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學婧
摘 要 教學機智是教師的一項重要的實踐智慧。新任教師在專業(yè)成長中面臨著很多困惑,而培養(yǎng)其教學機智是解決這些困惑的關鍵。因此,新任教師要把對學生的關愛、關注學生的體驗作為生成教學機智的根源,同時保持自信、保持教學的新鮮度,適時迸發(fā)教學機智,在不斷的交流、反思中更好地展現(xiàn)教學機智。
關鍵詞 新任教師 教學機智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51文獻標識碼:A
Thoughts on Training New Teachers' Teaching Tact
FENG Xuejing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Abstract The tact of teaching is important practice wisdom of the teacher. The new teacher is facing a lot of confusion in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to develop their teaching tact is the key to solve these puzzles.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care for students,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experience as generative teaching tact roots, while maintaining the confidence, to keep freshness; timely burst the tact of teaching, communication, reflection is better in constantly show teaching tact.
Key words new teachers; teaching tact; teaching
1 自身教學經歷的冰山一角
作為新任教師,如何能夠駕馭千變萬化的課堂情境,不是一件易事。正如《禮記·學記》中所講,“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從登上講臺時的心情緊張、滿堂灌的授課方式到以后教學中的從容面對、思路清晰,經歷的是一種歷練和成長。
記得在一次歷史課上,講述北京人使用火的問題。隨著內容的深入開展,組織同學們討論問題:“火的使用對原始人類的生存和進化有什么作用?”隨著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總結出用火可以燒烤食物、照明和御寒、火驅趕野獸、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類適應自然環(huán)境的能力,促使了體質的發(fā)展和腦的進化。正當我準備進行下一項內容時,突然有同學提問“老師,磷火是不是天然火?”還沒等我回過神來,班上已經炸開鍋討論了。有的說磷火是“鬼火”,這一下大家討論得更激烈了。對于這樣的討論場面我一時不知怎么辦?后來班上有位同學解釋了磷火的含義,但終究沒有科學的解釋。直到下課,我讓他們下去查資料,下節(jié)課再來解決這個問題。這節(jié)課后我感到,自己作為教師不僅在專業(yè)知識以及人文知識方面匱乏,更談不上具備豐富的實踐知識。在此后的日常教學中我還是會遇到很多意外的問題,如“老師,孔子的老師是誰?”對于這些意外,自己都沒有很好地化解。
作為新任教師,以上的情境只是專業(yè)成長路上的冰山一角。在教師專業(yè)成長的路上,會面臨更多的困惑。
2 新任教師的困惑
新任時期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對教師的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在工作中,面臨諸多困惑:
(1)教學上的力不從心:初到學校,自己最擔心的是講不好課,得不到老師和學生的認可。盡管課前充分準備,使出十八般武藝寫好教案,但上課還是狀況百出,如時間把握不準、預定教學內容完不成等。感覺自己在唱獨角戲,費了很大力氣,累得滿頭大汗,結果卻無人喝彩。究其原因,自身較多地注重了教學的預設方面,而無暇顧及教學的生成方面。
課堂是教師成長的最重要的土壤,是教師和學生合力賦予其生命力,它是隨著師生的互動不斷發(fā)生變化的,并且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中,最關鍵的是要關注學生的體驗。作為新任教師,我很難把握千變萬化的課堂情境,在教學的路上力不從心。
(2)令人頭疼的課堂管理:有時候自己會存在僥幸心理,上課不要碰到搗蛋的學生,但總是事與愿違,很佩服優(yōu)秀的老師能把課堂把握得有張有弛。在課堂上,我感到很難管理學生的搗蛋行為,想讓課堂活躍,又難把握活躍氣氛的尺度。如果長時間地不善管理,會使自己筋疲力盡、自信心受挫、教育熱情也隨之下降。
(3)融入集體的困惑:每個學校都有自身的文化,學校的教師也形成了自身的群體風格。作為新任教師,以一個陌生人的身份要適應學校文化,融入到教師集體當中需要時間。然而,由于剛剛參加工作的一些不適應及工作本身的繁忙、交往經驗的缺乏等因素,自己想很快融入集體,但又感到沒有很好的辦法。
反思這些困惑,最主要的還是教學上的困惑。范梅南教授明確指出“有些人可能學了所有的兒童發(fā)展理論,了解了所有的課程方法、運用過所有的教學策略,可是這位教師可能仍然是一位很糟糕的老師?!雹僖虼耍瑢τ谛氯谓處?,能夠自如地解決日常教學當中的意外,教學機智的培養(yǎng)無疑是促進其專業(yè)成長的關鍵,是成長路上最亮麗的一筆。
3 對教學機智的解讀
《教育大詞典》將教學機智定義為“教師面臨復雜的教學情境所表現(xiàn)的一種敏感、迅速、準確的判斷能力,如在處理事前難預料,必須特殊對待的問題時處于激情狀態(tài)的學生時,教師所表現(xiàn)的能力。”②在傳統(tǒng)觀念下,教學機智被解讀為一種教學藝術與能力,是教師教學藝術的標志,是教師教學理論與實踐經驗熔鑄的合金。同時,教學機智的意蘊強調,教學機智的運用能使教學過程能順利展開,顯示教師的高超技藝,但這些意蘊都僅限于課堂教學本身。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課堂、教師、學生、教材等都在發(fā)生著變化。傳統(tǒng)觀念對教學機智的偏狹理解已經不能適應這些變化。“傳統(tǒng)教育的內核是知識,當下教育的視野是智慧。現(xiàn)在的教育該是回歸智慧、回歸生活的時候了。而讓智慧走進課堂,走向課堂生活藝術化,則是實現(xiàn)教育雙回歸的最近路程與最理想空間?!雹壑腔鄣恼n堂需要智慧的教師,而教學機智是教師教學藝術與教學智慧的集中展示,是成為一名智慧型教師不可或缺的素質之一。
在新的教育觀念下,教學機智既表現(xiàn)為教師在教學中遇到意外情境時能夠具有迅速、準確、自如的應對能力;同時又表現(xiàn)為教師能夠及時捕捉課堂情境的微妙變化從而改變原有預設的創(chuàng)造能力。教學機智產生于復雜的情境,屬于教師的創(chuàng)新行動,既是教師智慧的表現(xiàn),也是教師教育觀的反映。
4 對培養(yǎng)新任教師教學機智的思考
教學機智要求教師要擁有一系列的品質和能力,是教師所需的特殊的實踐性知識,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不斷追求。而且教學機智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難以重復和再現(xiàn),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擁有這種豐富的實踐智慧,不僅能夠增強教師的自我效能感,同是也能夠促進學生的成長。
有研究者運用質的研究方法,探討了新任教師課堂教學機智的特點。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新任教師已出現(xiàn)獨創(chuàng)的“機智”,更多的是其建立在對經驗教師模式仿效上的再創(chuàng)造型“機智”。④因此,新任教師要努力提升自身教學機智。
4.1 對學生的關愛、關注學生的體驗是生成教學機智的根源
作為新任教師,在教學當中更多地重視的是自己能否勝任教學、是教學任務能否順利完成,以及學生對自己的教學是否認可。但是,這樣的做法卻使新任教師舍本逐末。因為其忽略了教學當中最重要的主體——學生。新任教師首先要熱愛、關心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擁有無限發(fā)展可能的個體,鼓勵學生不斷地創(chuàng)新、探索,這才是教師教學的目的所在。只有樹立了這樣的教學觀念,在教學中新任教師才能真正關注學生、理解學生此時此刻的體驗,才能在應對意外事件時表現(xiàn)得從容,自如地應對。
范梅南教授認為,在教育情境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具體行動應該是全身心的投入,這種全身心的行為能力就是教育的機智。教育性機智是教育學理解,注意孩子、聆聽孩子。因此,教育者應該運用多種角度和方法來感知孩子的獨特性,教學機智才能實現(xiàn)它的目的。
總之,新任教師只有關愛學生、關注學生的體驗,在課堂教學中才可以讓師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培養(yǎng)師生間的積極情感,才能抓住生成教學機智的根源所在。
4.2 保持自信是展現(xiàn)教學機智的力量
自信是新任教師必須具備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雖然在經驗面前,初任教師自然比不過有資歷的老師,但是青澀的蘋果也有光鮮的一面。日本教育家齋藤孝曾提到過教育中的一種有趣的現(xiàn)象,即“青澀效應”, ⑤意思是指雖然新教師的教學知識與技術并不完善,但是首次擔任的課程會使教師和學生結下深厚的友誼。由于初任教師首次講課會很緊張,就會認真準備教學,比起熟練的教師授課,學生會感到很新鮮,而教師的這種緊張氣氛還會傳染給學生,同時提升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這樣使得師生對這一經歷都有深刻的體驗。因此,新任教師要抓住并善于運用自身的優(yōu)勢,保持自信。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會出現(xiàn)很多突發(fā)的情境,教師首先要保持鎮(zhèn)定,才能游刃有余地化解這些意外,而鎮(zhèn)定就來源于教師的自信。
4.3 保持教學的新鮮度,適時迸發(fā)教學機智
新課程改革倡導積極、開放的課堂教學結構,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師生共同發(fā)展、教師要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個體差異、創(chuàng)設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情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等。課堂永遠是不斷變化的動態(tài)教育情境,而新課程改革下的課堂不確定性更加明顯,因此不僅要求教師具備臨場的教育智慧,還要有防患于未然的創(chuàng)造能力。在這樣的理念下,這對作為新課程實踐者的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教師的教學機智尤其顯得重要。教學機智的內涵也不僅意味著只是教師應對課堂意外的能力,而是更加注重教師的創(chuàng)造能力,創(chuàng)造性正是教學機智內涵的核心表征。
尤其對于新教師,教學機智是衡量其專業(yè)成長的關鍵。在教學中,新教師應該表現(xiàn)得更加積極主動。這意味著教師要在教學上多下功夫,保持教學的新鮮度。新教師可以嘗試運用多樣的課堂形式、變換多種教學方法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新教師才能在教學中體現(xiàn)自己的創(chuàng)造才能,適時迸發(fā)出教學機智。
4.4 不斷地交流、反思是更好地展現(xiàn)教學機智的動力
教學機智是教師的一種重要的實踐性知識,“新手教師必須在模仿中,在與有經驗的教師交往的個人關系中獲得這種知識?!雹抟虼?,與同事之間不斷交流經驗、向優(yōu)秀教師學習是新教師提升自身教學機智的重要方式。
與此同時,不斷地反思才能使教師更好地表現(xiàn)教學機智,新教師要學會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反思。雖然,教學機智的即時性特點使教師不能在反思后才做出行動,但是“教育的時機不僅要求行動中的反思,而且更加要求對行動的反思?!雹咭虼?,新教師只有通過反思,才能避免教學中的盲目與沖動,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智慧。
注釋
① 王萍.教育現(xiàn)象學視域中的教育機智[J].教育科學研究,2012(4).
② 顧明遠.教育大辭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16.
③ 丁谷怡,孫雙金.重建課堂文化[M].北京:教育科學出社,2009:7.
④ 甘火花,潘靜薇.新教師課堂教學機智探析[J].教學研究,2009(3).
⑤ [日]齋藤孝著.教育力[M].張雅梅,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5.2.
⑥ 王永明,李森.觀察學習:教育機智獲得的有效途徑[J].基礎教育,2010(12).
⑦ [加]馬克斯·范梅南著.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M].李樹英,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