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林東
【摘 要】高中階段,物理使學生學習的重難點科目,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學生普遍感到物理難學、難懂,花費精力多,效果卻不明顯。那么怎樣才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物理成績,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呢?我在教學實踐中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關鍵詞】高中物理 教學實踐 減負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9.036
高中物理是高中階段一門典型性的理性學科,對學生的抽象和邏輯思維的要求較高。因此,物理也是高中生學習的重難點科目,學生必須通過大量習題的練習才能培養(yǎng)起物理思維模式,找到做題規(guī)律和方法。然而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下,由于受到考試成績的限制,教師多采用大水漫灌式的課堂教學方式,全部將教材理論知識強行灌輸給學生,而不考慮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知識接受能力的差異。從而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吸收不全面。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對物理的學習失去興趣,進而產生厭煩心理,阻礙物理學習的進步和成績的提升。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國家對物理教學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物理教學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人特點,因材施教,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升學生的學興趣,減輕學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負擔,以保證學生能以良好的狀態(tài)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這就要求教師在物理教學活動中,要轉變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減輕學生物理學習上的各種負擔,真正做到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
一、淡化分數(shù),減輕學生精神負擔
眾所周知,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體制中往往凸顯分數(shù)的重要性,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也始終秉承著“高分即是王道”的教學理念,不斷向學生強調考試、分數(shù)的重要性,從而將考試分數(shù)作為衡量學生知識掌握好壞的唯一標準,在教學過程中大考、小考不斷。尤其是在高中階段,學生往往面臨著“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開的發(fā)試卷狀態(tài)。這種密集的考試形式容易對學生的精神造成巨大的壓力,更像是用一把枷鎖鎖住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陷入“唯分是圖”的學習境地,也降低了學生的知識儲備,導致高分低能現(xiàn)象的產生。那么怎樣才能改變這一教學狀態(tài)呢?
首先,教師要從思想上做到逐步淡化分數(shù)的重要性,降低考試成績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不再單純的依靠考試成績來衡量學生的知識學習水平。所謂的淡化分數(shù)并不是指徹底的放棄將考試成績作為對學生學習的衡量標準,而是將理論知識的考試作為其中一個衡量標準,并結合其他方面來對學生的物理學習進行評估。例如,結合學生在實驗課堂上的表現(xiàn)或者是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水平來進行綜合的評估,從而保證教師可以全方位了解學生的物理學習水平,做到科學評估。
其次,教師要淡化學生對考試成績的執(zhí)著追求。在高中階段學生由于受到高考壓力的影響,因而對每次考試成績格外的重視,導致存在過度緊張的心理,造成情緒的劇烈波動,從而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對學生的精神方面造成巨大的壓力。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教會學生以平常心對待每次考試,考試只是對某個階段的知識掌握程度的一種簡單測試,尤其是一些課堂檢測并不能代表學生的真實物理水平,學生要注意每次測試所暴露出的知識掌握方面的問題,而不是將注意力集中在試卷首頁的分數(shù)上。這樣才能逐步減輕學生的精神壓力,放下成績的重擔,從而保證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
二、轉變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物理課堂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掌握物理技能的主戰(zhàn)場,而教學工作的開展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配合才能順利進行。因此,作為一名物理教師,我們要打破“一言堂”的課堂教學模式,努力做到以學生為本,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研究表明,使得課堂氣氛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會挖掘出學生的學習潛力,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力,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要結合每節(jié)課所講授的知識創(chuàng)造出合適的課堂學習氛圍,例如一節(jié)課所涉及的物理公式和定理等基礎知識較多,教師要采用嚴謹?shù)慕虒W模式,營造一個嚴肅,安靜的課堂氛圍,從而提升學生對知識的重視程度。而對于課堂內容涉及物理實驗的教學,教師要營造一個和諧,寬松的氛圍,從而保證學生可以大膽的質疑、討論,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其次,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設置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認知水平的差異性。傳統(tǒng)教學體制中,教師習慣站在教師的角度按照教材要求去設置教學內容,并采用統(tǒng)一的標準去要求學生,忽略了學生知識接受能力的差異,導致學生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最終形成嚴重的兩極分化狀態(tài)。而在新時期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思想,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實行分層次教學,保證不同水平的學生都可以從課堂教學中獲益,從而提升班級學生整體的物理學習效率。
三、避免“題海戰(zhàn)術”,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
同數(shù)學一樣,物理作為一門理性學科,在學習方面存在一定的規(guī)律的方法,學生要通過不斷地利用習題來進行練習才能掌握其中的做題規(guī)律和技巧。因此,教師不僅要在課堂教學中傳授給學生新的知識,更要做好課后督導工作,使學生能將所學知識及時的進行消化、吸收、鞏固,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首先,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yè)方面做到適量。對于物理的學習來說,結合其學科特點,確實需要一定量的練習來進而對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但是對于學生的課后作業(yè)來說,題不在量多而貴在精,尤其是對于高中階段來說,學生所學的科目原本就多,作業(yè)壓力也大,更不可以在一門課的作業(yè)上耗費大量的時間。這就要求教師在對課后作業(yè)內容的選擇方面要有所側重,在充分考慮學生知識接受水平的前提下,進行課后作業(yè)的“分層布置,這樣不但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當天所學知識,而且不占用學生過多的精力,從而達到減輕學生負擔的目的。
其次,教師要教給學生合適的學習方法。我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兩個學生在物理學習方面花費同樣多的時間,學習方法比較科學的那一個成績明顯高于學習方法欠缺的那個。這也體現(xiàn)出高中階段物理學習方法的重要性所在。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的內容教給學生不同的學習方法和規(guī)律,從而保證學生在物理學習方面節(jié)省時間、提升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總之,在素質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減負“已經成為教師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對于高中教育來說,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升學習效率是一項艱巨而迫切的任務,這就需要我們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只要我們秉承著不拋棄、不放棄的理念,轉變教學思想,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就一定能在“減負”嘗試中取得顯著地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