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霞 (湖北科技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檢驗科,湖北 咸寧 437100)
目前實驗室監(jiān)測腎功能應用較為廣泛的尿素氮(BUN)、肌酐(Scr)等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靈敏性欠佳的局限性,有資料顯示〔1,2〕:在腎小球濾過率小于30%時,Scr、BUN 才出現(xiàn)大幅升高。血胱抑素(Cys)-C及尿β2-微球蛋白(MG)為臨床腎功能監(jiān)測的新指標,本研究旨在探討血清Cys-C、尿β2-MG的聯(lián)檢對糖尿病患者腎功能早期損傷的監(jiān)測價值。
1.1 臨床資料 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門診及住院糖尿病患者189例,2型糖尿病診斷參照WHO糖尿病診斷標準:空腹血糖≥7 mmol/L或隨機血糖≥11.1 mmol/L;分組標準: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30 mg/24 h為正常腎功能組87例,男51 例、女 36 例,年齡 51 ~67〔平均(57.3±5.4)〕歲;30 mg/24 h≤UAER≤300 mg/24 h為輕度腎損組68例,男40例、女 28 例,年齡 53 ~65〔平均(56.7±5.8)〕歲;UAER>300 mg/24 h為中重度腎損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齡55 ~69〔平均(58.1±5.9)〕歲;以89 例健康體檢人員為對照組,男56 例、女33 例,年齡52 ~62〔平均(56.4±5.6)〕歲;4 組性別、年齡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惡性腫瘤、免疫性疾病、急慢性感染、原發(fā)性腎病、肝病及嚴重心功能不全患者。
1.2 方法 糖尿病患者行24 h UAER檢測,收集24 h尿量,免疫比濁法檢測尿白蛋白濃度,根據(jù)尿白蛋白濃度×24 h總尿量換算UAER作為糖尿病研究對象分組依據(jù),于清晨空腹取血5 ml檢測Cys-C(免疫比濁法)、Scr(酶法),并留取晨尿檢測β2-MG(免疫比濁法),試劑均使用北京中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為HITACHI 7600,各指標正常范圍,Cys~ C:0.4 ~1.6 mg/L、Scr:40 ~140 μmol/L、尿 β2-MG<1.8 mg/L ,以超過正常范圍上限為陽性。比較各組各指標濃度、異常率及對糖尿病患者腎早期損傷診斷價值。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SNK法分析和χ2檢驗。
2.1 4組Cys-C、尿 β2-MG、Scr異常率比較 Cys-C、尿 β2-MG輕度腎損組及中重度腎損組與其他各組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Scr輕度腎損組與正常腎功能組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與其他各組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中重度腎損組與其他各組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4組Cys-C、尿β2-MG、Scr異常率比較〔n(%)〕
2.2 4組Cys-C、尿 β2-MG、Scr濃度比較 Cys-C、尿 β2-MG輕度腎損組及中重度腎損組與其他各組均有差異(P<0.05),對照組與正常腎功能組無差異(P>0.05),Scr中重度腎損組與其他各組均有差異(P<0.05),輕度腎損組、正常腎功能組及對照組3組無差異(P>0.05)。見表2。
表2 4組Cys-C、Scr、BUN及尿 β2-MG濃度比較(s)
表2 4組Cys-C、Scr、BUN及尿 β2-MG濃度比較(s)
組別 n Cys-C(mg/L)尿β2-MG(mg/L)Scr(mmol/L)對照組 89 1.29±0.35 1.36±0.36 83.3±35.1正常腎功能組 87 1.38±0.53 1.46±0.52 89.2±41.5輕度腎損組 68 1.96±0.831)2)2.26±1.081)2)101.7±56.8中重度腎損組 34 2.83±0.931)2)3)3.69±1.531)2)3)193.2±86.21)2)3)F/P 值 59.68/0.000 77.15/0.000 41.70/0.000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重要的并發(fā)癥,長期高濃度血糖,可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蛋白外滲損害毛細血管基底膜,引起腎小球硬化和腎組織萎縮,在歐美糖尿病為腎衰竭的首要原因〔3〕,糖尿病腎病與高血糖及個體的遺傳易感性相關,腎功能代償個體差異顯著,早期損傷多數(shù)患者臨床無明顯癥狀,傳統(tǒng)的腎功能監(jiān)測指標普遍缺乏靈敏性,腎早期損傷的診斷對延緩腎衰竭的進程尤為關鍵,尋找靈敏、特異、快速的腎功能監(jiān)測指標一直是臨床相關研究的重要課題〔4〕。
作為反映腎小球濾過率的指標需滿足能自由通過腎小球,無腎小管分泌,除腎臟外無其他排泄途徑。Cys-C為瑞典Grubb等〔5〕發(fā)現(xiàn),由120個氨基酸殘基組成,可自由透過腎小球濾過膜,在人體中含量穩(wěn)定,受外界影響諸如性別、年齡飲食及炎癥等較少,經(jīng)腎排泄在腎小管重吸收并完全降解,腎小管無分泌,不返流入血,為反映腎小球濾過率的良好內(nèi)源性指標〔6〕,β2-MG為淋巴細胞產(chǎn)生的小分子Ⅰ型HLA抗原輕鏈蛋白,由99個氨基酸殘基組成,在近端小管重吸收分解,尿液中含量甚微,尿中濃度升高多見于腎小管功能損傷〔7〕。糖尿病患者腎功能損傷與腎小球及腎小管間質受損有關,腎實質破壞是造成Cys-C潴留引起血清水平升高的主要因素〔8〕,而腎小管間質受損引起β2-MG重吸收分解作用減弱而導致尿β2-MG濃度升高〔9〕。Scr作為傳統(tǒng)的反映腎小球濾過的指標有其局限性,其血清濃度與肌肉量相關,受年齡、性別等因素影響,在老年患者中并不能真實反映腎小球濾過率〔10〕。糖尿病患者腎功能損傷過程隱匿,在腎損傷的可逆階段早期診斷意義重大,Cys-C、尿β2-MG較傳統(tǒng)指標Scr更為靈敏。
1 鄭 旭,王 杰.聯(lián)合檢測糖化血紅蛋白、尿微量蛋白與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J〕.沈陽醫(yī)學院學報,2010;12(1):53-6.
2 阿達來提·阿布都熱合曼,胡 艷,謝 麗,等.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腎損傷指標〔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11(22):4331-4.
3 歐陽漪,程 潔,王平芳.老年糖尿病腎病與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B型腦鈉肽的關系〔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9(3):28-30.
4 趙英劍,桑海燕.血清胱抑素C對老年糖尿病腎病早期腎損害診斷的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8):4013-6.
5 Grubb A.Diagnostic value of analysis of cystafin C and protein HC in biological fluids〔J〕.Clin Nephrol,1992;38(1):22-7.
6 王建兵,孫 蕾,徐建華,等.胱抑素C和估算腎小球濾過率在糖尿病腎早期診斷中的應用〔J〕.陜西醫(yī)學雜志,2009;38(3):354-7.
7 謝能軒,熊志泉,鄭麗梅,等.血清胱抑素C與β2-微球蛋白對糖尿病腎病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2;16(3):441-3.
8 潘美秋,王鍇佳.血清胱抑素C、尿酶以及β2-微球蛋白在早期診斷糖尿病腎損傷中的臨床意義〔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2;9(23):2941-3.
9 范超明,王 翔,沈雄文.尿Cys-c和β2-微球蛋白檢測在2型糖尿病腎臟功能早期損傷評估中的價值〔J〕.中國微循環(huán),2006;10(6):446-7.
10 朱聯(lián)生.隨機尿蛋白/肌酐比值測定在糖尿病腎損傷中的臨床應用〔J〕.安徽醫(yī)藥,2010;14(10):1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