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慧
[摘要] 目的 探討人性化護理干預對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圍術期的影響。方法 72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根據護理方法不同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36例,對照組實施隨機對癥護理,干預組于術前、術中及術后實施圍術期人性化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優(yōu)良率、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結果 干預組術后優(yōu)良率83.3%(30/36),顯著高于對照組69.4%(25/36)(P<0.05)。干預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干預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 將人性化護理干預應用于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圍術期,可以提高手術療效,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從而盡快促進骨折愈合。
[關鍵詞] 股骨粗隆間骨折;人性化護理;圍術期;并發(fā)癥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31-0091-03
Human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erioperative patients with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WU Xuehui
Jiangsu Xuzhou Qianghua Hospital, Xuzhou 22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umanized nursingintervention on perioperative patients with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Methods Seventy-two cases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ymptomatic car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ook preoperative,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peri interventionimplementation of humanized nursing operative, the excellent rate, fracture healing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xcellent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83.3% (30/36), the control group was 69.4%(25/36),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Intervention group patients with fracture healing time, hospitalizationtime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human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should beused for perioperative patients with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operatio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soon as possible in order to promote fracture healing in patients.
[Key words] Intertrochanter fracture of femur; Humanistic nurs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Complication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骨科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常見于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多合并不同程度的內科疾病,臥床時間長,易引起肺部疾患、靜脈血栓、感染、褥瘡等并發(fā)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積極控制原發(fā)病,圍術期采取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有利于提高手術療效,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人性化護理服務已廣泛應用于臨床護理實踐。本研究旨在探討人性化護理干預對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圍術期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手術治療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72例作為觀察對象,其中男39例,女33例;年齡最小58歲,最大88歲。致傷原因:跌傷38例,車禍傷22例,砸傷6例,墜落傷6例;Evans分型:I型14例,Ⅱ型16例,ⅢA型11例,ⅢB型 19例,Ⅳ型12例。合并高血壓20例、冠心病16例、糖尿病11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者6例,其他12例。將入選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36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 方法
所有入選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分別行內固定、外固定架固定、人工股骨頭置換、全髖置換等手術方式。對照組實施隨機對癥護理,干預組于術前、術中及術后實施圍術期人性化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endprint
1.2.1 術前護理 (1)術前準備 術前訓練患者進行深呼吸,讓患者吹氣球、吹水泡,翻身拍背等鼓勵患者進行有效咳嗽,促使排痰。鼓勵患者進行踝關節(jié)的背伸、跖屈及股四頭肌、腓腸肌的等長收縮[2]。指導患者鍛煉上肢及健側下肢的肌力。(2)心理護理 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常伴有自責、悲觀、恐懼、煩躁等負性心理,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耐心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手術治療的重要性、必要性,緩解或消除患者的負性心理,增加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使其以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配合治療。(3)牽引護理 行牽引前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牽引的目的和重要性,將骨牽引患肢置于布朗架上,皮牽引患肢置于軟枕下,行牽引維持,保持平臥位,患肢外展中立位,避免外旋內收[3]。
1.2.2 術中護理 手術室溫控制在22℃~24℃,濕度保持在50%~60%。做好核對檢查工作,認真核對患者姓名、手術名稱、手術部位、X線片及術前準備情況;檢查術前準備及醫(yī)囑執(zhí)行情況;擺放舒適安全的手術體位,患者入室后開放靜脈通道,協(xié)助麻醉師麻醉后,根據手術要求將患者調至合適的位置。術中密切觀察病情,加強巡視,保持靜脈通道的暢通,注意觀察患者意識、呼吸、生命體征的變化,發(fā)現異常及時報告。
1.2.3 術后護理 (1)一般護理 術后禁飲禁食至少6 h,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必要時吸氧。嚴格控制輸液速度和量,特別是合并心臟病患者,防止急性心衰、肺水腫。觀察引流管是否通暢,注意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性質,每30~60分鐘擠壓引流管1次[4]。術后24~48 h引流量<30 mL即可拔管[5]。(2)體位護理 術后囑患者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誤吸。常規(guī)穿“丁”字鞋防止患肢旋轉,兩腿間置軟枕以保持下肢處于外展中立位,膝下置小枕維持下肢稍屈膝屈髖的功能位。根據麻醉情況和麻醉后患者生理功能恢復情況確定正確的翻身和必要的肢體活動[6]。(3)功能鍛煉指導 可在床上進行功能訓練,盡量在術后第1天就開始,如踝關節(jié)背伸、腳趾自主活動、股四頭肌收縮等,每天3~4次,每次5~10 min,應循序漸進,主動為主[7]。(4)疼痛的護理 對于疼痛的原因和發(fā)展變化與患者及家屬耐心溝通,告知減輕疼痛的方法和正確體位,積極進行心理干預,以減輕患者的疼痛。(5)并發(fā)癥護理 a.肺部感染: 經常翻身拍背,指導患者有效咳嗽,鼓勵患者在床上做擴胸運動以及深呼吸,必要時予霧化吸入。b.泌尿系統(tǒng)感染:保持會陰部清潔,每日以稀釋碘伏消毒尿道口兩次,每天嚴格按無菌操作更換尿袋,翻身時應夾閉尿管,遵醫(yī)囑使用抗生素預防泌尿系感染,鼓勵患者多飲水,使每天尿量在1500 mL以上[8]。c.壓瘡:保持床單的清潔、干燥和平整。保持皮膚的清潔干燥,每次大小便后清洗會陰及肛周皮膚。囑患者經常翻身,每2小時左右翻身一次。d.靜脈血栓:遵醫(yī)囑予低分子肝素鈣皮下注射,觀察有無出血傾向,認真觀察患肢感覺運動功能、下肢腫脹程度、皮溫、顏色等。
1.3 療效標準
參照Harris評分制定療效標準。優(yōu):患髖無疼痛,無跛行,髖關節(jié)功能正常。良:患髖有不適感,功能基本正常,基本無跛行??桑盒菹r無癥狀,行走時疼痛,跛行。差:患髖疼痛,髖關節(jié)活動范圍變小,走路跛行[9]。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2.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術后手術療效比較
干預組36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給予人性化護理干預后,其手術優(yōu)良率達83.3%(30/36),對照組術后的優(yōu)良率僅69.4%,干預組患者的術后優(yōu)良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χ2=5.378,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術后手術療效比較
2.2 兩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干預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t=3.126、t=3.237,P<0.05),干預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χ2=11.763,P<0.05)。其中干預組發(fā)生肺部感染1例,壓瘡1例,靜脈血栓1例;對照組發(fā)生肺部感染3例,壓瘡4例,靜脈血栓1例。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3 討論
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治療骨折的目的是建立良好的骨折復位,進行可靠內固定,從而恢復髖關節(jié)功能,能夠使患者早期下地活動。對于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患者圍術期實施護理干預尤為重要,不僅可以創(chuàng)造有利的手術條件,同時可以避免一些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出院。人性化護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中心,強調在護理的過程中根據患者的身心等情況進行系統(tǒng)而有針對性的護理。目前護理人員工作的重點不再僅僅限于機械性的配合醫(yī)生進行手術,而是更加注重對患者的人文關懷[10]。因此,本研究中我們在給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服務的同時實施人性化護理,使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會等方面均處于健康而滿足的狀態(tài)。術前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評估,根據老年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制定出人性化的護理干預措施,同時予積極的功能訓練指導,可以最大程度促進患者肢體活動功能的恢復。同時術前完善各項檢查,如訓練臥床排便、調整飲食、做好手術區(qū)皮膚準備等基礎護理。術中密切配合,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注意保溫,嚴防感染發(fā)生。老年患者術后易發(fā)生深靜脈血栓、壓瘡、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因此,術后要嚴密觀察血壓、脈搏、尿量,嚴格控制輸液量和滴速。術后按要求及時巡視病房,發(fā)現問題,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做好心理護理,并指導其加強營養(yǎng)。功能鍛煉由被動到主動,從全方位多角度對患者從生物、心理、社會、精神方面實施有效的人性化護理干預,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11]。本研究干預組患者應用人性化護理干預后的手術優(yōu)良率達83.3%,顯著高于對照組,干預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干預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與李華等[12]報道的觀點是相符的,說明將人性化護理干預應用于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圍術期,可以提高手術療效,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從而盡快促進患者骨折愈合。
[參考文獻]
[1] 徐松梅. 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13):1660.
[2] 高秀芳,王雪花,蘆飛,等. 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病人的護理[J]. 全科護理,2011,9(12B):3248.
[3] 劉立波,陳朝軍,瞿禮平. 60例超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人性化護理效果研究[J]. 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20):91-92.
[4] 秦玉榮. 手術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護理體會[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16):217-218.
[5] 孫琳琳. 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圍手術期護理[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1,15(10):55.
[6] 劉書玲. 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護理體會[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12):216.
[7] 王曉明. 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62例圍手術期護理[J]. 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2):78-79.
[8] 高楊. 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護理[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26(8):17-18.
[9] 劉秀珍,馬愛玲. PFNA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護理[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29):182-183.
[10] 胡艷君,姜勁松,張玉華,等. 高齡髖部骨折患者圍手術期的觀察及護理[J]. 護理研究,2009,23(23):3342.
[11] 梁秋霞. 人性化護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2):77-78.
[12] 李華. 心理干預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病人術后疼痛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25):194.
(收稿日期:2014-08-04)endprint
1.2.1 術前護理 (1)術前準備 術前訓練患者進行深呼吸,讓患者吹氣球、吹水泡,翻身拍背等鼓勵患者進行有效咳嗽,促使排痰。鼓勵患者進行踝關節(jié)的背伸、跖屈及股四頭肌、腓腸肌的等長收縮[2]。指導患者鍛煉上肢及健側下肢的肌力。(2)心理護理 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常伴有自責、悲觀、恐懼、煩躁等負性心理,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耐心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手術治療的重要性、必要性,緩解或消除患者的負性心理,增加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使其以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配合治療。(3)牽引護理 行牽引前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牽引的目的和重要性,將骨牽引患肢置于布朗架上,皮牽引患肢置于軟枕下,行牽引維持,保持平臥位,患肢外展中立位,避免外旋內收[3]。
1.2.2 術中護理 手術室溫控制在22℃~24℃,濕度保持在50%~60%。做好核對檢查工作,認真核對患者姓名、手術名稱、手術部位、X線片及術前準備情況;檢查術前準備及醫(yī)囑執(zhí)行情況;擺放舒適安全的手術體位,患者入室后開放靜脈通道,協(xié)助麻醉師麻醉后,根據手術要求將患者調至合適的位置。術中密切觀察病情,加強巡視,保持靜脈通道的暢通,注意觀察患者意識、呼吸、生命體征的變化,發(fā)現異常及時報告。
1.2.3 術后護理 (1)一般護理 術后禁飲禁食至少6 h,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必要時吸氧。嚴格控制輸液速度和量,特別是合并心臟病患者,防止急性心衰、肺水腫。觀察引流管是否通暢,注意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性質,每30~60分鐘擠壓引流管1次[4]。術后24~48 h引流量<30 mL即可拔管[5]。(2)體位護理 術后囑患者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誤吸。常規(guī)穿“丁”字鞋防止患肢旋轉,兩腿間置軟枕以保持下肢處于外展中立位,膝下置小枕維持下肢稍屈膝屈髖的功能位。根據麻醉情況和麻醉后患者生理功能恢復情況確定正確的翻身和必要的肢體活動[6]。(3)功能鍛煉指導 可在床上進行功能訓練,盡量在術后第1天就開始,如踝關節(jié)背伸、腳趾自主活動、股四頭肌收縮等,每天3~4次,每次5~10 min,應循序漸進,主動為主[7]。(4)疼痛的護理 對于疼痛的原因和發(fā)展變化與患者及家屬耐心溝通,告知減輕疼痛的方法和正確體位,積極進行心理干預,以減輕患者的疼痛。(5)并發(fā)癥護理 a.肺部感染: 經常翻身拍背,指導患者有效咳嗽,鼓勵患者在床上做擴胸運動以及深呼吸,必要時予霧化吸入。b.泌尿系統(tǒng)感染:保持會陰部清潔,每日以稀釋碘伏消毒尿道口兩次,每天嚴格按無菌操作更換尿袋,翻身時應夾閉尿管,遵醫(yī)囑使用抗生素預防泌尿系感染,鼓勵患者多飲水,使每天尿量在1500 mL以上[8]。c.壓瘡:保持床單的清潔、干燥和平整。保持皮膚的清潔干燥,每次大小便后清洗會陰及肛周皮膚。囑患者經常翻身,每2小時左右翻身一次。d.靜脈血栓:遵醫(yī)囑予低分子肝素鈣皮下注射,觀察有無出血傾向,認真觀察患肢感覺運動功能、下肢腫脹程度、皮溫、顏色等。
1.3 療效標準
參照Harris評分制定療效標準。優(yōu):患髖無疼痛,無跛行,髖關節(jié)功能正常。良:患髖有不適感,功能基本正常,基本無跛行??桑盒菹r無癥狀,行走時疼痛,跛行。差:患髖疼痛,髖關節(jié)活動范圍變小,走路跛行[9]。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2.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術后手術療效比較
干預組36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給予人性化護理干預后,其手術優(yōu)良率達83.3%(30/36),對照組術后的優(yōu)良率僅69.4%,干預組患者的術后優(yōu)良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χ2=5.378,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術后手術療效比較
2.2 兩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干預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t=3.126、t=3.237,P<0.05),干預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χ2=11.763,P<0.05)。其中干預組發(fā)生肺部感染1例,壓瘡1例,靜脈血栓1例;對照組發(fā)生肺部感染3例,壓瘡4例,靜脈血栓1例。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3 討論
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治療骨折的目的是建立良好的骨折復位,進行可靠內固定,從而恢復髖關節(jié)功能,能夠使患者早期下地活動。對于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患者圍術期實施護理干預尤為重要,不僅可以創(chuàng)造有利的手術條件,同時可以避免一些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出院。人性化護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中心,強調在護理的過程中根據患者的身心等情況進行系統(tǒng)而有針對性的護理。目前護理人員工作的重點不再僅僅限于機械性的配合醫(yī)生進行手術,而是更加注重對患者的人文關懷[10]。因此,本研究中我們在給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服務的同時實施人性化護理,使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會等方面均處于健康而滿足的狀態(tài)。術前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評估,根據老年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制定出人性化的護理干預措施,同時予積極的功能訓練指導,可以最大程度促進患者肢體活動功能的恢復。同時術前完善各項檢查,如訓練臥床排便、調整飲食、做好手術區(qū)皮膚準備等基礎護理。術中密切配合,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注意保溫,嚴防感染發(fā)生。老年患者術后易發(fā)生深靜脈血栓、壓瘡、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因此,術后要嚴密觀察血壓、脈搏、尿量,嚴格控制輸液量和滴速。術后按要求及時巡視病房,發(fā)現問題,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做好心理護理,并指導其加強營養(yǎng)。功能鍛煉由被動到主動,從全方位多角度對患者從生物、心理、社會、精神方面實施有效的人性化護理干預,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11]。本研究干預組患者應用人性化護理干預后的手術優(yōu)良率達83.3%,顯著高于對照組,干預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干預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與李華等[12]報道的觀點是相符的,說明將人性化護理干預應用于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圍術期,可以提高手術療效,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從而盡快促進患者骨折愈合。
[參考文獻]
[1] 徐松梅. 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13):1660.
[2] 高秀芳,王雪花,蘆飛,等. 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病人的護理[J]. 全科護理,2011,9(12B):3248.
[3] 劉立波,陳朝軍,瞿禮平. 60例超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人性化護理效果研究[J]. 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20):91-92.
[4] 秦玉榮. 手術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護理體會[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16):217-218.
[5] 孫琳琳. 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圍手術期護理[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1,15(10):55.
[6] 劉書玲. 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護理體會[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12):216.
[7] 王曉明. 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62例圍手術期護理[J]. 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2):78-79.
[8] 高楊. 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護理[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26(8):17-18.
[9] 劉秀珍,馬愛玲. PFNA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護理[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29):182-183.
[10] 胡艷君,姜勁松,張玉華,等. 高齡髖部骨折患者圍手術期的觀察及護理[J]. 護理研究,2009,23(23):3342.
[11] 梁秋霞. 人性化護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2):77-78.
[12] 李華. 心理干預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病人術后疼痛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25):194.
(收稿日期:2014-08-04)endprint
1.2.1 術前護理 (1)術前準備 術前訓練患者進行深呼吸,讓患者吹氣球、吹水泡,翻身拍背等鼓勵患者進行有效咳嗽,促使排痰。鼓勵患者進行踝關節(jié)的背伸、跖屈及股四頭肌、腓腸肌的等長收縮[2]。指導患者鍛煉上肢及健側下肢的肌力。(2)心理護理 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常伴有自責、悲觀、恐懼、煩躁等負性心理,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耐心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手術治療的重要性、必要性,緩解或消除患者的負性心理,增加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使其以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配合治療。(3)牽引護理 行牽引前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牽引的目的和重要性,將骨牽引患肢置于布朗架上,皮牽引患肢置于軟枕下,行牽引維持,保持平臥位,患肢外展中立位,避免外旋內收[3]。
1.2.2 術中護理 手術室溫控制在22℃~24℃,濕度保持在50%~60%。做好核對檢查工作,認真核對患者姓名、手術名稱、手術部位、X線片及術前準備情況;檢查術前準備及醫(yī)囑執(zhí)行情況;擺放舒適安全的手術體位,患者入室后開放靜脈通道,協(xié)助麻醉師麻醉后,根據手術要求將患者調至合適的位置。術中密切觀察病情,加強巡視,保持靜脈通道的暢通,注意觀察患者意識、呼吸、生命體征的變化,發(fā)現異常及時報告。
1.2.3 術后護理 (1)一般護理 術后禁飲禁食至少6 h,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必要時吸氧。嚴格控制輸液速度和量,特別是合并心臟病患者,防止急性心衰、肺水腫。觀察引流管是否通暢,注意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性質,每30~60分鐘擠壓引流管1次[4]。術后24~48 h引流量<30 mL即可拔管[5]。(2)體位護理 術后囑患者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誤吸。常規(guī)穿“丁”字鞋防止患肢旋轉,兩腿間置軟枕以保持下肢處于外展中立位,膝下置小枕維持下肢稍屈膝屈髖的功能位。根據麻醉情況和麻醉后患者生理功能恢復情況確定正確的翻身和必要的肢體活動[6]。(3)功能鍛煉指導 可在床上進行功能訓練,盡量在術后第1天就開始,如踝關節(jié)背伸、腳趾自主活動、股四頭肌收縮等,每天3~4次,每次5~10 min,應循序漸進,主動為主[7]。(4)疼痛的護理 對于疼痛的原因和發(fā)展變化與患者及家屬耐心溝通,告知減輕疼痛的方法和正確體位,積極進行心理干預,以減輕患者的疼痛。(5)并發(fā)癥護理 a.肺部感染: 經常翻身拍背,指導患者有效咳嗽,鼓勵患者在床上做擴胸運動以及深呼吸,必要時予霧化吸入。b.泌尿系統(tǒng)感染:保持會陰部清潔,每日以稀釋碘伏消毒尿道口兩次,每天嚴格按無菌操作更換尿袋,翻身時應夾閉尿管,遵醫(yī)囑使用抗生素預防泌尿系感染,鼓勵患者多飲水,使每天尿量在1500 mL以上[8]。c.壓瘡:保持床單的清潔、干燥和平整。保持皮膚的清潔干燥,每次大小便后清洗會陰及肛周皮膚。囑患者經常翻身,每2小時左右翻身一次。d.靜脈血栓:遵醫(yī)囑予低分子肝素鈣皮下注射,觀察有無出血傾向,認真觀察患肢感覺運動功能、下肢腫脹程度、皮溫、顏色等。
1.3 療效標準
參照Harris評分制定療效標準。優(yōu):患髖無疼痛,無跛行,髖關節(jié)功能正常。良:患髖有不適感,功能基本正常,基本無跛行??桑盒菹r無癥狀,行走時疼痛,跛行。差:患髖疼痛,髖關節(jié)活動范圍變小,走路跛行[9]。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2.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術后手術療效比較
干預組36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給予人性化護理干預后,其手術優(yōu)良率達83.3%(30/36),對照組術后的優(yōu)良率僅69.4%,干預組患者的術后優(yōu)良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χ2=5.378,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術后手術療效比較
2.2 兩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干預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t=3.126、t=3.237,P<0.05),干預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χ2=11.763,P<0.05)。其中干預組發(fā)生肺部感染1例,壓瘡1例,靜脈血栓1例;對照組發(fā)生肺部感染3例,壓瘡4例,靜脈血栓1例。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3 討論
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治療骨折的目的是建立良好的骨折復位,進行可靠內固定,從而恢復髖關節(jié)功能,能夠使患者早期下地活動。對于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患者圍術期實施護理干預尤為重要,不僅可以創(chuàng)造有利的手術條件,同時可以避免一些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出院。人性化護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中心,強調在護理的過程中根據患者的身心等情況進行系統(tǒng)而有針對性的護理。目前護理人員工作的重點不再僅僅限于機械性的配合醫(yī)生進行手術,而是更加注重對患者的人文關懷[10]。因此,本研究中我們在給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服務的同時實施人性化護理,使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會等方面均處于健康而滿足的狀態(tài)。術前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評估,根據老年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制定出人性化的護理干預措施,同時予積極的功能訓練指導,可以最大程度促進患者肢體活動功能的恢復。同時術前完善各項檢查,如訓練臥床排便、調整飲食、做好手術區(qū)皮膚準備等基礎護理。術中密切配合,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注意保溫,嚴防感染發(fā)生。老年患者術后易發(fā)生深靜脈血栓、壓瘡、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因此,術后要嚴密觀察血壓、脈搏、尿量,嚴格控制輸液量和滴速。術后按要求及時巡視病房,發(fā)現問題,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做好心理護理,并指導其加強營養(yǎng)。功能鍛煉由被動到主動,從全方位多角度對患者從生物、心理、社會、精神方面實施有效的人性化護理干預,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11]。本研究干預組患者應用人性化護理干預后的手術優(yōu)良率達83.3%,顯著高于對照組,干預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干預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與李華等[12]報道的觀點是相符的,說明將人性化護理干預應用于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圍術期,可以提高手術療效,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從而盡快促進患者骨折愈合。
[參考文獻]
[1] 徐松梅. 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13):1660.
[2] 高秀芳,王雪花,蘆飛,等. 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病人的護理[J]. 全科護理,2011,9(12B):3248.
[3] 劉立波,陳朝軍,瞿禮平. 60例超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人性化護理效果研究[J]. 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20):91-92.
[4] 秦玉榮. 手術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護理體會[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16):217-218.
[5] 孫琳琳. 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圍手術期護理[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1,15(10):55.
[6] 劉書玲. 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護理體會[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12):216.
[7] 王曉明. 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62例圍手術期護理[J]. 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2):78-79.
[8] 高楊. 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護理[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26(8):17-18.
[9] 劉秀珍,馬愛玲. PFNA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護理[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29):182-183.
[10] 胡艷君,姜勁松,張玉華,等. 高齡髖部骨折患者圍手術期的觀察及護理[J]. 護理研究,2009,23(23):3342.
[11] 梁秋霞. 人性化護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2):77-78.
[12] 李華. 心理干預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病人術后疼痛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25):194.
(收稿日期:2014-08-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