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敏
【摘 要】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全面推進學校素質教育是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9.173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藥?!奔ぐl(fā)學生的興趣就是點燃渴望知識火藥的導火索,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秘方。如教學蘇教版語文第八冊《最佳路徑》導入新課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播放學生熟悉和喜愛的米老鼠、唐老鴨等動畫片斷,創(chuàng)設情境,介紹迪斯尼樂園在世界上的影響,同時結合課文中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插圖來告訴學生,本文敘述的正是孩子們喜愛的迪斯尼樂園的有關故事,借助多媒體優(yōu)化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和諧、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充滿情趣的氣氛中愉快地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方法很多,教師要從學生的立場去考慮教學的方法和手段,選擇學生喜歡的形式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產生最優(yōu)的教學效益。
二、準確定位教學目標,精選教學內容
教師在正確深入解讀文本后,正確定位教學目標尤為重要。課堂教學目標的擬定,是教師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內容,也是規(guī)定或規(guī)范課堂師生行為的指南。設定教學一堂課的教學目標一定要弄清楚一節(jié)課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然后將這一問題具體化,轉換成可以評價的指標,還應當是關照了整篇課文結合課文的重難點后再確定教學目標。如《窗前一株紫丁香》的教學目標若設定為“懂得尊敬老師?!憋@然這樣的目標比較模糊,檢驗的可操作性也不強,若改為“知道老師的辛苦和對學生的疼愛,并能說說自己要怎樣尊敬老師?!边@樣的目標就更為具體,也容易檢驗。閱讀教學提效從精選教學內容做起。教師在教學前應依據教學目標,結合課文特點及思考練習的提示,確定本課語言訓練的內容、瞄準課文的重點、訓練的難點、學生的疑點、語言發(fā)展的生長點、培養(yǎng)的技能點、情趣的激發(fā)點、思維的發(fā)散點、合作的討論點、滲透的育人點、知識的引申點等,然后在此基礎上精選出教學內容。精選出的教學內容一定要正確無誤,體現(xiàn)科學性;要反映目標,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服務;還應富有啟發(fā)性或實際教育意義及培養(yǎng)價值。因此,準確定位教學目標,精選教學內容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基礎。
三、根據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方法
孫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這對我們應該有很大的啟發(fā)。作為一名教師,其教學對象是學生,是活生生的個體,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獲得最大程度的提高。
1.根據教材內容,選擇教學方法。
教學內容決定著教學方法,如果沒有了教材內容,也就無所謂教學方法可言了。教學必須根據教材的具體內容特點,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不同體裁如記敘文的教學、說明文的教學、詩歌的教學方法各不同。即使同一體裁,如寫人為主和敘事為主的記敘文,教學方法也會有不同。像說明文的教學就不宜過多運用朗讀法,詩歌的教學就不宜過多運用講授法。教學方法選擇一定要從教學內容出發(fā),要避免那些花架子,千萬不要用教學方法的展示沖淡了課文內容的學習。
2.了解學生實際,設計教學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任何教學方法要適應學生的基礎條件和個性特征,要學生歡迎和接受。有的內容,學生已經有了大量的感性認識,教師就不必再使用直觀教具進行演示,只需聯(lián)系一下學生生活實際即可。反之,對于學生來說缺乏感性認識的課文,就不能只靠抽象講授,而要盡量采用直觀的方法形象地進行教學。
3.權衡自身特點,確定教學方法。
在選擇教學方法時教師還要注意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尋找自己的個性特色,把握自身的客觀實際情況,揚長避短。由此可見,精心設計教學方法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敖虩o定法,貴在得法?!辈还懿捎檬裁捶椒ǎx擇有效的教學方法才是最為重要的。
四、課堂評價的有效運用
新課程標準指出:“對語文學習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要關注學生語文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語文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和態(tài)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p>
評價首先要以鼓勵、鞭策為主,關注學生的態(tài)度,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發(fā)展變化。如教學《四季》一課,學生讀完課文后,教師問學生:“你們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一個小男孩站起來說:“老師,我喜歡夏天,因為夏天我可以到河里去游泳?!苯處熉犃艘院鬂M意地說:“你真是個聰明的孩子,不但說出了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還告訴了大家你喜歡的原因,讓我們聽得更明白了?!边@樣的評價著眼于學生,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暗示、點撥,引領學生學習,使學生得到心理上的滿足,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其次,應將多種評價方式結合起來,從教師這個角度來講,可以用熱情的語言進行贊美、激勵,也可以用眼神進行鼓勵,還可以用動作(如鼓掌)表示贊賞。除了教師的直接評價外,還應充分調動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同學、學習小組間的相互評價。如藍老師在教學《山中訪友》時,就將多種評價方式結合起來,激活了課堂氛圍,提高了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除此,在上課時教師也注意充分引導學生進行相互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往往是單向的、片面的。而學生間的相互評價許多時候是多向的、全面的。這種相互評價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使更多的學生有了發(fā)言的機會。相互評價是學生學習語文獲得不斷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例如,復習課中我們應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并在活動中充分發(fā)言、交流。學生在自我評價中自我肯定,自我反思,在相互的質疑評價中,暴露各自的不同思考和存在的不同問題,引發(fā)辨析、矯正。當然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也不能放任自流,要充分地發(fā)揮教師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作用。使學生在反復的交流評價中,不斷引發(fā)學生的反思行為,更新學生的思維方式,達到促進學生發(fā)展的目的。同時,在這平等交流中,使學生感受到自主的尊嚴,感受到獨特存在的價值,感受到心靈成長的愉快,這對他們今后的進一步學習和發(fā)展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總之,閱讀課堂教學是一個諸因素構成的動態(tài)系統(tǒng),教師只有不斷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素養(yǎng),不斷地在教學實踐中探究摸索,才能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讓閱讀教學的課堂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