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品德教育只有緊密結合不斷發(fā)展的現(xiàn)實生活,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即思想品德教育要與時俱進,密切聯(lián)系實際,貼近生活,創(chuàng)新教育內容和方法,以求達到把青少年學生培養(yǎng)成思想進步、品行端正、社會責任感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的。還要有敏銳地捕捉社會熱點,緊跟時代步伐,引導學生學以致用,運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
關鍵詞:思想品德教育;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
與時俱進既指準確把握時代特征,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和實踐前沿,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在大膽探索中繼承發(fā)展,也指觀念、行動和時代同進步并做出改變。思想品德學科具有鮮明的時政性,教師應有與時俱進的思想和時代敏感性。堅持與時俱進,不僅需要敏銳的時代洞察力,而且要敢于嘗試新的教學方式。只有善于發(fā)現(xiàn),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使與時俱進的教學思想在教學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一、堅持與時俱進對提高教學水平的作用
1.堅持與時俱進有利于備好教材。學生學習任務繁重,了解時政新聞的精力有限,所以思想品德課在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同時,還應承擔起傳遞時訊,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動態(tài)的任務。因此,教師在備課中,要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將社會熱點恰當?shù)嘏c知識相結合。這樣能豐富教材內容,貼近生活,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還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拓寬知識面,激發(fā)學習興趣,增強社會責任感。
2.堅持與時俱進有利于備好學生。了解學生關注的話題并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可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所面對的是思維活躍、有主見的學生,若堅持高姿態(tài),老調重彈、嚴肅古板地教學,勢必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如能適時了解學生興趣,以學生喜歡、輕松的方式(如分組比賽、辯論、時事播報、模擬法庭等)來進行教學,將使課堂精彩紛呈,做到寓教于樂。
3.堅持與時俱進有利于備好中考。中考命題多以當時的熱點新聞為背景來考核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熱點不斷變化,教師需善于挖掘和總結,在教學中及時關注社會動態(tài),引導學生將時政新聞與教材相結合,并通過針對性的練習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將時事與知識相聯(lián)系的學習習慣,將使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分析能力更上一層,做到舉重若輕。
二、堅持與時俱進教師應做的努力
要將與時俱進的思想貫穿到教學中,并發(fā)揮最大效用,教師除要有虛心的學習態(tài)度、積極的鉆研精神外,還應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全面、深刻理解教材。只有對教材清晰理解,才能敏銳捕捉到社會熱點與教材的聯(lián)系,并將其有效運用于教學。如,《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謎語大會》的風靡體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魅力,也說明這種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新式繼承得到認可。這與八年級《多元文化“地球村”》“文化的傳承”、九年級《燦爛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的特點”等知識緊密聯(lián)系。再如,對某些網(wǎng)絡大謠的依法懲治與七年級《感受法律的尊嚴》“違法行為”“犯罪”,八年級《網(wǎng)絡交往新空間》“正確運用網(wǎng)絡”“遵循網(wǎng)絡規(guī)則”等相關內容契合??梢?,扎實的專業(yè)知識是解讀熱點事件的理論基礎。教師對教材不熟悉,就難以準確、及時地將新聞事件傳遞給學生,就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難以提高教學水平。
2.養(yǎng)成關注新聞、積累素材的習慣。生活在不斷變化,大到國家政策修改,小到物價波動,無處不體現(xiàn)著政治經(jīng)濟原理。面對變化,教師應有敏銳的專業(yè)眼光,把握社會發(fā)展方向,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更應與時俱進,更新觀念,改變教學模式。如,央視公益廣告《請握住父母的手》《爸爸的謊言》,“?;丶铱纯慈敕ā钡扰c八年級《難報三春暉》的知識相契合,有利于直觀地表現(xiàn)父愛、母愛的偉大,教育學生發(fā)揚孝親敬長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再如,某些小國對我國領土進行挑釁,可與九年級“承擔對社會的責任”“維護國家安全”等知識相聯(lián)系。這些事例的運用既可提高學生對熱點事件的解讀能力,也能起到德育作用,增強學生的愛國、法律和責任意識。而這些材料的運用當然需要教師細心留意,點滴收藏。
3.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教師與學生有年齡代溝,興趣愛好、價值觀、行為方式各不相同。想讓自己的課堂受歡迎,教師需換位思考,巧妙設計,讓學生對上課內容和方式感興趣。如,七年級《自我新期待》有涉及如何正確對待追星的問題,若你還搬出滿文軍、貝利等明星來上課,那你就OUT了?,F(xiàn)在的學生喜歡的是金秀賢、霍尊、梅西等。若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喜好,那么這堂課將難以引起共鳴。教師多了解學生的喜好有助于更新教學觀念,拓寬知識面,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打造更為輕松活潑的課堂。
4.把握中考命題方向。中考是對教師教學成果和學生學習效果的檢驗。教師要提高教學水平,應多研究中考真題和考試大綱,這能幫助教師明確重難點,提高教學效率。中考題型不斷創(chuàng)新,特別是主觀題。因此,教師要與時俱進地進行新題型研究,并有效指導學生解題。此外,中考所考核的社會熱點在不斷更新。如,2013年中考,主要以“建設美麗中國”“勤儉節(jié)約”“中國夢”“中國式過馬路”等時政背景來考核知識點,而2014年中考的時政熱點主要集中在“反腐倡廉”“打擊網(wǎng)絡謠言”“民族團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面對中考熱點的變化,教師應潛心研究試卷和大綱,準確把握命題方向,才能提高復習質量,指導學生高效備考,提高教學水平。
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是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教師只有堅持與時俱進,及時關注時事,結合學生愛好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才能保持課堂活力,把青少年學生培養(yǎng)成思想進步、品行端正、社會責任感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王江.思想政治教育中溝通障礙分析及其消除對策[J].黨史博采,2009(08).
[2]杜艷麗,鄒若碧.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對策淺析[J].科教文匯,2009(01).
[3]趙娜,杜芬芬,淺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J].法制與社會,2010(08).
[4]韓迎春,趙國利.論思想政治教育中非智力因素問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3).
[5]歐陽新.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選擇與創(chuàng)新[J].成都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03).
作者簡介:郭美蓉,女,1982年12月出生,大學本科,就職于福建省漳州實驗中學,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