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加福
摘要:通過參加教學比賽,悟出許多平時學不到的東西,也給自己的教學增添了不少值得思考和借鑒的東西,這就是年輕教師的歷練和進步。
關(guān)鍵詞: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鞏固新知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23-072-1
作為一名年輕的小學英語教師,為了促進自己的教學能力的進步,自然要參加一些比賽。在比賽中,能夠?qū)W習到平時課堂上不能學到的“東西”。無論是賽課前的準備和上課中,還是課后都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當然要有筆者所說的意想不到的收獲,就必須真正地重視起來,認真地去準備,否則肯定沒有任何收獲。相反可能還會令自己產(chǎn)生一些自暴自棄、怨天尤人的情緒。
這次筆者參加的是區(qū)教育局組織的“教壇新秀”評比活動,通過理論考試和說課,筆者進入了賽課環(huán)節(jié)。通過抽簽,筆者上課的課題是牛津小學英語5B Unit6 A PE Lesson A部分課文教學。拿到這個課題后,筆者頭腦里立刻出現(xiàn)一個問題:“這么多的新指令,怎樣才能讓學生在一節(jié)課時間內(nèi)掌握呢?”平時上課時,筆者都是先上B和C部分,這樣就可以分散課文中難點,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也有利于學生整體理解課文,更有利于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
當筆者真正開始準備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本課雖然新句型多,但多為簡短易表達的句型,如:Put your hands on your head. Touch your left knee with your right hand. Turn left and right three times等,不必過分擔心學生是否能掌握,關(guān)鍵要看怎樣設計才更符合學生的實際。
設計教學,筆者認為就是在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當把問題都解決的時候,你的設計也就成了。在設計這課教學時,筆者遇到了好多問題,這里筆者選幾個重要的與大家分享。
第一,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無論你做什么,總要有個目標,不然就像一只無頭的蒼蠅一樣到處亂飛,不知所措。本課是以馬老師上一節(jié)體育課為內(nèi)容,涉及引言和上課內(nèi)容兩個部分,當然,上課部分是教學的重點,上課部分又以學習發(fā)號命令的表達為主。作為五年級的學生,英語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基礎,學習一些命令的英文表達難度不大;并且他們學習英語,運用英語的激情都很高;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筆者確定聽懂和能夠發(fā)號命令為本課的最主要的教學目標,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得為它服務。
第二,如何讓整節(jié)課完整連貫?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如何讓上課內(nèi)容連貫起來,當然還得靠語言本身。筆者把這節(jié)課分為三塊:利用前面所學的與學生討論學科問題,自然地講到體育課;以體育課自然引導到馬老師的體育課;說完馬老師的體育課,激發(fā)學生自己來上一節(jié)體育課。這三塊自然地把本課的引入、呈現(xiàn)和鞏固連起來了,把這一課的教學有機的連貫起來,使整節(jié)課上起來很自然,很流暢。
第三,如何充分利用好課堂的四十分鐘?課堂的四十分鐘,是學生的,也是老師的,但歸根結(jié)底是學生的。老師在課堂上“傳道、授業(yè)、解惑”不是在表演,不是在打發(fā)時間,而是讓學生從不懂到懂;從不學到學,因此,這四十分鐘歸根結(jié)底是學生的。明白了這一點,設計教學的時候,筆者盡量多的讓學生多說,這也符合新課標的要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導入環(huán)節(jié),筆者讓學生同桌間討論自己喜歡的科目并匯報;在呈現(xiàn)新課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好小老師的作用;在鞏固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大膽的發(fā)號施令,執(zhí)行命令等??傊?,讓學生在這節(jié)課上得到充分的訓練。
第四,怎樣才能很好地鞏固新知?語言來源生活,還語言學習與生活,應該是沒有錯的。因此,本節(jié)課筆者讓學生回到體育課上運用和鞏固新知。筆者利用課件創(chuàng)設一節(jié)體育課的場景,讓學生充分利用本節(jié)課的新知,大膽地去發(fā)號命令,去執(zhí)行命令。學生既感興趣,也易掌握知識。
分享完設計教學所遇的問題,下面筆者將講述一下自己課后的一些思考。這些思考不求多深的理論,不求完美無瑕,只求能把自己一點點拙見及時地記錄下來,希望對自己將來的工作有所幫助。
一、語言學習最重要的問題是情境,如果不解決情境問題,無法獲得預期的效應。英語作為外語來學習,我們的母語無時不在,文化背景以及風俗習慣,都會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這次去比賽,筆者在課堂上用簡單的英語組織教學,剛開始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Today I am your new teacher. Im... I come from...等等,用的雖然是極易的句型,但這樣一說,就在無形中讓學生感受到了英語,進入了英語學習當中。在上課時筆者用一些英文來表揚評價學生,如:Good ! Very good! Wonderful!等,既有利于激勵學生,又創(chuàng)設了英語的情境。上課時筆者設計,如pairs、groups、performance、dialogue等語言交流活動,讓英語變成學生自己的需求。
二、在以往的教學中,沒有注意到階梯的搭建,只想通過各種的活動講授新知,鞏固知識,沒有想到活動間的聯(lián)系,沒有考慮到活動的梯度。這次的教學設計,在前輩的指導下筆者注意了活動間的聯(lián)系以及活動的梯度。本課學習指令,先學習四會指令:Turn left and right... times. Put... on... Touch... with...;再學習三會指令:Jump up and down... times. Stand in a line. Put your feet together; 最后學習指令:Lift up... lie on ones back.這樣就有了梯度,更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
三、呈現(xiàn)課文時所提的問題應該合理有效。合理即符合課文的內(nèi)容,與課文聯(lián)系緊密;有效即問題不應過難,或者過易,過難學生很難回答,過易學生不屑回答,都達不到想要的效果。
四、細節(jié)決定成敗。課上讓小組上臺表演時,有一個男生回答時聲音很小,那時已經(jīng)快下課,還有一些內(nèi)容沒結(jié)束,時間特別緊。而筆者沒有走過場了事,而是一再地鼓勵他把聲音提高。最終他在筆者的引導下大聲的表達出來,贏得了同學的掌聲和評課教師肯定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