號一經確定,終身不得改變。(3)國外各國特別注重納稅服務,強化官方和民間的稅務服務。在美國,官方和民間都有十分發(fā)達的納稅服務系統(tǒng)。如IRS每年對上一納稅年度納稅中最受爭議的環(huán)節(jié)與規(guī)定加以總結,并提前告知納稅人新增加和新改動的內容。他們還專設納稅人權益維護辦公室,以保證納稅人通過正當渠道迅速解決有關稅收問題。
2 學科交叉與創(chuàng)新之處
從學科門類上來看,筆者此次調研主要涉及到法學、心理學和管理學的交叉,下面主要從二級學科的角度來說:(1)在項目名稱的確定上,充分考慮了本專業(yè)學術知識的范圍與框架,并且結合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財政學、中國稅制等其他領域的經濟學科,經過綜合分析最終確定以“中外合作辦學非居民企業(yè)稅征管的實證調查”作為項目名稱。(2)在申報材料上,用到財政學、稅務、統(tǒng)計學、經濟學等多門學科的相關原理,以稅法為依托,對非居民企業(yè)稅的征管做全面與深入的了解與定義,并以此為研究起點,分析其運作機制,利用心理學、邏輯學等相關知識制定出調查問卷。(3)在數據收集和整理過程中,在收集數據時利用統(tǒng)計學收集數據的方法,在整理數據過程時運用計算機中的數據庫知識,通過搜集、整理、核對、分析,最終得出能反映與課題相關的總體信息的數字資料,最后確定研究成果以“研究設計→抽樣調查→統(tǒng)計推斷→確定推論→得出結論”的流程為主干研究步驟。
3 研究內容
3.1 稅收征管存在的主要問題
(1)稅務機關獲取中外合作辦學信息渠道狹窄,不能有效監(jiān)管稅源。中方合作辦學學校都為事業(yè)單位,且享受從事學歷教育而取得的收入免營業(yè)稅的稅收優(yōu)惠,基本不在稅務機關辦理稅務登記,稅務機關無從掌握中外合作辦學信息,導致這部分稅源游離在稅務機關管理之外。但如果不主動去查找相關信息,稅源很難被發(fā)現并納入監(jiān)管。(2)現有政策對中外合作辦學的涉稅問題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第51條,民辦學校出資人(中外合作辦學學校)可以從辦學節(jié)余中取得合理回報。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第38條,出資人要求取得合理回報的民辦學校享受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由國務院財政部門、稅務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行政部門制訂。但相關的優(yōu)惠政策至今仍為空白,而合作辦學的性質、內容復雜多樣,我在實際操作中往往無章可循,缺乏政策的規(guī)范和指引。(3)合作辦學的雙方稅收意識淡薄,不能就國際稅源自覺申報納稅。外方合作者利用政策的空檔,在簽訂合作協(xié)議時,經常注明中國境內發(fā)生的有關稅收由中方負擔,而中方合作者由于對稅收政策的不了解,在發(fā)生國際稅收時,不知道維護自己合法權益,也不能及時履行代扣代繳義務。(4)外籍教師收入難以監(jiān)控。一是大多數外籍教師申報的收入明顯偏低。據調查,80%的人員申報收入均較低。二是個別外籍教師有兼職行為,他們僅對本校取得的收入申報,而對在其他單位取得的講學費、加班費等工資表外收入不申報。三是聘任學校在支付工資后,還為其負擔個人住房租金、水、電等費用,從而以實報實銷形式隱藏了收入。
3.2 規(guī)范中外合作辦學稅收管理的對策和建議
3.2.1 健全稅收征管體系
目前中外合作辦學稅收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征管不到位,漏征漏管現象比較嚴重;二是執(zhí)行標準不統(tǒng)一,在按提供勞務或特許權使用費征收企業(yè)所得稅的標準問題上比較混亂。
一是著力抓好對合作辦學單位稅務登記工作,依法納入監(jiān)管。根據稅法的有關規(guī)定,從事生產經營的單位、社會團體以及非專門從事生產經營而有應稅收入的單位,均應依法辦理稅務登記。因此,在未對合作辦學單位作辦理工商登記要求的情況下,抓好對辦學單位的稅務登記工作是建立正常稅收征納關系的重要前提。二是突出抓好綜合治稅,加強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跟蹤管理。通過報紙、電視、學校網站等新聞傳媒實時關注合作辦學進展情況,主動與工商、教委、外管局、國稅、經貿委等相關部門取得聯(lián)系,獲取對外簽訂合作項目等以及對外支付情況的外部信息。三是不斷強化納稅約談,尤其突出對中方合作者的約談管理。針對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納稅意識薄弱,稅收知識尤其是非居民稅收政策掌握不到位的情況,我們要重點加強對中方合作者的約談。以外籍教師的稅收管理為切入點,從收費方式、支付比例、支付方式以及外籍教師薪酬的支付等方面展開約談,從中發(fā)現征管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實施相應的征管措施,確保應收盡收。
3.2.2 建立稅源信息獲取保障制度
(1)稅收征免規(guī)定?!镀髽I(yè)所得稅法》實施后,取消了境外投資者取得境內被投資企業(yè)利潤分配免稅的優(yōu)惠,同時停止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yè)和外國企業(yè)所得稅法》制定的特許權使用費減免規(guī)定。這加重了境外教育機構的稅收負擔,不利于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國際教育交流合作。建議對國內急需的、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引進給予稅收上的優(yōu)惠,如投資設立機構,給予投資收益的免稅優(yōu)惠。(2)稅務登記管理。到目前為止,不管是《稅務登記管理辦法》,還是相關的政策規(guī)定,都沒有明確非居民企業(yè)該如何辦理稅務登記(包括應提交的資料),給稅務機關的稅源管理帶來了不便。建議國家稅務總局盡快完善相關管理辦法,以利于基層規(guī)范執(zhí)行。(3)稅基計算核定。目前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在對外支付相關費用時,往往是境外機構收入直接由境內合作方對外支付。這在稅務證明出具時容易把關,而對于在境內支付給外籍教師的薪酬,往往疏于管理,并且兩種支付方式容易給境外機構留下避稅策劃的空間,造成企業(yè)所得稅的流失。建議國家稅務總局在制定相關管理辦法時,對獨立個人勞務和非獨立個人勞務在界定方法上予以明確,如締約國稅務當局出具稅務證明時注明其從事專業(yè)性勞務的職業(yè),或者注明在境外繳納醫(yī)療保險、社會保險記錄等。
3.2.3 開展稅收政策服務,提高中方合作辦學者依法履行國際稅源扣繳義務意識
中方合作辦學者對相關稅收政策了解甚少,不能及時履行代扣代繳義務,是稅收管理中的一個難點。在實踐中,我們應采取召開座談會形式宣傳輔導有關中外合作辦學稅收政策;公布稅收網站網址和對外咨詢電話,解答各院校在履行非居民企業(yè)所得稅扣繳義務時遇到的問題;編印方便查閱的《中外合作辦學稅收政策服務指南》,通過社會和相關部門向納稅人發(fā)放。
參考文獻
[1] 張申.中外合作辦學中的非居民所得稅管理.涉外稅務,2010(12).
[2] 西安市地方稅務局.中外合作辦學非居民企業(yè)稅收管理.2011.7.
[3] 中外合作辦學.太原國稅局關于中外合作辦學的稅收思考.中顧法律網,2010.12.
[4] 苑新麗.非居民企業(yè)所得稅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財政研究,2009(3).
[5] 唐迎霞.我國非居民稅源管理現狀、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中國西部科技,2010(11).
[6] 解讀非居民稅收管理新規(guī)定.中國稅務,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