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素梅
(中國北車集團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長春130062)
中國高鐵以其系統(tǒng)技術全、運行速度快、建設規(guī)模大等特點已逐漸成為了中國新的外交名片,中國的高鐵速度代表了世界的高鐵速度。在動車組中采用大功率電機和齒輪箱組成傳動系統(tǒng),方能使各臺列車完成其各自功能。
北車集團公司生產(chǎn)的200km/h和300km/h的動車組中,均采用電機通過齒輪箱變速后,帶動車輪運轉,實現(xiàn)列車的高速運動。作為傳動裝置中的關鍵部件之一,齒輪箱除了對齒輪精度和齒輪軸等有很高的要求外,對齒輪箱體的加工和裝配要求更高,特別是兩端軸承檔的同軸度,其精度直接影響裝配后齒輪的嚙合、噪音、傳動精度和使用壽命等,因此如何實現(xiàn)其同軸度的精確檢測是關乎該產(chǎn)品質(zhì)量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目前,齒輪箱體的同軸度檢測主要有常規(guī)方法和三坐標檢測方法2種。常規(guī)方法檢測是指采用百分表、V型塊或數(shù)據(jù)采集儀來進行測量,該方法操作十分復雜、工作量大、測量精度不高且很難實現(xiàn)[1];而三坐標測量機檢測則無需轉動和找正工件,只需利用工件的加工面來建立坐標系,即可實現(xiàn)準確、快速的測量。但在三坐標測量機測量同軸度時,往往由于基準軸線的選取或測量方法的不同,有時會出現(xiàn)測量數(shù)據(jù)相差較大,重復性差的問題,給實際生產(chǎn)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齒輪箱體作為動車組列車機械中傳動動力裝置的重要部件,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以免引起沿齒輪齒寬上載荷分布不均的問題。為了增加齒輪箱體的剛度,通常在上面制作出筋板。另外,齒輪箱體要用來支撐和固定軸系零件,保證傳動件軸線位置間的準確性,因而制造精度高、工藝復雜、檢測精度和技術要求都有較高的限制,這些要求會關系到列車的平穩(wěn)性、安全性,以及對速度的準確控制等指標,影響到動車組列車的協(xié)調(diào)運作。作為轉向架的重要部件之一,齒輪箱體加工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轉向架的性能,所以準確地熟知齒輪箱體的結構和評價準則尤為重要。
實際上,齒輪箱體的精加工是在數(shù)控機床上完成的,結構如圖1所示。從圖1中可以看出,該件結構復雜,加工精度要求高,特別是軸承檔間的兩圓柱相距較遠,測量時人為因素影響較大,因此實際情況下其同軸度的檢測十分困難。
在傳統(tǒng)方法中,通常采用測量徑向跳動的方法來間接得到齒輪箱體的同軸度誤差。由于齒輪箱體基準圓柱及其所在端面、齒輪軸軸線與軸承檔在加工過程中存在尺寸誤差和垂直度誤差,于是齒輪箱體基準圓柱與齒輪軸軸線可以在任意母線側邊接觸,從而使得齒輪箱體基準圓柱的實際軸線與基準軸軸線位置的不一致,即發(fā)生基準位移誤差。該誤差會直接反映到被測圓柱的徑向跳動中。
圖1 齒輪箱體結構示意圖
圖2 齒輪箱體定位副制造不準確誤差示意圖
根據(jù)圖2,由定位副制造不準確而引起的齒輪箱體基準圓柱發(fā)生的位移誤差,可以描述為
式中:Dmin為基準圓柱的最小直徑;dmax為齒輪軸的最大直徑;δD為基準圓柱的公差;δd為齒輪軸的公差;Δs為基準圓柱和齒輪軸的最小配合間隙,即Δs=Dmin-dmax。
由圖2和式(1)可知,與齒輪箱體相裝配的齒輪軸軸線,實際上是一個具有確定方向的直線,但其通常是由實際要素來確定的。因此齒輪箱體基準圓柱與齒輪軸軸線所構成的定位副,其在制造與安裝過程中產(chǎn)生的誤差將直接影響到被測圓柱徑向跳動的測量精度。
在圖3中,基準圓柱和被測圓柱的長度分別為L1和L2,間距為L,基準圓柱的偏差為Δd1,被測圓柱的偏差為Δd2,則有
由式(2)可以看出,由于被測圓柱離基準圓柱較遠,齒輪軸的實際軸線延伸至被測圓柱位置處,與被測圓柱軸線的偏移量將會成倍數(shù)放大。因此,引入的測量誤差會導致徑向跳動誤差的增大。
圖3 齒輪箱體圓柱間距誤差示意圖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對于齒輪箱體這樣長距離零件,采用測量徑向跳動來間接評價兩圓柱孔同軸度的檢測方法,會由于誤差太大導致無法準確反映兩圓柱孔的真實情況。
根據(jù)GB/T 1182—2008《產(chǎn)品幾何技術規(guī)范(GPS)幾何公差形狀、方向、位置和跳動公差標注》中同軸度的定義,同軸度是指被測圓柱軸線與基準軸線間不同軸程度,即被測圓柱軸線相對于基準軸線位置的變化量[2]。對于基準軸線的不同,其評價方式主要分為3種:1)圓心—圓心,即投影到同一基準面上的被測圓柱圓心與基準圓柱圓心間的允差;2)軸線—軸線,即以一端圓柱軸線為基準,另一端圓柱軸線對基準軸的允差;3)軸線—公共軸線,即用兩端圓柱建立公共基準軸線,被測圓柱軸線對公共基準軸線的允差。
由于圓心—圓心的同軸度評價方法相當于檢測兩圓柱的同心度,且與裝配的實際情況不符,齒輪箱體基本不使用該方法檢測。所以從圖4中可以看出,同一工件采用軸線—公共軸線的同軸度評價結果要遠遠小于軸線—軸線的同軸度評價結果[3]。
三坐標測量機是集光、機、電、算、控制為一體的高精度測量設備,它不僅能對常規(guī)零部件的尺寸及形位公差進行測量,而且還能測量各種形狀復雜的工件。三坐標測量機在測量方法及數(shù)據(jù)處理上嚴格地遵守國家測量技術標準,同時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為因素對測量數(shù)據(jù)的干擾,但測量方法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測量結果的真實有效[4]。
采用三坐標檢測方法測量的圓柱軸線,通常是測量一定數(shù)量的矢量點,然后按照一定的計算公式和評價方法,對這些點進行處理,最終創(chuàng)建出基準元素。在實際的測量中,測量的截面數(shù)、每個截面測量的點數(shù),以及被測元素的形狀誤差等都會對測量要素的軸線位置產(chǎn)生影響,因此,需要合理地安排測量點的位置和數(shù)目,才能反映被測圓柱的實際位置。
通過上述分析,應該合理地安排測量點的數(shù)目和位置,以便能夠準確地測量出被測的元素。由于齒輪箱體圖紙采用軸線—軸線作為基準軸的方法來評價同軸度,因此在檢測時發(fā)現(xiàn)測量結果與給定的公差相差較大,且重復性較差。而采用軸線—公共軸線作為基準軸的方法來評價同軸度,即在基準圓柱和被測圓柱上測量出多個截面圓,以這些截面圓的圓心的連線作為公共軸線基準軸,然后分別計算基準圓柱和被測圓柱對公共軸線的同軸度,取其最大值作為該齒輪箱體的同軸度誤差。這種評價方法更接近工件的實際裝配過程,且測量結果準確、穩(wěn)定。表1為在測量2層截面,每層截面測量10個點的情況下,分別采用不同種評價方法的測量結果。
圖4 不種同軸度誤差分析圖
表1 不同種評價方法的測量結果 mm
在齒輪箱體的實際裝配中,兩軸承擋間的同軸度會反映到中軸(公共軸線)的徑向跳動上。采用軸線—公共軸線評價方法測量的產(chǎn)品往往更接近實際測量的間隙值,其結果也與中軸徑向跳動值相吻合。因此從表1齒輪箱體的測量結果和實際裝配情況可以看出,軸線—公共軸線評價方法更加符合設計要求。
目前,我國高鐵技術正處于研究和發(fā)展階段,高速傳動系統(tǒng)中的齒輪箱體必須要有穩(wěn)定的加工程序,以及合格的技術指標來實現(xiàn)其應用的重要位置。在實際測量中,同軸度的測量方法有很多,因此一定要根據(jù)被測零件的結構特點,認真分析圖紙,選用合理可行的測量方法,以減少測量誤差,提高測量精度,給出準確、真實的同軸度評價報告。此外,我們還要人為地控制檢測間室內(nèi)的溫度,減少工件的擺放、清潔度、測量點的數(shù)目和位置等因素對測量帶來的影響,還原產(chǎn)品的真實狀態(tài)。
[1]張福榮,張庭軍.基于三坐標測量機的同軸度測量[J].機械制造與研究,2009(5):64-65.
[2]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GB/T 1182—2008形狀和位置公差通則、定義、符號和圖樣表示法[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
[3]曹斌.三坐標測試技術在生產(chǎn)中的應用[J].工業(yè)計量,2001(81):205-206.
[4]湯忠芳,褚守云,張金寶,等.抱軸箱軸承孔同軸度的檢測[J].試驗檢測,2009(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