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建華
摘 要:如何打破僵局,活躍語文課堂氣氛,提高語文教師的教學效率呢?我認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濃厚興趣。孔子也認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達到提升教學效率的目的。
關(guān)鍵詞:提高;語文教學;課堂氣氛;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0-206-01
效率就是生命。如何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是語文教育改革的一個至關(guān)重要的課題,是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的捷徑之一。
中學生對事物的感知往往是憑直覺上的好惡,而不是經(jīng)過理性的分析。這種認知傾向,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就是對感興趣的內(nèi)容聽得津津有味,甚至出神入化;而對那些自認為興趣索然的東西,則心不在焉,甚至可以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或者是對老師講的東西,先覺得新奇有趣,而隨著課堂課間的推移,這種獵奇式的興趣便逐漸淡化,最后歸于消失,常常是一堂課下來,教師講得氣喘吁吁,學生卻收效甚微。
那么,如何打破僵局,活躍語文課堂氣氛,提高語文教師的教學效率呢?我認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濃厚興趣。孔子也認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達到提升教學效率的目的。那么,我們又該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我認為以下幾點值得大家共同商榷。
一、讓課堂變得豐富多彩
語文博大精深、包羅萬象,那么傳授語文知識的課堂也不應(yīng)該是單一的,而應(yīng)該是豐富多彩的。這樣才能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熱情永貯。上課始若入能得法,導有趣味,不但能將學生在課間休息時散放的心很快吸引到課堂學習的目標上來,而且能引人入勝,激發(fā)同學們聽課情緒,甚至對這堂課的成功,乃至整個語文教學效果都會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我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一些嘗試。如在講議論文時,我讓學生舉辦辯論會。結(jié)合辯論讓學生領(lǐng)悟關(guān)于議論文的一些知識,體會如何證明自己的論點,如何反駁對方論點。學生熱情很高,輕松地學到了知識。
二、從學生需要傳授知識技能
我們語文教師要從學生將來走上社會受用的角度,從學生將來走上社會實現(xiàn)自己理想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的角度傳授知識和技能,學生就會認為這些知識技能是值得學習的,學生有了這種動機,學習興趣就會大增,變被動為主動。舉個例子。文言文不少學生不愛學習,認為很難且比較枯燥。我們可以把它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強調(diào)文章給我們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學生興趣就會增加。
三、針對學生不同情況,因材施教
學生的學習基礎(chǔ)不同,對他們的要求也應(yīng)不同,讓他們都有收獲,這是讓學生對學習語文有興趣的一個關(guān)鍵。興趣有賴于成功,這是心理學給我們的又一啟示。事實證明:不斷獲得成功,經(jīng)常得到表揚的學生,學習興趣也在不斷的鞏固和發(fā)展;而屢遭失敗,經(jīng)常受批評,斥責的學生,其學習興趣就會日漸衰減,直至完全喪失,由此可見,興趣和成功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所以,要激發(fā)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要創(chuàng)造條件,使每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感受到成功的歡樂。國內(nèi)外也有大量事實證明:鼓勵中長大的孩子充滿自信,而在批評、斥責中長大的孩子則充滿自卑。
四、信任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教學實踐中,我有這樣一個體會:教師有時把自己看得過“重”,不信任學生,認為學生離了自己不行,必須要手把手的教學生才行。從而也就導致了學生把自己看得過“輕”,沒有老師給安排任務(wù),就會不知所從。這樣學生的自制力差,老師倍感辛苦,但教學效果并不好。
針對此種情況,我給學生以充分的信任,相信他們有自制力,有自學能力。有些學生學習語文沒有興趣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沒有學習語文的天賦,對語文學習缺乏信心(這樣的學生不少)。這需要我們老師及時肯定和鼓勵,肯定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使他們樹立信心,意識到“我能行”。
有人這樣說:“語文教師的天職,就是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讀書的習慣,陶冶學生讀書的情操?!笨梢?,語文的高效必須有教師與學生的密切合作,教師激情投入,學生興趣濃厚,熱情高漲!
誠如是,假如學生的興趣都被我們語文老師激發(fā)出來了,何愁學生語文學不好,何愁語文教學效率不高?創(chuàng)建語文高效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