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愛民+陳文萍
[摘要] 目的 了解和分析本院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為臨床各科室提供有價值的流行病學參考。方法 選取2013年2~6月臨床標本1876份,2013年7~11月臨床標本1870份。檢測細菌陽性率。 結(jié)果 2013年2~6月間,我院血液、尿液以及呼吸道標本的陽性率分別為13.82%、39.18%、48.98%,均高于2013年7~11月間相同標本陽性率(9.59%、32.65%、41.3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8479,P=0.0498;χ2=4.1968,P=0.0405;χ2=6.0739,P=0.0137)。兩個時間段內(nèi)痰液標本陽性率比較(20.54% vs 19.62%),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236,P=0.8778)。結(jié)論 分析不同時間段醫(yī)院臨床標本微生物檢測的陽性率情況可為臨床各科室提供有意義的流行病學參考信息,同時可提高臨床診斷水平,指導臨床療效觀察及預后判斷。
[關鍵詞] 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陽性率
[中圖分類號] R446.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32-0119-02
Comparative study of positive rate results of different clinical microbiological specimen examination
HE Aimin CHEN Wenping
Department of Medical Laboratory, Xinyu People's Hospital in Jiangxi Province, Xinyu 33802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different clinical specimens of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provide epidemiology reference value for clinical departm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876 clinical specimens from February to June 2013 and 1870 clinical specimens from July to November 2013 were respectively selected, to exam the positive rate of bacteria. Results From February to June 2013, the positive rate of blood, urine and respiratory specimens in our hospital were respectively 13.82%, 39.18% and 48.98%,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July to November 2013 (9.59%, 32.65%, 41.31%),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3.8479,P=0.0498;χ2=4.1968,P=0.0405;χ2=6.0739,P=0.0137),the comparative difference of the positive rates of sputum specimens in two periods (20.54% vs 19.62%),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0.0236,P=0.8778). Conclusion The analysis of the positive rates of clinical microbiological specimens examination in the hospital in different periods can provide meaningful clinical epidemiological reference information for variously clinical departments,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can improve clinical diagnosis level and guide the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prognosis judgement.
[Key words] Clinical specimen;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Positive rate
臨床標本微生物的檢驗可為臨床感染類疾病的預防、診治、預后提供科學依據(jù)和參考,對提高臨床標本陽性檢出率具有重要意義[1]。隨著現(xiàn)代科技水平的進步和發(fā)展,臨床標本微生物檢測技術已向自動化、微量化方向發(fā)展。相關報道顯示[2],標本微生物檢測結(jié)果并未達到人們滿意的結(jié)果,存在較多問題,其中標本陽性率較低是主要缺點之一,影響感染性疾病的治療。本文將我院2013年2~6月與2013年7~11月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陽性率作對比分析,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2~6月與2013年7~11月我院臨床標本微生物共3746份,其中2013年2~6月1876份,標本分類:血液標本492份,尿液標本587份,痰液標本258份,呼吸道標本539份;2013年7~11月共1870份,標本分類:血液標本490份,尿液標本585份,痰液標本260份,呼吸道標本535份。endprint
1.2研究方法
采用法國梅里埃公司生產(chǎn)的VITEK全自動細菌鑒定藥敏分析儀對標本進行檢測,檢驗方法根據(jù)微生物標本檢驗標準化操作程序嚴格執(zhí)行。且嚴格血液標本、尿液標本、呼吸道標本的運送與接收,規(guī)范各種試劑培養(yǎng)基的配制,嚴格控制各步驟溫度并做好記錄,規(guī)范各種空白對照試驗,規(guī)范菌落計數(shù)方法,控制標本檢測質(zhì)量,提高準確性。
1.3觀察指標
觀察不同時間段內(nèi)臨床標本陽性率并比較。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陽性率以相對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兩個時間段標本陽性率分析結(jié)果如表1所示,2013年2~6月間,血液標本陽性率、尿液標本陽性率、呼吸道標本陽性率均高于2013年7~11月間相同標本陽性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8479,P=0.0498;χ2=4.1968,P=0.0405;χ2=6.0739,P=0.0137),兩個時間段內(nèi)痰液標本陽性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236,P=0.8778)。
3 討論
隨著近年來臨床檢驗技術的發(fā)展,更多的通過微機、分子生物學、微量化以及自動化技術檢驗臨床微生物,成為臨床診斷、治療療效評估及預后判斷的一種重要方法及參考依據(jù)。但臨床檢驗逐步自動化的進程效果令人擔憂,尚未取得滿意的效果;據(jù)相關資料報道顯示,其臨床標本檢驗陽性率低是其主要原因。檢測過程中若存在標本陽性率低的問題,會影響感染性疾病的檢測診斷效果,降低感染性疾病的治療水平,研究檢測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相應措施有效預防對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作用[3]。本研究采用自動化標本檢測方法,結(jié)果顯示,2013年2~6月間我院血液、尿液以及呼吸道標本的陽性率分別為13.82%、39.18%、48.98%,均高于2013年7~11月間相同標本陽性率(9.59%、32.65%、41.31%);而兩個時間段內(nèi)痰液標本陽性率(20.54% vs 19.62%)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果提示本研究臨床標本陽性率檢測過程中可能存在著一定問題。
通過研究,筆者認為標本檢測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可能有:①標本采集問題:由于標本檢測涉及較多環(huán)節(jié),包括患者申請、患者準備、標本采集、標本記錄、標本存儲、標本運輸?shù)?,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有問題都會影響標本質(zhì)量[4-6]。對于自助采集的標本,如尿液、大便等,若患者對相關注意事項不夠了解,可能會引起標本量少、標本受污染,影響最終標本檢測的結(jié)果;在采集痰標本時,需予以厭氧培養(yǎng),標本可采用氣管穿刺法取得。在對糞便標本進行采集時,需要減少其與空氣的接觸。多數(shù)血培養(yǎng)標本采集存在采血時機不適及采血量不當?shù)葐栴},使血液培養(yǎng)陽性率下降。醫(yī)護人員若未嚴格按照采集步驟和方法,忽略標本采集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均會導致標本質(zhì)量降低,影響標本檢測結(jié)果[7,8];②標本存儲、運輸問題:標本采集過后,應貼好標簽存儲或運輸。該過程對保持標本中微生物活性、防止標本受污染源污染具有重要作用。標本不同,選擇的存儲、運輸方法也有差異。對厭氧類微生物標本應密封存儲,且立即送檢[9,10]。若醫(yī)護人員操作不當,會導致微生物過度生長,降低陽性率;③檢測過程不當:臨床微生物檢測涉及到微生物形態(tài)學、生理學等變化過程,對于檢測人員的綜合能力有較高要求,如動手操作能力、判斷能力、觀察能力。所以檢測人員的微生物基礎知識、動手操作能力、細心程度、個人經(jīng)驗將直接影響檢測結(jié)果。
針對臨床標本檢測存在的差異的原因,我院采取措施從多方面入手,包括:①加強醫(yī)護人員培訓,嚴格執(zhí)行標本采集過程中的各項要求和步驟,盡可能降低標本因采集而出現(xiàn)的問題。多與患者溝通,確?;颊邔ψ灾杉瘶吮具^程中注意事項了解清楚,保證標本足量和無污染[11,12];②對時間有要求的標本需及時送檢,避免培養(yǎng)時間過長;儲存標本需做好標簽記錄,與送檢者確認清楚,避免標本因人為原因而出錯;③檢驗者需提高對不同標本相關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多與有經(jīng)驗醫(yī)師交流,多動手檢驗,提高經(jīng)驗,培養(yǎng)細心和耐心。同時實驗室內(nèi)必須要有據(jù)自身實驗條件而編寫的一套標準化操作程序手冊,作為全體實驗室工作人員共同遵守的實驗操作標準程序,要求每位工作者嚴格按照條目執(zhí)行。程序操作手冊內(nèi)容應涉及質(zhì)控菌株、培養(yǎng)基、染液、實驗室設備質(zhì)量控制、試劑、實驗監(jiān)測記錄以及藥敏試驗等方面[13,14]。檢驗人員應全面了解機體的正常菌群狀況,嚴格把握正常寄居菌所致的內(nèi)源性感染狀況,提高臨床檢測標本的陽性判斷率。此外,在檢驗后,檢驗工作人員還應對檢驗結(jié)果進行嚴格完成審核和發(fā)放,保障每位檢驗者報告的完整性、正確性以及及時有效性[15,16]。
綜上所述,分析不同時間段醫(yī)院臨床標本微生物檢測的陽性率情況可充分了解流行病分布現(xiàn)狀,為臨床各科室提供有意義的流行病學參考信息,同時可提高臨床診斷水平,指導臨床療效觀察及預后判斷,值得在臨床診斷與治療過程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楊柳,郭清蓮,申及,等. 回顧性分析比較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J].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32(14):1573-1574.
[2] 覃蘭域,黃智江,陸德勝,等. 腦卒中患者醫(yī)院獲得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0(18):2861-2863.
[3] 王雪文,顧克菊,陶建敏. 微生物標本采集中的存在問題及干預對策[J]. 上海護理,2009, 9(1):47-48.
[4] 朱秋麗,陳霞. 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24):5662-5663.
[5] Jaing C,Gardner S,McLoughlin K,et al. A functional gene array for detection of bacterial virulence elements[J].PLoS ONE,2008,3(5):e2163
[6] 田華,尚旭明. 老年肺炎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15):2051-2053.
[7] 梅雪飛,左改珍,范恒梅,等. 臨床醫(yī)護人員微生物標本采集存在問題分析及對策[J]. 護理學報,2010,17(8B):27-28.
[8] Etienne Carbonnelle,Cécile Mesquitaa,Emmanuelle Bille. MALDI-TOF mass spectrometry tools for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in clinical microbiology laboratory[J]. Clinical Biochemistry,2011,44(1):104-109.
[9] 楊安芳. 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流行病學分布分析[J]. 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5(11):1893-1894.
[10] 呂文靜,曾正蓮,譚正昌. 標本放置時間及溫度對D-二聚體檢驗結(jié)果的影響[J]. 中國醫(yī)藥導刊,2012,14(1):561-563.
[11] 王玉霞,李玉蘭. 嬰幼兒急性腹瀉的病原微生物檢驗結(jié)果分析[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4(6):62-63.
[12] 姜波,包志平. 臨床微生物檢驗與監(jiān)測在醫(yī)院感染中的意義[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65):2046-2048.
[13] 梁玉金,何鳳君. 微生物檢驗在感染控制中的應用[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20):4-5.
[14] 付元元. 嬰幼兒腹瀉病原微生物檢驗結(jié)果探析[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26):86-89.
[15] 李桿佳,董開秀,許辛伯. 臨床糞尿常規(guī)檢驗標本不合格因素分析[J].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0,31(7):750-757.
[16] 郭文濤. 如何做好微生物標本分析前的規(guī)范操作[J]. 實用醫(yī)技雜志,2009,16(10):796-797.
(收稿日期:2014-07-30)endprint
1.2研究方法
采用法國梅里埃公司生產(chǎn)的VITEK全自動細菌鑒定藥敏分析儀對標本進行檢測,檢驗方法根據(jù)微生物標本檢驗標準化操作程序嚴格執(zhí)行。且嚴格血液標本、尿液標本、呼吸道標本的運送與接收,規(guī)范各種試劑培養(yǎng)基的配制,嚴格控制各步驟溫度并做好記錄,規(guī)范各種空白對照試驗,規(guī)范菌落計數(shù)方法,控制標本檢測質(zhì)量,提高準確性。
1.3觀察指標
觀察不同時間段內(nèi)臨床標本陽性率并比較。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陽性率以相對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兩個時間段標本陽性率分析結(jié)果如表1所示,2013年2~6月間,血液標本陽性率、尿液標本陽性率、呼吸道標本陽性率均高于2013年7~11月間相同標本陽性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8479,P=0.0498;χ2=4.1968,P=0.0405;χ2=6.0739,P=0.0137),兩個時間段內(nèi)痰液標本陽性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236,P=0.8778)。
3 討論
隨著近年來臨床檢驗技術的發(fā)展,更多的通過微機、分子生物學、微量化以及自動化技術檢驗臨床微生物,成為臨床診斷、治療療效評估及預后判斷的一種重要方法及參考依據(jù)。但臨床檢驗逐步自動化的進程效果令人擔憂,尚未取得滿意的效果;據(jù)相關資料報道顯示,其臨床標本檢驗陽性率低是其主要原因。檢測過程中若存在標本陽性率低的問題,會影響感染性疾病的檢測診斷效果,降低感染性疾病的治療水平,研究檢測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相應措施有效預防對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作用[3]。本研究采用自動化標本檢測方法,結(jié)果顯示,2013年2~6月間我院血液、尿液以及呼吸道標本的陽性率分別為13.82%、39.18%、48.98%,均高于2013年7~11月間相同標本陽性率(9.59%、32.65%、41.31%);而兩個時間段內(nèi)痰液標本陽性率(20.54% vs 19.62%)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果提示本研究臨床標本陽性率檢測過程中可能存在著一定問題。
通過研究,筆者認為標本檢測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可能有:①標本采集問題:由于標本檢測涉及較多環(huán)節(jié),包括患者申請、患者準備、標本采集、標本記錄、標本存儲、標本運輸?shù)?,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有問題都會影響標本質(zhì)量[4-6]。對于自助采集的標本,如尿液、大便等,若患者對相關注意事項不夠了解,可能會引起標本量少、標本受污染,影響最終標本檢測的結(jié)果;在采集痰標本時,需予以厭氧培養(yǎng),標本可采用氣管穿刺法取得。在對糞便標本進行采集時,需要減少其與空氣的接觸。多數(shù)血培養(yǎng)標本采集存在采血時機不適及采血量不當?shù)葐栴},使血液培養(yǎng)陽性率下降。醫(yī)護人員若未嚴格按照采集步驟和方法,忽略標本采集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均會導致標本質(zhì)量降低,影響標本檢測結(jié)果[7,8];②標本存儲、運輸問題:標本采集過后,應貼好標簽存儲或運輸。該過程對保持標本中微生物活性、防止標本受污染源污染具有重要作用。標本不同,選擇的存儲、運輸方法也有差異。對厭氧類微生物標本應密封存儲,且立即送檢[9,10]。若醫(yī)護人員操作不當,會導致微生物過度生長,降低陽性率;③檢測過程不當:臨床微生物檢測涉及到微生物形態(tài)學、生理學等變化過程,對于檢測人員的綜合能力有較高要求,如動手操作能力、判斷能力、觀察能力。所以檢測人員的微生物基礎知識、動手操作能力、細心程度、個人經(jīng)驗將直接影響檢測結(jié)果。
針對臨床標本檢測存在的差異的原因,我院采取措施從多方面入手,包括:①加強醫(yī)護人員培訓,嚴格執(zhí)行標本采集過程中的各項要求和步驟,盡可能降低標本因采集而出現(xiàn)的問題。多與患者溝通,確?;颊邔ψ灾杉瘶吮具^程中注意事項了解清楚,保證標本足量和無污染[11,12];②對時間有要求的標本需及時送檢,避免培養(yǎng)時間過長;儲存標本需做好標簽記錄,與送檢者確認清楚,避免標本因人為原因而出錯;③檢驗者需提高對不同標本相關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多與有經(jīng)驗醫(yī)師交流,多動手檢驗,提高經(jīng)驗,培養(yǎng)細心和耐心。同時實驗室內(nèi)必須要有據(jù)自身實驗條件而編寫的一套標準化操作程序手冊,作為全體實驗室工作人員共同遵守的實驗操作標準程序,要求每位工作者嚴格按照條目執(zhí)行。程序操作手冊內(nèi)容應涉及質(zhì)控菌株、培養(yǎng)基、染液、實驗室設備質(zhì)量控制、試劑、實驗監(jiān)測記錄以及藥敏試驗等方面[13,14]。檢驗人員應全面了解機體的正常菌群狀況,嚴格把握正常寄居菌所致的內(nèi)源性感染狀況,提高臨床檢測標本的陽性判斷率。此外,在檢驗后,檢驗工作人員還應對檢驗結(jié)果進行嚴格完成審核和發(fā)放,保障每位檢驗者報告的完整性、正確性以及及時有效性[15,16]。
綜上所述,分析不同時間段醫(yī)院臨床標本微生物檢測的陽性率情況可充分了解流行病分布現(xiàn)狀,為臨床各科室提供有意義的流行病學參考信息,同時可提高臨床診斷水平,指導臨床療效觀察及預后判斷,值得在臨床診斷與治療過程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楊柳,郭清蓮,申及,等. 回顧性分析比較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J].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32(14):1573-1574.
[2] 覃蘭域,黃智江,陸德勝,等. 腦卒中患者醫(yī)院獲得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0(18):2861-2863.
[3] 王雪文,顧克菊,陶建敏. 微生物標本采集中的存在問題及干預對策[J]. 上海護理,2009, 9(1):47-48.
[4] 朱秋麗,陳霞. 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24):5662-5663.
[5] Jaing C,Gardner S,McLoughlin K,et al. A functional gene array for detection of bacterial virulence elements[J].PLoS ONE,2008,3(5):e2163
[6] 田華,尚旭明. 老年肺炎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15):2051-2053.
[7] 梅雪飛,左改珍,范恒梅,等. 臨床醫(yī)護人員微生物標本采集存在問題分析及對策[J]. 護理學報,2010,17(8B):27-28.
[8] Etienne Carbonnelle,Cécile Mesquitaa,Emmanuelle Bille. MALDI-TOF mass spectrometry tools for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in clinical microbiology laboratory[J]. Clinical Biochemistry,2011,44(1):104-109.
[9] 楊安芳. 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流行病學分布分析[J]. 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5(11):1893-1894.
[10] 呂文靜,曾正蓮,譚正昌. 標本放置時間及溫度對D-二聚體檢驗結(jié)果的影響[J]. 中國醫(yī)藥導刊,2012,14(1):561-563.
[11] 王玉霞,李玉蘭. 嬰幼兒急性腹瀉的病原微生物檢驗結(jié)果分析[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4(6):62-63.
[12] 姜波,包志平. 臨床微生物檢驗與監(jiān)測在醫(yī)院感染中的意義[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65):2046-2048.
[13] 梁玉金,何鳳君. 微生物檢驗在感染控制中的應用[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20):4-5.
[14] 付元元. 嬰幼兒腹瀉病原微生物檢驗結(jié)果探析[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26):86-89.
[15] 李桿佳,董開秀,許辛伯. 臨床糞尿常規(guī)檢驗標本不合格因素分析[J].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0,31(7):750-757.
[16] 郭文濤. 如何做好微生物標本分析前的規(guī)范操作[J]. 實用醫(yī)技雜志,2009,16(10):796-797.
(收稿日期:2014-07-30)endprint
1.2研究方法
采用法國梅里埃公司生產(chǎn)的VITEK全自動細菌鑒定藥敏分析儀對標本進行檢測,檢驗方法根據(jù)微生物標本檢驗標準化操作程序嚴格執(zhí)行。且嚴格血液標本、尿液標本、呼吸道標本的運送與接收,規(guī)范各種試劑培養(yǎng)基的配制,嚴格控制各步驟溫度并做好記錄,規(guī)范各種空白對照試驗,規(guī)范菌落計數(shù)方法,控制標本檢測質(zhì)量,提高準確性。
1.3觀察指標
觀察不同時間段內(nèi)臨床標本陽性率并比較。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陽性率以相對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兩個時間段標本陽性率分析結(jié)果如表1所示,2013年2~6月間,血液標本陽性率、尿液標本陽性率、呼吸道標本陽性率均高于2013年7~11月間相同標本陽性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8479,P=0.0498;χ2=4.1968,P=0.0405;χ2=6.0739,P=0.0137),兩個時間段內(nèi)痰液標本陽性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236,P=0.8778)。
3 討論
隨著近年來臨床檢驗技術的發(fā)展,更多的通過微機、分子生物學、微量化以及自動化技術檢驗臨床微生物,成為臨床診斷、治療療效評估及預后判斷的一種重要方法及參考依據(jù)。但臨床檢驗逐步自動化的進程效果令人擔憂,尚未取得滿意的效果;據(jù)相關資料報道顯示,其臨床標本檢驗陽性率低是其主要原因。檢測過程中若存在標本陽性率低的問題,會影響感染性疾病的檢測診斷效果,降低感染性疾病的治療水平,研究檢測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相應措施有效預防對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作用[3]。本研究采用自動化標本檢測方法,結(jié)果顯示,2013年2~6月間我院血液、尿液以及呼吸道標本的陽性率分別為13.82%、39.18%、48.98%,均高于2013年7~11月間相同標本陽性率(9.59%、32.65%、41.31%);而兩個時間段內(nèi)痰液標本陽性率(20.54% vs 19.62%)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果提示本研究臨床標本陽性率檢測過程中可能存在著一定問題。
通過研究,筆者認為標本檢測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可能有:①標本采集問題:由于標本檢測涉及較多環(huán)節(jié),包括患者申請、患者準備、標本采集、標本記錄、標本存儲、標本運輸?shù)?,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有問題都會影響標本質(zhì)量[4-6]。對于自助采集的標本,如尿液、大便等,若患者對相關注意事項不夠了解,可能會引起標本量少、標本受污染,影響最終標本檢測的結(jié)果;在采集痰標本時,需予以厭氧培養(yǎng),標本可采用氣管穿刺法取得。在對糞便標本進行采集時,需要減少其與空氣的接觸。多數(shù)血培養(yǎng)標本采集存在采血時機不適及采血量不當?shù)葐栴},使血液培養(yǎng)陽性率下降。醫(yī)護人員若未嚴格按照采集步驟和方法,忽略標本采集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均會導致標本質(zhì)量降低,影響標本檢測結(jié)果[7,8];②標本存儲、運輸問題:標本采集過后,應貼好標簽存儲或運輸。該過程對保持標本中微生物活性、防止標本受污染源污染具有重要作用。標本不同,選擇的存儲、運輸方法也有差異。對厭氧類微生物標本應密封存儲,且立即送檢[9,10]。若醫(yī)護人員操作不當,會導致微生物過度生長,降低陽性率;③檢測過程不當:臨床微生物檢測涉及到微生物形態(tài)學、生理學等變化過程,對于檢測人員的綜合能力有較高要求,如動手操作能力、判斷能力、觀察能力。所以檢測人員的微生物基礎知識、動手操作能力、細心程度、個人經(jīng)驗將直接影響檢測結(jié)果。
針對臨床標本檢測存在的差異的原因,我院采取措施從多方面入手,包括:①加強醫(yī)護人員培訓,嚴格執(zhí)行標本采集過程中的各項要求和步驟,盡可能降低標本因采集而出現(xiàn)的問題。多與患者溝通,確?;颊邔ψ灾杉瘶吮具^程中注意事項了解清楚,保證標本足量和無污染[11,12];②對時間有要求的標本需及時送檢,避免培養(yǎng)時間過長;儲存標本需做好標簽記錄,與送檢者確認清楚,避免標本因人為原因而出錯;③檢驗者需提高對不同標本相關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多與有經(jīng)驗醫(yī)師交流,多動手檢驗,提高經(jīng)驗,培養(yǎng)細心和耐心。同時實驗室內(nèi)必須要有據(jù)自身實驗條件而編寫的一套標準化操作程序手冊,作為全體實驗室工作人員共同遵守的實驗操作標準程序,要求每位工作者嚴格按照條目執(zhí)行。程序操作手冊內(nèi)容應涉及質(zhì)控菌株、培養(yǎng)基、染液、實驗室設備質(zhì)量控制、試劑、實驗監(jiān)測記錄以及藥敏試驗等方面[13,14]。檢驗人員應全面了解機體的正常菌群狀況,嚴格把握正常寄居菌所致的內(nèi)源性感染狀況,提高臨床檢測標本的陽性判斷率。此外,在檢驗后,檢驗工作人員還應對檢驗結(jié)果進行嚴格完成審核和發(fā)放,保障每位檢驗者報告的完整性、正確性以及及時有效性[15,16]。
綜上所述,分析不同時間段醫(yī)院臨床標本微生物檢測的陽性率情況可充分了解流行病分布現(xiàn)狀,為臨床各科室提供有意義的流行病學參考信息,同時可提高臨床診斷水平,指導臨床療效觀察及預后判斷,值得在臨床診斷與治療過程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楊柳,郭清蓮,申及,等. 回顧性分析比較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J].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32(14):1573-1574.
[2] 覃蘭域,黃智江,陸德勝,等. 腦卒中患者醫(yī)院獲得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0(18):2861-2863.
[3] 王雪文,顧克菊,陶建敏. 微生物標本采集中的存在問題及干預對策[J]. 上海護理,2009, 9(1):47-48.
[4] 朱秋麗,陳霞. 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24):5662-5663.
[5] Jaing C,Gardner S,McLoughlin K,et al. A functional gene array for detection of bacterial virulence elements[J].PLoS ONE,2008,3(5):e2163
[6] 田華,尚旭明. 老年肺炎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15):2051-2053.
[7] 梅雪飛,左改珍,范恒梅,等. 臨床醫(yī)護人員微生物標本采集存在問題分析及對策[J]. 護理學報,2010,17(8B):27-28.
[8] Etienne Carbonnelle,Cécile Mesquitaa,Emmanuelle Bille. MALDI-TOF mass spectrometry tools for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in clinical microbiology laboratory[J]. Clinical Biochemistry,2011,44(1):104-109.
[9] 楊安芳. 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流行病學分布分析[J]. 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5(11):1893-1894.
[10] 呂文靜,曾正蓮,譚正昌. 標本放置時間及溫度對D-二聚體檢驗結(jié)果的影響[J]. 中國醫(yī)藥導刊,2012,14(1):561-563.
[11] 王玉霞,李玉蘭. 嬰幼兒急性腹瀉的病原微生物檢驗結(jié)果分析[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4(6):62-63.
[12] 姜波,包志平. 臨床微生物檢驗與監(jiān)測在醫(yī)院感染中的意義[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65):2046-2048.
[13] 梁玉金,何鳳君. 微生物檢驗在感染控制中的應用[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20):4-5.
[14] 付元元. 嬰幼兒腹瀉病原微生物檢驗結(jié)果探析[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26):86-89.
[15] 李桿佳,董開秀,許辛伯. 臨床糞尿常規(guī)檢驗標本不合格因素分析[J].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0,31(7):750-757.
[16] 郭文濤. 如何做好微生物標本分析前的規(guī)范操作[J]. 實用醫(yī)技雜志,2009,16(10):796-797.
(收稿日期:2014-07-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