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輝+黃梅+陳艷萍
【摘 要】為了更好地說明國內(nèi)外英語寫作研究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本文從CNKI數(shù)據(jù)庫為依據(jù),在對相關英語寫作論文進行整理、分析后發(fā)現(xiàn):1)關于我國英語寫作的研究總體缺乏系統(tǒng)、全面地論述;2)研究的視角較單一,很少有文章從整體語言觀、語言輸出、學生需求等視角進行論述。
【關鍵詞】英語寫作 教學方法 說作文
引言
從寫作課堂實踐來看,筆者認為寫作是英語學習中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寫作通常只當作是一種練習,難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一方面,教師認為寫作難教,課堂上花費大量的精力而教學效果卻不如意;另一方面,學生反映寫作難寫,雖不斷練習,寫作能力仍進步不明顯。盡管寫作已經(jīng)不是中國英語教學的重心,但是,寫作對于中國人學英語來說仍然十分重要。同時國內(nèi)外學者對二語寫作進行過有益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國外二語寫作研究
(一)寫作研究概況
國外的寫作源自于修辭學,關注所謂的“寫作修辭環(huán)境”(題目、讀者、寫作目的)是國外寫作教學的傳統(tǒng)。筆者認為寫作應當源自于人類交際的實際需要。二語寫作過程、寫作結果、寫作環(huán)境和寫作教學等四個領域是當前國際二語寫作研究的重點。也有學者指出,國際二語寫作研究存在“失衡”現(xiàn)象,二語寫作在外語環(huán)境下的實證研究成果不多,且在以英語國家第二語言學習者為研究對象的研究上較為集中。二語寫作師資培訓,母語寫作能力遷移和寫作語料研究等將是未來寫作研究的主要趨勢。對于二語寫作在21世紀初的發(fā)展情況,Tony SILVA認為,提供多語研究成果支持是主要的研究任務。但是其對二語寫作教學研究是否具有借鑒意義并沒有提及。由此可知,有關二語寫作教學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對非英語國家的教師而言,需要關注的是如何提高寫作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以及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二)寫作理論和實踐研究
William H. Roberts認為,教師在寫作中應注意語言的存在,將修辭方式轉變成寫作手段,認為關注語言問題能促進學生學習寫作。20世紀80年代出現(xiàn)的體裁教學法,存在教學方法呆板、枯燥,學生難以掌握所有體裁的種類等不足。2000年的過程體裁教學法,所要求的特定的體裁,特定的語篇對學生實際寫作能力的運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Michael H. Long指出教師應當鼓勵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記下腦子里的模糊概念。我國的EFL寫作評估能從“教師反思-啟發(fā)性-轉化-對話”的反饋模式中得啟示。Edward P. Bailey認為,從練習寫作個人的經(jīng)歷、熟知的人和事等獨特的視角出發(fā),有助于學生學習寫作。Jean Wyrick堅持寫作教學要分階段和分解寫作任務,逐步讓學生獨立寫作。Flavell強調(diào)可從“主體知識-任務知識-策略知識”來對學生的寫作認知活動進行宏觀調(diào)控。
二、國內(nèi)英語寫作研究
(一)英語寫作特點研究
關注寫作理論和實證研究,深化學習主體和語料庫的認識,從影響寫作的因素、寫作評估與測試,以及寫作錯誤等視角進行研究是當前我國英語寫作研究的特點。寫作研究趨于多元化發(fā)展,但仍存在重復研究等問題。母語思維影響,語體意識不強,寫作練習頻率等情況,是我國學生英語寫作的不足之處。
(二)英語寫作教學方法研究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的王初明認為可以通過“寫長法”來克服學生的心理障礙,提高學生語言的內(nèi)在化。清華大學的楊永林倡導“體驗英語寫作”,后將其發(fā)展為“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寫作教學新模式,認為可以實現(xiàn)學生從痛苦寫作到學術寫作的跨越。有學者從安德森的ACT模式和哈默的ESA語言教學理論視角探討寫作流利性和其在寫作教學實踐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也有學者從模因理論的視角出發(fā),提出模因式二語寫作法。但總體而言,關于我國英語寫作的研究總體比較零散,系統(tǒng)性不強,缺乏系統(tǒng)、全面地論述,研究視角單一,缺乏從語言輸出、整體語言觀、學生需求等視角進行論述。
結語
英語寫作難,但又有章可循。在具體的教學中英語教師應該不斷地總結,尋求有效的教學策略并及時改進教學方法。英語寫作研究,與國外相比,我國還存在不少的差距,但隨著研究者對這一研究領域進一步的關注,這一差距必將有所縮小。
【參考文獻】
[1]Tony SILVA. 二十一世紀的二語寫作研究 [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11(1).
[2] Rod Ellis.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3]William H. Roberts&Gregoire Turgeon. About Language: A Reader for Writers [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4]Michael H. Long & Jack C. Richards. Methodology in TESOL: A Book of Readings [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5]Edward P. Bailey and Philip A. Powell. The Practical Writer (Ninth Edition) [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6]楊永林,董玉真.“以讀促寫,以寫促讀”“體驗英語”視角下的教學模式新探 [J].中國外語,2010(1).
[7]鄭超.以寫促學:英語“寫長法”的理念與操作 [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8]戴煒棟,胡文仲.中國外語教育發(fā)展研究(1949-2009)[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