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健+石戴镕
摘 要:話語標記語教學是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主流對外漢語口語教材中話語標記語的應用存在以下問題:課文中邏輯性話語標記語和交際性話語標記語數(shù)量懸殊,交際性話語標記語在日??谡Z交際中的作用被忽略;課文中話語標記語的類型和具體表達形式較為單一,不夠典型,且口語語體特征不明顯;未能很好地利用注釋實現(xiàn)話語標記語的可理解輸入;課文中話語標記語復現(xiàn)率較低,且在編排上缺乏循序漸進性等。對外漢語口語教材編寫者應加強話語標記語意識,在課文選擇與編排上做到話語標記語比重合理、種類齊全、注釋充分、復現(xiàn)有規(guī)律。
關鍵詞:話語標記語 對外漢語口語教材 問題 建議
一、引言
話語標記語作為語篇體系中一個獨立、完整的分支體系,在日常口語交際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過去十年的研究顯示,在華留學生在日常交際中很少使用話語標記語,導致漢語口語流利度不佳(白絹,賈放 2006);即便使用話語標記語,他們更傾向于按字面意思對話語標記語進行理解和使用(王茜 2008)。這說明在對外漢語口語教學中話語標記語教學沒有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因此,我們應首先研究如何在對外漢語口語教材編寫過程中體現(xiàn)話語標記語的價值和功能,為對外漢語口語課堂提供系統(tǒng)、可靠的話語標記語教學素材。
在本研究中,話語標記語被視為在任何語言的口語語篇中普遍存在的語用資源。綜合Schiffrin(1987)、 Redeker(1991)、Fraser(1999)、廖秋忠(1986)、冉永平(2000)、馮光武(2004)等學者的觀點,我們嘗試將話語標記語定義為從連詞、副詞、介詞等句法項抽取出的詞匯或小句,在語篇中扮演組織者和對話者的角色,在句法層面上幾乎都可以獨立于主句而存在,在語義層面上具有隨語境變化的某一核心意義,在語用層面上不影響主句語義或真值卻會影響其語用恰當性,總體上有助于實現(xiàn)語篇連貫、促進交際雙方互動的語用資源。
接下來,我們首先討論話語標記語的主要功能以及適用于英漢兩種語言的話語標記語分類,然后在此基礎上分析主流對外漢語口語教材在話語標記語方面的不足之處,并提出如何完善的具體建議。
二、話語標記語的功能和分類
(一)話語標記語的功能
Schiffrin(1987:326)認為話語標記語的功能主要體現(xiàn)為“加強話語連貫性”。Muller(2005:8-9)則詳細列出了話語標記語的功能,即話語標記語可用來:1.發(fā)起話語;2.標出話語中的界線;3.充當填充語或拖延策略;4.幫助說話人保持發(fā)話權;5.形成說話人與聽話人間的互動或共鳴;6.前指或后指;7.標出前提信息或背景信息。Jucker和Ziv(1998:4)總結了話語標記語的4種功能,它們是:1.從語篇角度看,話語標記語是語篇組構手段,包括話題轉換詞和話輪提示詞等;2.從情態(tài)角度看,話語標記語是情態(tài)或態(tài)度指示手段;3.從應對角度看,話語標記語是標示聽話人-說話人關系的手段;4.從認知角度看,話語標記語是引導如何處理話語的標記手段,包括提示詞、聯(lián)系語等?;谝陨涎芯砍晒?,我們認為話語標記語主要有兩種功能,對話語的邏輯組織功能和加強聽說雙方交際互動的功能。
(二)話語標記語的分類
根據(jù)話語標記語的邏輯組織功能和交際互動功能,我們在廖秋忠(1987)和冉永平(2000)提出的分類基礎上,參考王立非、祝衛(wèi)華(2005)對英語話語標記語的分類,將英漢話語標記語統(tǒng)一分為邏輯性話語標記語和交際性話語標記語兩大類,各分13小類和5小類(見表1和表2)。
表1 邏輯性話語標記語
類別 功能 示例
附加性標記語 補充信息 in addition,再說,還有
列舉性標記語 列舉例子或信息來源 for example,such as,比如,打個比方,據(jù)報道
對比性標記語 表示對比 but,however,yet,不過,但是
重述性標記語 以另一種方式表述 namely,that is,換句話說,我是說
因果性標記語 標示因果關系 since,because,therefore,thus,hence,因為,所以,于是
總結性標記語 引出總結 in summary,in total,總之,綜上所述
讓步性標記語 表示讓步 though,even if,雖然,盡管如此
時間性標記語 表示時間關系 meanwhile,now,此時
順序性標記語 標示順序 firstly,secondly,第一點,接著
強調性標記語 表強調 above all,even,actually,的確,事實上
條件性標記語 引出條件 unless,除非,要是,如果
選擇性標記語 引出另一選擇 neither/nor,otherwise,或者,否則
對等性標記語 標示對等結構 similarly,and,同樣地
表2 交際性話語標記語
類別 功能 示例
無意義的填充語 充當填充語或拖延策略 well,oh,yah,uh,呃,嗯
主觀性評價標記語 表示說話人的看法 fortunately,obviously,在我看來,不幸的是
言說方式標記語 表示說話人說話時的方式或態(tài)度 frankly,嚴格來講,老實說
言語行為標記語 形成說話人和聽話人之間的互動或共鳴 let me tell you,我跟你說,實話跟你說吧
話題相關標記語 充當話題轉換詞或話輪提示詞 to return to my point,incidentally
話又說回來,我想講的是
單獨的一個話語標記語可以發(fā)揮不止一種功能,它傳達的含義與聯(lián)系亦可由不止一種話語結構表達(黃大網(wǎng) 2001)。例如,無意義的填充語在特定語境中可能充當話題相關標記語,提示聽者說話人即將轉換話題。因此,表1和表2所示各類別間并沒有絕對的界線,在本研究中我們是根據(jù)具體語境來判別的。endprint
三、對外漢語口語教材中的話語標記語問題
我們以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漢語口語速成(中級篇)》為例,從各類話語標記語的比重、注釋及分布等角度對對外漢語口語教材中的話語標記語問題進行調查。之所以選擇這本口語教材進行研究是因為:第一,《漢語口語速成(中級篇)》是針對可望提高漢語口語水平的短期留學生編寫的最為普遍使用的口語教材之一,比較典型;第二,中級留學生的漢語學習重點在于提高交際能力,尤其是話語的連貫性和恰當性,而這正是話語標記語的主要功能;第三,中級留學生對學習地道漢語口語有很大熱情,能充分展現(xiàn)漢語口語語域風格的話語標記語對他們來說十分重要。
(一)話語標記語的比重
《漢語口語速成(中級篇)》共分14課,每課有3篇課文,課文以對話或短文形式呈現(xiàn),3篇課文的語篇長度為1200-1500字。如表3所示,在每課中邏輯性話語標記語所占比例從67%到96%不等,而交際性話語標記語明顯比重不足,在每課中所占最高比例僅為33%,個別課里甚至只出現(xiàn)了1個交際性話語標記語。表4則顯示各小類話語標記語之間比例也不甚合理。所有14課里屬于邏輯性話語標記語的對比性標記語(93個)、因果性標記語(49個)、條件性標記語(39個)和條件性標記語(32個)占絕大多數(shù),屬于交際性話語標記語的主觀評價性標記語(43個)遠遠多于其它4小類交際性話語標記語。
表3 各課中邏輯性話語標記語和交際性話語標記語的比重
課別 話語標記語類別 數(shù)量(個) 比重(%)
1 邏輯性話語標記語 25 78
交際性話語標記語 7 22
2 邏輯性話語標記語 32 80
交際性話語標記語 8 20
3 邏輯性話語標記語 17 85
交際性話語標記語 3 15
4 邏輯性話語標記語 17 77
交際性話語標記語 5 23
5 邏輯性話語標記語 16 67
交際性話語標記語 8 33
6 邏輯性話語標記語 19 73
交際性話語標記語 7 27
7 邏輯性話語標記語 19 83
交際性話語標記語 4 17
8 邏輯性話語標記語 22 79
交際性話語標記語 6 21
9 邏輯性話語標記語 21 96
交際性話語標記語 1 4
10 邏輯性話語標記語 25 96
交際性話語標記語 1 4
11 邏輯性話語標記語 26 87
交際性話語標記語 4 13
12 邏輯性話語標記語 19 70
交際性話語標記語 8 30
13 邏輯性話語標記語 26 81
交際性話語標記語 6 19
14 邏輯性話語標記語 23 88
交際性話語標記語 3 12
表4 整本教材中各小類話語標記語的數(shù)量
話語標記語大類 話語標記語小類 數(shù)量(個)
邏輯性話語標記語 附加性標記語 15
列舉性標記語 19
對比性標記語 93
重述性標記語 3
因果性標記語 49
總結性標記語 5
讓步性標記語 4
時間性標記語 17
順序性標記語 12
強調性標記語 32
條件性標記語 39
選擇性標記語 12
對等性標記語 6
交際性話語標記語 無意義的填充語 10
主觀性評價標記語 42
言說方式標記語 7
言語行為標記語 4
話題相關標記語 8
(二)話語標記語的注釋
話語標記語反映不同語言的不同邏輯模式和話語生活中的不同文化傾向及個人偏好,對外國留學生來說是習得地道目的語的一個難點。因此,利用課文注釋比較英漢話語標記語的異同、解釋特定語境中的話語標記語用法是十分必要的,可以為外國留學生提供可理解的話語標記語輸入,符合二語習得規(guī)律。然而,我們發(fā)現(xiàn)所調查的教材共有138條注釋,僅有18條用來注釋話語標記語,且注釋內容也有待完善。例如:
(1)平房和樓房都要有好的鄰里關系,這個問題是不用討論的。但鄰里關系怎樣那個才算好呢?(第5課)
(2)A:如果人們都像王海一樣買了東西不是找到政府去把這種假貨根除,而是個人一對一的就某個商品要求賠償,那假貨的根源斷不了。
B:這我同意,話又說回來了,王海的行為起碼讓大家對“消法”有了一定的認識。(第8課)
例(1)中“但”是作為話題轉換詞(話題相關標記語的一種)而非對比性標記語使用的,外國留學生對此應該較為陌生,但注釋中卻未專門列出。例(2)中“話又說回來了”既有轉換話題的作用,也表示對比,不過注釋里只提到它作為對比性標記語的功能,并未提及它也可以作為話題轉換詞的用法。
(三)話語標記語在課文中的分布
我們對課文中出現(xiàn)頻次較高的4類話語標記語即對比性標記語、因果性標記語、條件性標記語和主觀評價性標記語中最常用的表達式作進一步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課文中的話語標記語過于集中,不能完全展現(xiàn)鮮活的漢語話語生活。如表5所示,課文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對比性標記語為“但(是)”和“可(是)”,兩者約占所有對比性標記語的77.4%;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因果性標記語為“因為”和“所以”,兩者約占所有因果性標記語的71.4%;而條件性標記語中“如果”和“要是”所占比例高達82.1%。這4類話語標記語中的其它表達式如“不過”“除非”“怪不得…原來”“要我說吧”等很少使用。這種話語標記語選擇上的單調性,易使課文顯得枯燥而缺乏趣味性。endprint
表5 課文中4類最常見話語標記語的表現(xiàn)形式
類別 話語標記語 數(shù)量(個) 在同類話語標記語中的比重 (%)
對比性標記語 但(是) 48 77.4
可(是) 24
條件性標記語 如果 24 82.1
要是 8
因果性標記語 因為 20 71.4
所以 15
主觀評價性標記語 我覺得 11 55.2
我認為 10
除了比較單一外,課文中所選擇的話語標記語也不夠典型,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課文中使用話語標記語時更傾向于按字面意思使用,忽略了其更為重要和典型的語用功能。例如,“就是”在日常交際中可以充當重述性標記語,起解釋、補充的作用(見例(3))。而例(4)表明,“就是”僅被當作“是”的強調標記來使用,缺乏句法獨立性,使外國留學生無法了解“就是”作為話語標記語的正確用法:
(3)你知道安樂死嗎?恩,就是,一個人還活著的時候,就選擇用一種相對無痛的方法死,恩,就是,常常是得了絕癥的人自愿的一種自殺方法。
(4)叫小阿姨也好,叫家庭服務員、小保姆也罷,這就和我們的名字一樣,就是一個符號。(第7課)
第二,課文中選用的話語標記語缺乏口語語體色彩。正如表5所示,條件性標記語“要是”和“如果”相比,前者更口語化,使用頻次卻遠小于后者;對比性標記語“可(是)”較之“但(是)”更趨口語化,使用頻次也小于后者。一般認為,口語語體的話語標記語主要為小句形式,交際性話語標記語大多具有口語色彩,邏輯性話語標記語大多具有書面語色彩。然而,如表3所示,課文中邏輯性話語標記語占絕大多數(shù),主要是音節(jié)較短的詞語,而非小句,這就使得課文(即便是對話形式)更像書面文章。
話語標記語的教學與習得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必要在課文中逐步引進和反復回顧。然而,除了種類單一、不夠典型外,課文中出現(xiàn)的話語標記語在編排上也沒有體現(xiàn)循序漸進的重要性,即新學話語標記語復現(xiàn)率很低。比如,“不管怎么說”“話又說回來”和“實話對你說吧”這3個實際對話中常用的話題相關標記語自從在第8課引入后再未出現(xiàn)過。同樣地,主觀評價性標記語“在我看來”在第11課引入后也再沒出現(xiàn)過,反倒是早已學過的“我覺得”和“我認為”多次單調復現(xiàn)。再如,第4、5課分別導入了一些無意義的填充語,然而這些填充語及該小類的其它標記語在之后的課文中均未出現(xiàn)過,重述性標記語等其它標記語也同樣如此。
四、對對外漢語口語教材編寫的建議
一本成功的教材應具備科學性,即準確性和系統(tǒng)性。就話語標記語的應用而言,準確性指課文所涉及的話語標記語必須來自生活,反映生活,既不能生編硬造,也不得縮小語境范圍;系統(tǒng)性則體現(xiàn)在課文所涉及的話語標記語的比重要合理,種類要齊全,注釋要充分,復現(xiàn)有規(guī)律。
針對對外漢語口語教材課文中交際性話語標記語嚴重短缺的問題,我們認為應大幅度提高交際性話語標記語的比重,整本教材中交際性話語標記語至少應不少于邏輯性話語標記語。當然,課文中話語標記語數(shù)量的增加應該自然,不能顯得刻意,使課文讀起來生澀。
所選課文中不僅應有足量的邏輯性和交際性話語標記語,選用的話語標記語表達式還應具有豐富性和典型性。所謂典型性,指所選話語標記語在句法上是獨立的,其語用功能指向獨特語境,有明顯的口語語體色彩。因此,要特別選用簡單、生動、自然、地道的交際性話語標記語,同時加大無意義的填充語、言說方式標記語、言語行為標記語和話題相關標記語的比重。
就課文注釋而言,話語標記語的語用層面也應在注釋里加以闡釋和強調。比如,可以在注釋中通過多個例句來闡釋某一話語標記語的各種含義和用法。同時,我們可以考慮充分利用母語正遷移,在注釋中借助對應的英語話語標記語來解釋某個漢語話語標記語的含義和用法。雖然英漢話語標記語在語義、句法和語用層面上并不是一一對應的,但漢語話語標記語的每一種功能通常都能在英語中找到一個或幾個話語標記語與之對應。因此,對以英語為母語的漢語學習者和具有一定英語水平的其他漢語學習者而言,這種注釋法對學習漢語話語標記語而言無疑是有較大幫助的。試舉一例:
(5)A:如果人們都像王海一樣買了東西不是找到政府去把這種假貨根除,而是個人一對一的就某個商品要求賠償,那假貨的根源斷不了。
B:這我同意,話又說回來了,王海的行為起碼讓大家對“消法”有了一定的認識。(第8課)
例(5)中,“話又說回來了”既是對比性標記語,也是話題相關標記語,那么注釋里可以這樣解釋:該句中“話又說回來了”兼有“to return to my point”和“however”的意思。然后在注釋里給出“話又說回來了”分別表示“to return to my point”和“however”之意的其它例子。
針對前面提到的新學話語標記語的復現(xiàn)率低以及缺乏循序漸進性的問題,我們認為,緊隨其后的課文是新學話語標記語的理想復現(xiàn)場合。如果某篇課文引入了一個新的話語標記語,那么最好在緊接著的后兩篇課文或者下一課同類語境下再次出現(xiàn),此后每隔3至4課復現(xiàn)一次,以方便學生通過重復法認知策略掌握該話語標記語。此外,應按照難易程度逐步引入話語標記語,即先引入書面語體特征明顯的話語標記語,再介紹口語語體特征明顯的話語標記語。這是因為后者多是句法獨立的小句,對外國留學生而言較難理解和運用。例如,同是因果性話語標記語,“怪不得…原來…”比“因為…所以…”更難掌握,因為前者具有典型的漢語口語語體特征,在學生的母語英語中難以找到風格相同的對等表達式。當引入具有多種功能的話語標記語時,最好能在一篇或連續(xù)的幾篇課文中設置合適的語境分別引入,也就是采用“化整為零”的方法。當然,我們更推崇“整-零-整”的模式,即在用“化整為零”法引入后,再給出一個系統(tǒng)性的小結。這樣可以給外國留學生提供一個“語言庫”,庫里分類儲存著各個常用話語標記語的多種功能,學生便能更快、更容易地從庫里提取所需的話語標記語了。endprint
五、結語
充足、得體的話語標記語是對外漢語口語教材語域風格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確保外國留學生掌握地道漢語口語的關鍵之一。通過對一部主流教材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對外漢語口語教材中對話語標記語的重視不足,不能滿足教學需要?;趯ν鉂h語教材編寫的相關原則,針對存在問題,我們提出了相應建議,希望通過提供足量多樣且典型豐富的各類話語標記語、增加英語對等體注釋、以“整-零-整”模式逐步導入和定期復現(xiàn)所學話語標記語等方式改良現(xiàn)有的對外漢語口語教材。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只調查了一部教材,文中所指出的存在問題的普遍性有待進一步驗證。同時,我們在討論對外漢語口語教材中話語標記語的處理辦法時將學習者默認為母語為英語者和其他具有一定英語水平的漢語學習者。如何針對某一母語為非英語者的漢語學習者群體編寫具有較高“國別化”水平、基于話語標記語的口語教材,是未來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此外,如何科學設計話語標記語配套習題也是值得研究的一個課題。
(本文為江蘇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項目“對外漢語教學的元話語范式研究”[項目編號:10YYB015]的成果之一,也得到東南大學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代碼:3217001402]的資助。)
參考文獻:
[1]白絹,賈放.漢語元語用標記語功能分析與留學生口頭交際訓練[J].語言文字運用,2006,(S2):75-78.
[2]王茜.以英語為母語的漢語學習者口語話語標記語的使用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8.
[3]Schinffrin,D.Discourse Marker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Redeker,G.Linguistic Markers of Discourse Structure[J].Linguistics,1991,(29):1139-1172.
[5]Fraser,B.What Are Discourse Markers[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9,(31):931-952.
[6]廖秋忠.現(xiàn)代漢語篇章中的連接成分[J].中國語文,1986,(6):413-427.
[7]冉永平.話語標記語的語用學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0.
[8]馮光武.漢語語用標記語的語義、語用分析[J].現(xiàn)代外語,2004,(1):24-31.
[9]Muller,S.Discourse Markers in Native and Non-native Discourse[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5.
[10]Jucker,A.& Ziv,Y.Discourse Markers:Description and Theory[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8.
[11]廖秋忠.篇章中的管界問題[J].中國語文,1987,(4):250-261.
[12]王立非,祝衛(wèi)華.中國學生英語口語中話語標記語語的使用研究[J].外語研究,2005,(3):40-48.
[13]黃大網(wǎng).話語標記語研究綜述[J].福建外語,2001,(1): 5-12.
(高健,石戴镕 江蘇南京 東南大學外國語學院 210096)endprint
五、結語
充足、得體的話語標記語是對外漢語口語教材語域風格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確保外國留學生掌握地道漢語口語的關鍵之一。通過對一部主流教材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對外漢語口語教材中對話語標記語的重視不足,不能滿足教學需要?;趯ν鉂h語教材編寫的相關原則,針對存在問題,我們提出了相應建議,希望通過提供足量多樣且典型豐富的各類話語標記語、增加英語對等體注釋、以“整-零-整”模式逐步導入和定期復現(xiàn)所學話語標記語等方式改良現(xiàn)有的對外漢語口語教材。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只調查了一部教材,文中所指出的存在問題的普遍性有待進一步驗證。同時,我們在討論對外漢語口語教材中話語標記語的處理辦法時將學習者默認為母語為英語者和其他具有一定英語水平的漢語學習者。如何針對某一母語為非英語者的漢語學習者群體編寫具有較高“國別化”水平、基于話語標記語的口語教材,是未來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此外,如何科學設計話語標記語配套習題也是值得研究的一個課題。
(本文為江蘇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項目“對外漢語教學的元話語范式研究”[項目編號:10YYB015]的成果之一,也得到東南大學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代碼:3217001402]的資助。)
參考文獻:
[1]白絹,賈放.漢語元語用標記語功能分析與留學生口頭交際訓練[J].語言文字運用,2006,(S2):75-78.
[2]王茜.以英語為母語的漢語學習者口語話語標記語的使用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8.
[3]Schinffrin,D.Discourse Marker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Redeker,G.Linguistic Markers of Discourse Structure[J].Linguistics,1991,(29):1139-1172.
[5]Fraser,B.What Are Discourse Markers[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9,(31):931-952.
[6]廖秋忠.現(xiàn)代漢語篇章中的連接成分[J].中國語文,1986,(6):413-427.
[7]冉永平.話語標記語的語用學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0.
[8]馮光武.漢語語用標記語的語義、語用分析[J].現(xiàn)代外語,2004,(1):24-31.
[9]Muller,S.Discourse Markers in Native and Non-native Discourse[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5.
[10]Jucker,A.& Ziv,Y.Discourse Markers:Description and Theory[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8.
[11]廖秋忠.篇章中的管界問題[J].中國語文,1987,(4):250-261.
[12]王立非,祝衛(wèi)華.中國學生英語口語中話語標記語語的使用研究[J].外語研究,2005,(3):40-48.
[13]黃大網(wǎng).話語標記語研究綜述[J].福建外語,2001,(1): 5-12.
(高健,石戴镕 江蘇南京 東南大學外國語學院 210096)endprint
五、結語
充足、得體的話語標記語是對外漢語口語教材語域風格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確保外國留學生掌握地道漢語口語的關鍵之一。通過對一部主流教材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對外漢語口語教材中對話語標記語的重視不足,不能滿足教學需要。基于對外漢語教材編寫的相關原則,針對存在問題,我們提出了相應建議,希望通過提供足量多樣且典型豐富的各類話語標記語、增加英語對等體注釋、以“整-零-整”模式逐步導入和定期復現(xiàn)所學話語標記語等方式改良現(xiàn)有的對外漢語口語教材。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只調查了一部教材,文中所指出的存在問題的普遍性有待進一步驗證。同時,我們在討論對外漢語口語教材中話語標記語的處理辦法時將學習者默認為母語為英語者和其他具有一定英語水平的漢語學習者。如何針對某一母語為非英語者的漢語學習者群體編寫具有較高“國別化”水平、基于話語標記語的口語教材,是未來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此外,如何科學設計話語標記語配套習題也是值得研究的一個課題。
(本文為江蘇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項目“對外漢語教學的元話語范式研究”[項目編號:10YYB015]的成果之一,也得到東南大學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代碼:3217001402]的資助。)
參考文獻:
[1]白絹,賈放.漢語元語用標記語功能分析與留學生口頭交際訓練[J].語言文字運用,2006,(S2):75-78.
[2]王茜.以英語為母語的漢語學習者口語話語標記語的使用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8.
[3]Schinffrin,D.Discourse Marker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Redeker,G.Linguistic Markers of Discourse Structure[J].Linguistics,1991,(29):1139-1172.
[5]Fraser,B.What Are Discourse Markers[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9,(31):931-952.
[6]廖秋忠.現(xiàn)代漢語篇章中的連接成分[J].中國語文,1986,(6):413-427.
[7]冉永平.話語標記語的語用學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0.
[8]馮光武.漢語語用標記語的語義、語用分析[J].現(xiàn)代外語,2004,(1):24-31.
[9]Muller,S.Discourse Markers in Native and Non-native Discourse[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5.
[10]Jucker,A.& Ziv,Y.Discourse Markers:Description and Theory[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8.
[11]廖秋忠.篇章中的管界問題[J].中國語文,1987,(4):250-261.
[12]王立非,祝衛(wèi)華.中國學生英語口語中話語標記語語的使用研究[J].外語研究,2005,(3):40-48.
[13]黃大網(wǎng).話語標記語研究綜述[J].福建外語,2001,(1): 5-12.
(高健,石戴镕 江蘇南京 東南大學外國語學院 210096)endprint
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