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玲
一、背景
對于步入青春期的中學生來說,往往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可能會夸大自己的實力與能力,也有可能會過分地看不起自己,認為自己什么都不如別人,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正確的方式方法。認識自我是學生們很感興趣又需要引導的問題,所以,幫助學生了解自我評價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全面、客觀、發(fā)展的認識自己,形成清晰的自我整體形象顯得尤為必要。
二、情境描述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游戲:我是誰?讓學生用2~3句話描述自己的特點。
游戲學生很感興趣,也為后面日新又新常新做鋪墊。寫后挑選了幾個全班宣讀,問其他同學是否正確?有同學就指出了不足,比如只寫了優(yōu)點,沒有寫缺點,或只寫了自己一部分的特點,很自然地得出了要全面地看待自己的結論。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解答疑惑:
用材料分析讓學生來深入認識怎么樣算全面看待自己,理解內在美與外在美兩者關系。
一則是廣東佛山2歲女童悅悅被面包車撞倒碾壓,18名路人無一援助,最后是拾荒阿姨陳賢妹救助了悅悅的故事。
一則是班里同學的追星、追名牌、穿奇裝異服,認為很美的例子。
討論:“美”的標準是什么?內在美與外在美哪個更重要?
學生通過對比性的材料分析認識到:
全面認識自己,既要認識外在形象,又要認識內在素質。美是外在與內在的和諧統(tǒng)一,內在美對外在美起促進作用。
討論中學生對外在美的認識可能會存在偏差,比如,中學生打扮的妖艷之所以“不美”是因為不適合他們的年齡,如果是媽媽打扮的時尚一些,那就是一種外在美,所以并不能一味地認為外在美就是不好的,注意正確引導,答案由學生自己得出,不是“塞”給學生。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視頻: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問題:正確的認識自己還需要怎么樣看待自己呢?
讓學生帶著問題看視頻,強化學生的思考能力,看完后讓學生自己思考得出結論:正確認識自己還要發(fā)展的看待自己。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鞏固知識,歸納途徑
把中考題做修改,用學生喜歡的“QQ空間”主題引起學生興趣,“看完小剛的2012年大事記,你想對小剛說什么?”讓學生在分析中再次強化前面所學的內容,沉淀、點題,突出教學重點與難點。
日新又新我常新,我們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改正缺點完善自己。
材料中隱藏了認識自己的途徑,拋出了第二個學生討論的話題:空間中小剛通過哪些途徑認識看了自己呢?
小組討論,充分發(fā)揮學社的合作能動性,自己思考歸納:通過自己、通過他人、通過集體來了解自己。
延伸:請大家一起來評價一下我們的班長。
全班同學積極參與,七嘴八舌、好的壞的全都說出來了,說到不好的班長還反駁,抓住契機做引導:
1.集體的評價最全面、最客觀;
2.別人的評價要冷靜分析,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第五部分:呼應開頭,檢測學習效果
活動:以“現在的我……將來的我……”為句型,大膽地用全面、發(fā)展的眼光暢想自己的未來吧!
檢測學生是否已把學過的東西內化為自己的了,是否已學會全面、發(fā)展地看待自己。
最后布置作業(yè):請同學們課后讓班主任、任課老師、父母、朋友、其他同學對自己進行評價。
課后延伸,提升學生的參與度。
三、教學反思
1.本框教學立足學生實際,選用的材料與教學目標接近,設置的問題力求讓學生有話可講,在討論、辯駁中形成自己的觀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于簡單知識點,采用的是讓學生自己分析得出結論的方法,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整個課堂中所進行的幾個活動,如讓學生寫自己的優(yōu)缺點、對“美”的探討、對班長進行評價很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率,學生在活動中掌握了本框的教學難點與教學重點,淺入深出。
2.本框教學在一開始的設計中過“全”,材料展現較多,課堂內容過于豐滿,學生難吃透,經過研究調整,對視頻材料進行節(jié)選,“途徑”的材料也進行了整合,簡單實用有成效,也是對重難點的再次鞏固,這樣學生不會“暈”,課堂討論中也更深入;“發(fā)展的看待自己”的觀點學生不容易思考出來,加入呂蒙的材料幫助學生理解,注重學生的“自我生成”,而不是強加;對于“內在美與外在美”采用對比性材料讓學生分析,在讓學生辯論的過程中理解兩者關系,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班長的評價”寓教于樂也有利于班長成長;課后讓學生找班主任、任課老師、家長、其他同學對自己進行評價,落實知識點,對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落實也有很大推動作用。
3.這節(jié)課總體氣氛熱烈,教學形式活潑,小組合作法、討論法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充分發(fā)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情景教學運用有成效,能把問題暴露出來在課堂上解決,整合材料分析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辯證地看待問題的能力,不足的就是有些知識點沒有講到位,比如外在美與內在美的具體內容,還有學生在分析材料過程中沒有很好的結合材料,因為時間關系也沒有幫助學生理順一下,有些問題的提出因為針對性不夠強,導致學生回答的時候東拉西扯,耗費時間,以至于“展望未來”的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展開有些遺憾,好在刪除痕跡不明顯,沒有影響到上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