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剛
【摘 要】學生面對高中地理的學習,要學會用全面的眼光去看待,用端正的態(tài)度去對待,用奮斗的精神去拼搏。因為高中地理不僅要求學生有各個學科的基本素養(yǎng),還要求學生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要求學生能將所學知識獨立的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然而,在現(xiàn)階段的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方面的不足,因此我們應不斷的改進現(xiàn)階段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的不足。
【關鍵詞】高中地理 教師 學生 教學現(xiàn)狀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9.054
眾所周知,高中階段的地理是令文科生很頭疼、傷腦筋的一門學科。地理因其知識量大、知識面廣、知識難度系數(shù)高、抽象性強等特點,讓大量的高中學生學起來很是吃力和困難。但是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學習,無論是對處于高中時期的學生階段,還是畢業(yè)后的社會階段,都是受益匪淺的。學生通過地理知識的不斷積累和理解,能獨立的分辨各類地理標識;解釋各種自然現(xiàn)象;了解不同地區(qū)的氣候狀況、風土人情、資源分布等等。這些知識的儲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地理成績,還能在日積月累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讓學生的知識層面不斷豐富并最終成為質(zhì)的飛躍。因此,高中階段的地理知識的學習,對學生至關重要,本文將主要從“現(xiàn)階段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和“針對上述問題提出的改進措施”等兩個方面進行探析。
一、現(xiàn)階段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如果在教學過程中能不斷的跟上時代的節(jié)奏,響應新課標的號召,通過一系列的改進措施來不斷改變現(xiàn)階段的教學模式。那么,地理課堂定會煥然一新,學生在開展地理學科的學習過程中也更富有熱情和積極性。因此,教師應不斷完善現(xiàn)階段自身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以更好的狀態(tài)適應新時期的地理教學模式。
第一,教師自身缺乏激情和活力。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體制下的高中,是一個精神高度緊張、日程安排緊湊、時間永遠都不夠用的時期。高中地理教師處在這樣的一個高壓環(huán)境下,自身的情緒也被不斷的壓抑了,教師的精神學生生一樣高度緊張。由于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正處在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這使得教師自身的水平不能有效的發(fā)揮出來。導致課堂氛圍不夠活躍,學生聽課不夠?qū)P牡葼顩r層出不窮。而且傳統(tǒng)應試教育體制下的教師不擅長運用自身豐富的語調(diào)、多變的肢體語言、鼓勵的眼神等來激勵學生、活躍課堂氛圍等。學生在對地理學科進行展開學習的過程中,自然不能做到全身心的投入。因此,教師應不斷的改進自身的教學模式,改變自身的教學狀態(tài),讓自身在授課過程中激情澎湃。教師要學會用熱情去感染學生,并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能積極、主動的開展地理學習活動。
第二,教師和學生缺少交流和溝通,只關注知識點的講解和傳授。一方面,大量的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向?qū)W生講授地理教科書上的知識點,教師認為高中地理教學的首要任務便是讓學生掌握教科書上的知識點。因此教師在課堂上不斷的講述自己本節(jié)課安排的內(nèi)容,而且教師如果完成了此節(jié)課所計劃的教學任務,教師還會不停地向?qū)W生講授下次課的知識內(nèi)容。他們不會停下來觀察學生的狀況、不會與學生展開過多的、頻繁的交流和溝通、不會詢問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因此導致學生整節(jié)地理課都處于不停地翻書、抄筆記的過程中,學生在高速度、高強度的學習過程中缺乏、喪失了自主獨立思考的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也不能得到培養(yǎng)。因而教師這樣的教學方法根本不適合高中學生的學習模式,不適合新時期的地理教學模式。正也是由于這種不恰當?shù)牡乩斫虒W模式,導致學生日漸不愛上地理課,不愛聽地理教師的講解;學生的聽課習慣、學習習慣不斷變差,影響到其他學科課程學習的開展。另一方面,初中地理教師不重視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教師無論是在課內(nèi)還是在課外,對于和學生展開學習的交流和談話這個環(huán)節(jié),意識都比較薄弱。教師關心的是教學內(nèi)容的多少、教學進度的快慢、教學質(zhì)量的好壞等。殊不知,教師如果忽略了和學生進行面對面、心與心展開交流和溝通的環(huán)節(jié),教學質(zhì)量是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的。教師如果不及時的與學生展開交流和溝通,那么教師根本不知道學生到底學懂、學會多少東西;一旦不知道學生的薄弱知識點和熟悉知識點,教師就不能具體的針對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展開教學活動,會浪費大量的教學時間,教學質(zhì)量自然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教師的不善交流,將使得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致不高,師生間感情交薄弱。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就不能做一個好教師,不能做一個了解學生、理解學生的好教師。因此,教師要學會不斷加強和學生間的交流和互動,在不斷的談話中了解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了解學生的學習薄弱環(huán)節(jié),增強師生間的感情。
二、針對上述問題提出的改進措施
教師要反思自身在以往教學模式中的不足之處,多與其他地理教師進行交流溝通,相互間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首先,教師要在授課過程中充滿激情和活力。教師要端正自身的教學態(tài)度,通過一系列的有效措施調(diào)節(jié)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緩解自身的心理壓力,讓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有一個良好的教學心態(tài)。另外,教師要學會用激情洋溢的聲音和熱情溫暖的笑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自己更具有親和力,從而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還有,教師要學會用豐富的肢體語言,簡單的手勢等來幫助學生進行地理知識的理解,并學會運用一切吸引學生目光和注意力的教學資源來活躍課堂氛圍。總之,教師要學會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讓學生在一個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展開地理知識的學習。
其次,教師要在注重知識點的同時,重視和學生展開交流和溝通。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教師如果只一味的傳授給學生地理知識點,而不給學生講述課外豐富多彩的地理知識,那么學生很容易便對地理的學習喪失興趣。因此,教師重視知識點傳授的同時,也要同時注重課外知識的講授,讓學生多領略課外的地理風光;讓學生的眼界不斷開闊;讓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不斷的得到升華。教師還要對和學生展開交流這個問題引起高度的重視。教師如果和學生展開了交流和溝通,那么教師就能了解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學習困惑之處等。從而教師便能針對具體的學生展開具體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的學習困惑得到解答。這樣不僅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提高了教學效率,還使得師生間的感情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學生熱愛地理教師,自然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地理學科的學習過程當中。因此,教師應不斷反思自身在以往教學過程中的不足,讓自己做得更好,讓學生更愛上地理課。
總之,現(xiàn)階段的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許許多多的不足之處,地理教師應不斷的探索發(fā)現(xiàn),積極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以便不斷的優(yōu)化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