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林
摘要:本文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感興趣的具體語言實踐活動中,感受課文意境,積累課文語言,了解課文描寫的景物特點,激發(fā)學生觀察自然,熱愛自然的興趣和思想感情。
關鍵詞:語文教學;案例描述;教學反思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24-091-1
一、案例描述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來到了風景秀美的旅游勝地九寨溝,你們想去看看嗎?(課件出示九寨溝圖片)
一進入景區(qū),你有什么樣的感受?(出示“一進入景區(qū),就……”的句式回答)
“一進入景區(qū),就像到了一個童話世界?!苯處熾S機板書:童話世界。
師:下面我們就跟隨導游一起去欣賞這一神奇的童話世界。
(二)默讀感悟,集體交流
1.你找到了哪些景物?指名說,教師隨機板書:雪峰、森林、瀑布、湖泊。
教師總結:這些都屬于什么?板書:自然風光。
2.作者究竟是怎樣具體描繪這些風光的呢?指名說,根據(jù)學生回答隨機出示句子。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頂銀光閃閃?!?/p>
借助圖片理解“直插云霄”“峰頂銀光閃閃”,說一說雪峰有什么特點。
出示:()的雪峰總結(高)
指導學生朗讀。
觀賞完了雪峰,我們來到了九寨的溝谷中。
出示:“大大小小的湖泊……五彩斑斕?!?/p>
師:看圖解釋“五彩斑斕”你感受到什么?(美)“大大小小”“顆顆”說明了什么?(多)你還能找出湖泊的什么特點?出示()的湖泊(清)
師:你能讀出它的美嗎?指導朗讀。
出示:“每當天氣……‘五彩池?!笨磮D解釋“五彩繽紛”。
師:為什么這兒有這么多顏色呢,會形成“五花海五彩池的獨特景觀呢”?[因為藍天、白云、綠樹、雪峰都倒映在湖水中]。(出示圖片)你有什么感受?(美)學生評讀。
九寨溝的森林又有什么特點呢?出示句子“從河谷至……森林”
指名說,教師總結:“多”從哪里可以看出來?(遍布)指導朗讀 集體讀。
師:由于河谷的高低不平,湖泊與湖泊之間形成了一道瀑布。
出示:“由于……蔚為壯觀。”指名讀,學生欣賞圖片。解釋:白練騰空。
師:如果你此時此刻就站在瀑布腳下,你會想到用哪些詩句來贊美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p>
師總結:九寨溝的瀑布真是壯觀?。〕鍪荆▔延^)的瀑布誰來讀一讀?
師:九寨溝除了擁有秀美的自然風光之外,更有著稀世的野生動物,下面我們就跟隨導游向森林深處走去,看能不能找到你感興趣的動物。
(三)小組研讀,互動探究
自讀第四自然段,你最喜歡那種動物,好好讀讀,說說它為什么惹你喜愛?然后分四人小組討論,完成下列表格。
二、教學反思
1.平等對話——從師生關系中“尋美”
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基礎是師生間的民主與和諧。學生的積極性、注意力和求知欲是不能用強制的辦法激起和維系的。所以,教師必須開放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一個平等、民主、輕松的課堂,構建師生之間多邊的、立體的互動結構,留給學生“交往”的空間,只有這樣學生才敢想、敢說、敢做,才能閃現(xiàn)出探究智慧的火花,激起無窮的興趣。
2.合作探究——從學習方式中“尋美”
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jù)學生學習水平、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異進行組合搭配,組成4~6人為一學習單位的合作小組。教師依據(jù)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提出具有一定合作價值的思考題,讓學生進行合作討論與交流,并推薦學習水平較高、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為組長組織活動。這樣不同層次學生的信息及反饋能夠在多層次、多方位上展開,小組成員互相溝通,真正互動起來,從而達到互相激勵,促進自主學習,高效實現(xiàn)目標的目的。
3.激勵探索——從評價手段中“尋美”
新語文課程標準在評價建議中明確指出:教學評價應著重考察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尤其是要尊重和保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從不同的方面,進行多樣化的探究。
學生的想法,學生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老師的引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適時、適度地對學生學習進行評價,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形成良好的、和諧的課堂氛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評價:評價自己、評價同學、評價老師,使評價成為學生學會實踐反思、發(fā)現(xiàn)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這才能讓他們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創(chuàng)造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才能不斷激勵他們去探索、去創(chuàng)新,去充分體驗“再創(chuàng)造”的快樂。
4.開拓創(chuàng)新——從教學資源中“尋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課堂教學內容的單一性、簡單性只會令學生覺得索然寡味。要激發(fā)學生對學科的學習興趣,并使之長久保持下去,終生不棄,教學內容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語文教材內容賦予文學、人生、天文、科學等方面的豐富性,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教材內容的豐富性還沒有達到盡善盡美,這就要求教師要挖掘教育資源,重組教學信息,找準切入點,進行更為有效的教學。
平等、合作、激勵、創(chuàng)新,是構建和諧語文課堂教學的主旋律。我們不可能每堂課都這樣,但我們要把他當作一種美的境界去追求,這樣我們的課堂也一定會綻放出“和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