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貽
西安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麻醉科 西安 710038
隨著神經藥理學研究的深入、顱內血流動力學和顱內壓研究的進展,使越來越多的神經外科危重患者可實施手術治療。但由于神經外科手術的特殊性,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顱內壓升高的顱內血液循環(huán)改變,這就為麻醉藥物的使用提出了更高要求[1]。舒芬太尼與芬太尼是神經外科常用的麻醉藥物,本文旨在比較兩種麻醉藥物在神經外科應用的效果與安全性,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07-05—2013-03收治的90例神經外科手術患者,按照麻醉用藥不同分為舒芬太尼組(SF組)與芬太尼組(F組)各45例,ASAⅠ~Ⅱ級,均符合神經外科手術適應證,排除麻醉禁忌證、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血液系統(tǒng)疾病及過敏體質患者。SF組男28例,女17例;平均年齡(45.8±4.6)歲;體質量(67.8±7.5)kg;手術時間(148.2±7.5)min;麻醉時間(176.5±10.5)min。F組男30例,女15例;平均年齡(46.3±5.2)歲;體質量(68.2±8.4)kg;手術時間(150.3±8.3)min;麻醉時間(178.4±9.8)min。2組性別、年齡、體質量、手術時間及麻醉時間等方面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術前對患者神經系統(tǒng)功能進行評估,了解神經病變部位和性質。全麻誘導和氣管插管:采用芬太尼5 μg/kg(F組)或舒芬太尼1μg/kg(SF組),維庫溴銨0.1~0.12mg/kg,硫噴妥鈉6~8mg/kg,肌肉完全松弛放置喉鏡時靜脈注射艾司洛爾1mg/kg,顯露聲門后,咽喉及氣管內噴霧1%丁卡因或2%~4%利多卡因2mL,然后行氣管插管。全麻維持:泵注芬太尼(F組)5μg/(kg·h)或舒芬太尼(SF組)0.3~0.5μg/(kg·h),同時給予丙泊酚5~6mg/(kg·h)。全麻蘇醒:給予靜脈注射小劑量哌替啶(25~50 mg)治療高血壓、精神癥狀、興奮不安等不良反應,靜脈注射恩丹西酮等抗惡心嘔吐藥,術畢給予適量肌松藥拮抗劑,避免體內二氧化碳過度蓄積。
1.3監(jiān)測指標(1)于麻醉誘導前(T0)、氣管插管即刻(T1)、切皮時(T2)、手術中(T3)及手術結束時(T4)各時間點監(jiān)測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心率(HR)及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等指標。(2)于拔管時(S0)、拔管后5min(S1)、拔管后10min(S2)、拔管后20min(S3)、拔管后30min(S4)采用Ramesay鎮(zhèn)靜評分和躁動評分[2]評估患者拔管后應激反應情況,評分越高說明應激程度越嚴重;(3)拔管時間及清醒時間。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軟件包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進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手術期間血流動力學變化比較2組患者T0時SBP、DBP、HR及SpO2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SF組上述指標變化較F組更加穩(wěn)定,T1~T4SBP、T1、T2HR時2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不同時間點血流動力學變化比較 (s)
表1 2組不同時間點血流動力學變化比較 (s)
注:與T0 比較,①P<0.05;與F組比較,②P<0.05
項目 組別 T0 T1 T2 T3 T4 SBP(mmHg)F組 128.2±6.4 107.3±7.5① 135.7±8.2① 136.5±10.3① 134.5±11.2①SF組 130.3±7.2 119.5±6.7①② 125.1±10.5② 126.3±10.3② 124.5±9.8②DBP(mmHg)F組 83.1±10.5 78.2±8.4① 82.9±6.7 82.5±7.4 82.3±6.5 SF組 82.6±9.7 80.1±5.7 82.1±6.8 82.5±6.8 82.1±6.2 HR(次/min)F組 74±6 66±5① 78±7① 76±5 76±3 SF組 75±7 73±3② 76±5② 76±4 77±5 SpO2(%)F組 96.3±1.1 99.6±0.5① 99.8±0.5① 99.7±0.6① 99.7±0.5①SF組 96.5±0.9 99.7±0.4① 99.7±0.6① 99.8±0.6① 99.6±0.7①
2.2拔管后Ramesay鎮(zhèn)靜評分和躁動評分比較2組患者S0時鎮(zhèn)靜評分和躁動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S1~S4時鎮(zhèn)靜評分和躁動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拔管后不同時間點Ramesay鎮(zhèn)靜評分和躁動評分比較 (s)
表2 2組拔管后不同時間點Ramesay鎮(zhèn)靜評分和躁動評分比較 (s)
注:與F組比較,①P<0.05
項目 組別 S0 S1 S2 S3 S 4鎮(zhèn)靜評分 F組1.2±0.6 3.7±0.7 4.7±1.1 4.8±0.9 4.8±0.8 SF組 0.9±0.4 1.5±0.6① 1.8±0.8① 1.9±0.5① 2.0±0.8①躁動評分 F組 4.0±0.8 2.3±0.6 1.8±0.5 1.5±0.4 1.3±0.3 SF組 4.7±0.9 4.5±0.7① 4.1±0.5① 3.8±0.4① 3.2±0.5①
2.3拔管時間及清醒時間比較F組拔管時間短于SF組,但SF組清醒時間明顯短于F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拔管時間及清醒時間比較 (s,min)
表3 2組患者拔管時間及清醒時間比較 (s,min)
組別 n 45 18.7±3.6 16.8±2.1 SF組 45 23.5±4.1 7.1±1.5 t值拔管時間 清醒時間F組- -3.265 5.184 P值 - 0.026 0.000
全身吸入性麻醉和靜脈復合麻醉是神經外科手術中最常用的麻醉方式。目前,臨床絕大多數(shù)采用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這不僅保證了手術期間患者呼吸道的持續(xù)通暢,還保證了手術的平穩(wěn)進行。良好、平穩(wěn)的麻醉方式是保證神經外科手術成功的重要條件,而麻醉不充分、換氣不充分導致二氧化碳潴留等,是術中發(fā)生顱內高壓的原因[3]。此外,神經外科手術的麻醉還應盡量保持麻醉深度,維持血壓、脈搏、呼吸的平穩(wěn),這樣有助于維持穩(wěn)定生命體征,提高手術效果、降低術中并發(fā)癥的可能性。
本文對兩種常用麻醉藥物在神經外科手術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比較,結果證實,舒芬太尼較芬太尼具有更好的適應性,其對患者循環(huán)系統(tǒng)影響更小,且減輕了術后拔管時的應激反應,縮短了清醒時間,有利于患者術后康復和降低相關并發(fā)癥。舒芬太尼與芬太尼作用機制類似,均為阿片類鎮(zhèn)痛,但前者鎮(zhèn)痛作用更強,其為后者鎮(zhèn)痛效果的5~10倍,作用持續(xù)時間更長(2倍),因此麻醉用藥劑量更?。?]。舒芬太尼的親脂性是芬太尼的2倍,更加容易透過血-腦脊液屏障,且其血漿蛋白結合率遠高于芬太尼,因此具有起效快速、溶解率高等特點,十分適合顱腦手術[5]?,F(xiàn)代藥理學認為,舒芬太尼鎮(zhèn)痛作用最強,且對心血管狀態(tài)影響最小,對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神經外科患者更加適宜,安全性更高[6]。
此外,對神經外科手術麻醉藥物的選擇還應注重其對顱內壓的影響。有報道稱[7],對顱內壓升高患者應用芬太尼單用或與氟哌利多聯(lián)合麻醉不會引起顱內壓顯著改變;但也有人報道,盡管進行了過度通氣,芬太尼仍增加腦外傷患者的顱內壓。有臨床研究稱[8],舒芬太尼可引起腦脊液壓顯著增加而腦灌注壓降低,但其與N2O和異氟烷聯(lián)合用于開顱手術腦松弛更好,這意味著舒芬太尼可能具有腦血管收縮活性。筆者認為這種差異可能與背景麻醉藥和疾病本身有關??傊?,本文證實,在神經外科手術中應用舒芬太尼麻醉效果更佳,且具有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影響小、應激性小、蘇醒快等優(yōu)點,值得推廣應用。
[1]崔曉 .丙泊酚復合全身麻醉在重型顱腦損傷急診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3,40(1):115-116.
[2]符磊,楊崗 .丙泊酚聯(lián)合芬太尼在重型顱腦損傷并腦疝形成患者急癥手術中的麻醉效果[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9(34):88-89.
[3]羅文新,張?zhí)煲?.持續(xù)性胸段硬脊膜外麻醉在治療顱腦外傷性應激性潰瘍中的作用[J].廣東醫(yī)學,2012,33(16):2 454-2 456.
[4]陳祖濤,張瑞權,雷米.芬太尼聯(lián)合舒芬太尼用于顱內腫瘤手術的麻醉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24):53-54.
[5]黃東升,姚益冰 .低濃度羅哌卡因復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鎮(zhèn)痛用于子癇前期患者分娩40例[J].醫(yī)藥導報,2013,32(4):481-482.
[6]馮增光 .舒芬太尼用于小兒心臟直視手術快通道麻醉的臨床應用價值[J].當代醫(yī)學,2013,19(8):9-10.
[7]曹軍濤,王秀巖 .舒芬太尼靶控輸注用于神經外科腫瘤手術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16):65-67.
[8]朱光明,周根榮 .舒芬太尼與芬太尼靜吸復合麻醉應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比較[J].海峽藥學,2013,17(3):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