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曄
摘要:從輔導員與學生的師生關系現(xiàn)狀出發(fā),分析兩者間產(chǎn)生“不和諧”現(xiàn)象的現(xiàn)實原因,并基于此分別從輔導員、學生、學校、社會、家庭多個角度,提出構建輔導員與學生和諧師生關系的有效途徑,進而從營造大學人文環(huán)境,改進高校校風、教風、學風,打造活力校園的角度出發(fā),論述構建輔導員與學生的和諧師生關系對建設和諧大學校園的重要意義。關鍵詞:輔導員;師生關系;和諧校園中圖分類號:G645.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4)10-0035-04
師生關系是教育活動中最基本、最重要,同時也是最活躍的人際關系系統(tǒng)[1]。他們之間的關系如何,直接影響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雙方對教學活動的參與熱情,從而產(chǎn)生不同的教學活動情境,進而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輔導員作為“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因此,他們不但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是對學生進行日常管理的行政工作人員,也是聯(lián)系學生和專業(yè)任課教師、各職能部門的紐帶。從大多數(shù)高校的工作開展情況來看,輔導員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群體,他們能有效協(xié)調(diào)學生和其他兩類教師的關系??梢姡o導員與學生的師生關系是高校師生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關鍵所在。一、輔導員與學生的師生關系現(xiàn)狀及其原因分析 1輔導員角色定位與學生對輔導員角色期待之間的矛盾
有些輔導員將自己定位于一個咨詢員、管理員、服務員的角色,而非一個教育者的角色。因此,十分注重維護自己的權威地位,希望能夠“鎮(zhèn)得住”學生。因此,在平時注意與學生保持一定的距離,常以一個“傳教士”或“大家長”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給學生一種“被訓斥”的敬畏感,甚至引發(fā)他們對輔導員有一種疏離感和排斥感。還有些輔導員為與學生打成一片,以方便各項工作的開展,一團和氣,不講原則,反而降低了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還有些輔導員在學生需要幫助時敷衍了事,面對學生的一些咨詢一問三不知。這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學生與輔導員進行溝通和交流的積極性,也大大增加了兩者間產(chǎn)生不和諧的可能性。
其實對于學生而言,他們都希望輔導員能對工作認真負責,有一定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較高的道德水平,能夠與他們進行平等友好的交流,能夠關心他們的思想、生活和學習,能夠在遇到困難時為他們提供適時的幫助,能真正成為他們學習、生活上的良師益友,人生道路上的導航員。當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對輔導員的角色期待得不到滿足時,便會對輔導員個人及其工作產(chǎn)生抵觸情緒。 2輔導員能力素質缺陷與學生全面發(fā)展需要之間的矛盾
首先,一些輔導員在專業(yè)學術領域的弱勢地位降低了學生對其教師身份的認同感,使兩者關系趨于緊張。目前從輔導員隊伍的構成來看,雖然從事輔導員工作的教師都是經(jīng)過嚴格的選拔聘用的,一般都是思想政治素質高、具有學生工作經(jīng)驗和本科以上學歷的優(yōu)秀人才,但大多在學生所學的專業(yè)知識領域沒有很深的造詣,因此,無法為學生在專業(yè)學習方面解惑釋疑,沒有體現(xiàn)出讓學生信服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這直接影響了輔導員對學生專業(yè)學習教育的影響力。同時,部分學生因此而對輔導員表現(xiàn)出來的不尊重態(tài)度,大大影響了輔導員的工作熱情,從而使師生關系趨向緊張。
其次,一些輔導員不具備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的專業(yè)素養(yǎng),影響了兩者和諧關系的構建。有些輔導員沒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等專業(yè)的學習,對工作大多采取感性的方法。如有些輔導員在學生遇到思想困惑時無法給予有效的疏導;有些在學生之間出現(xiàn)矛盾時不能提供合情合理的解決方案;有些當學生遇到突發(fā)事件時,不能及時妥善地處理問題;有些在學生犯錯誤時無法進行技巧性的說服教育工作等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感到失望,從而減少了與輔導員的交流,從輔導員那兒尋求幫助的交往需要。此外,一些輔導員在工作中表現(xiàn)出來的個人修養(yǎng)不足、道德水準不高等直接影響了他們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 3單一滯后的教育管理模式與多樣的學生個性化需要之間的矛盾
第一,傳統(tǒng)教育管理理念與自由、平等、民主意識的沖突。中國教育受“師長有尊”“天地君親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等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長期以來學校和教師、教師和學生都受限于由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模式中。但是現(xiàn)代大學的重要人文精神之一便是崇尚自由、平等、民主,這些理念貫穿于大學各個學科的知識體系中,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對民主、平等、自由精神的追求。于是,教育管理者,如輔導員,一方面給學生灌輸自立自強、民主參政(積極參與學校教學、管理等各方面的事務,體現(xiàn)主人翁精神)、公平正義、彰顯個性等思想;另一方面,期望被置于權威的地位,得到學生絕對的尊重和服從。因此,當教育目標無法實現(xiàn)或權威受到挑戰(zhàn)時,必然會產(chǎn)生“恨鐵不成鋼”的失落感。而學生則一方面要求教育者在學識、品德上臻善至美,要求管理者給予其絕對合理、開放、公平的服務管理體系;另一方面則以一種呆板的思維模式看待現(xiàn)代教育和管理,把規(guī)章制度等設定為教育管理者絕對權威的體現(xiàn)。一旦教育管理者出現(xiàn)“紕漏”,學生便會“憤憤不平”,覺得自己權益受到了莫大的侵害而無力反抗。這樣,角色的自我矛盾直接造成了兩者間的矛盾。
第二,日益精細的職能部門分工與一成不變的輔導員聯(lián)系制度,使輔導員身兼多職,工作應接不暇。隨著高校管理規(guī)范化程度的提高,各職能部門的分工日益精細。在大部分高校,名義上輔導員受雙重領導(校學工部和院系黨委),但由于受行政領導體制的限制,他們其實也必須成為各職能部門與學生溝通的橋梁。教務部門、物業(yè)管理部門、就業(yè)指導中心、心理咨詢中心等工作的開展,又必須由輔導員去具體操作實施。因此,當這些部門與學生發(fā)生一些管理和教育上的矛盾時,學生首先會把矛頭指向輔導員。少數(shù)輔導員則由此產(chǎn)生由“委屈”到“抱怨”,再到“少聞少問”乃至“不聞不問”的不良情緒。這種情緒加劇了學生與輔導員間的不諒解和不理解。
第三,學生數(shù)量的急劇增多使輔導員工作難度大大增加。當前,從社會到學校,從家長到學生本人,都希望能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獨特的全面發(fā)展的人才。但是,個性化的發(fā)展需要個性化的指導。輔導員作為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指導者之一,義不容辭地承擔著這樣的育人責任。雖然大部分輔導員都殫精竭慮地想做好這項工作,但是學生數(shù)量的增多,往往使他們力不從心。
可見,輔導員自身的角色沖突、師生間的需要矛盾和一些體制上的欠缺,造成了當前部分輔導員與學生間師生關系不和諧的客觀事實。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和諧校園的建設和發(fā)展。二、促進輔導員與學生師生關系的有效途徑
1明確角色定位,形成互相諒解、互相支持的人際氛圍
首先,學校相關領導部門要對輔導員進行明確的定位。既要明確輔導員的教師地位,又要明確他們的崗位職責,并制定相應的考評獎懲機制。這樣才能從制度上保證無論是專職輔導員還是兼職輔導員,都能認真對待自己的輔導員工作,并形成職業(yè)責任感和歸屬感,從源頭上解決輔導員對自己進行不同角色定位而產(chǎn)生的“過硬”(過分強調(diào)權威地位)、“過軟”(過分迎合學生,缺少原則)和“應付”(把輔導員工作作為副業(yè))的現(xiàn)象,以及由此帶來的種種師生矛盾。
其次,輔導員要對自己進行明確的定位。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到輔導員工作的重要性,樹立起職業(yè)自豪感和責任感;另一方面要客觀評價自己的職業(yè)素質和能力高低,并根據(jù)工作需要,不斷學習充實自己,揚長避短,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塑造良好的教師形象。總之,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隨心所欲”地對待學生、對待輔導員工作;要積極探索能為學生接受并行之有效的輔導員工作方法和教育方式,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接受學生的缺點,秉承教育人、塑造人的職業(yè)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對輔導員產(chǎn)生認同感,為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打下基礎。
第三,學生要對輔導員進行正確的定位。輔導員不但從事著許多瑣碎繁雜的事務性工作,而且他們同樣承擔著“育人”的主要職責。要看到輔導員在工作中的努力付出,尊重他們的勞動和教師地位。同時,要對輔導員抱有寬容、感激之心。這種感激之心體現(xiàn)在對輔導員工作的支持和理解上,也體現(xiàn)在師生雙方平等坦誠的交流和溝通上。
2加強專業(yè)培訓,營造愛崗敬業(yè)、互信互愛的教學情境
第一,學校應為輔導員的學術發(fā)展提供平臺,提升輔導員的學術地位。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大學生對他們地位的認同感。因此,作為學校管理部門,在選配輔導員時,應該考慮到高校的特殊情況,對不同專業(yè)的輔導員要有不同的專業(yè)安排。如聘請具有與學生所學專業(yè)相關的專業(yè)背景的畢業(yè)生或教師擔任輔導員工作,并且為他們提供一定的進修和科研機會,使他們在與學生進行學術交流時有話題可談,并且能對學生的學習真正起到輔導作用,增強學生對輔導員的敬重和愛戴感。換而言之,如果輔導員所學專業(yè)與學生所學專業(yè)不一致的話,也應該為他們提供在相關領域進行研究和發(fā)展的機會。
第二,輔導員管理部門應為輔導員提供相關的職業(yè)技能培訓,提高輔導員的工作能力。一方面,要把新上崗輔導員的培訓工作落到實處,嚴禁走過場。新上崗輔導員的培訓不應該是一個簡單的經(jīng)驗交流會,而應該是一個系列的具體工作指導。另一方面,要把輔導員職業(yè)培訓工作落到實處,嚴禁流于形式。輔導員職業(yè)培訓不能成為“擇優(yōu)培訓”的代名詞,也不應該成為“考評”后的懲罰措施。真正的輔導員培訓應該是一個開放的系統(tǒng)。管理部門可以根據(jù)本校輔導員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專題培訓;或者讓輔導員根據(jù)自己的工作和個人發(fā)展需要進行自由選擇,參加有針對性的培訓,從而激發(fā)他們提高自身職業(yè)能力和素質的內(nèi)在需求和積極性。
總之,對輔導員加強各種專業(yè)培訓,有利于營造輔導員愛崗敬業(yè)、師生互信互愛的教學情境,從而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
3完善管理體制,創(chuàng)造溝通順暢、愉悅有序的校園環(huán)境
第一,建立“以學生為本”的管理機制。學校上下應真正樹立“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理念,各職能部門、行政部門和領導部門應當明確,其自身所承擔的對學生的服務、教育、管理職能不比輔導員少,只是各自分工不同。所有高校教育管理者應該在職責范圍內(nèi)對學生進行耐心、細致、有效的指導、管理、服務和教育,培養(yǎng)學生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如:學生曠課,專業(yè)課教師應承擔起監(jiān)督、教育和引導的責任;學生違反物業(yè)管理規(guī)定,物業(yè)管理部門應該承擔起對學生進行處罰和教育的責任;如果學生生病求助于校醫(yī)院,則校醫(yī)院就應該承擔起及時診治和給予關心撫慰的責任。
第二,加強制度建設,搭建公平、公正、公開的溝通平臺。其一,制定師生交往制度,營造全方位、全覆蓋的溝通氛圍。一方面,學校可以制定相關規(guī)定,明確輔導員與學生間的溝通時間、方式和具體要求,在校風建設中倡導師生間積極主動的交往,以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圍和溝通機制。另一方面,也可以制定一些管理制度,要求輔導員以外的其他教育管理工作者也要通過公布個人聯(lián)系方式,“下寢室”“談心”“座談”等途徑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溝通,促進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從而減少學生與輔導員間不必要的誤解和矛盾。其二,構建現(xiàn)代化溝通平臺,并使之制度化,以暢通溝通渠道。各職能部門和院系可以通過設立網(wǎng)上公共服務信箱或相關論壇,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向學校領導、各職能部門和院系咨詢各種與學生密切相關的問題,并共同探討解決方案;還可以由輔導員和相關專業(yè)課教師分別開設個人博客,并向所有學生發(fā)出誠摯邀請,共同探討學術、生活、思想、工作等各方面的問題,增進彼此的了解。這種現(xiàn)代化的、開放式的溝通交流方式,一來符合青年大學生的交往喜好,二來打破了傳統(tǒng)的容易陷入尷尬交流境地的面談方式,同時也使廣大學生感到“只要我愿意,就可以說話、就可以溝通”的受尊重感。這樣既可以彌補輔導員在個別輔導過程中專業(yè)知識匱乏的不足和工作強度大的缺陷,還可以使學生真正受到最及時有效的引導和幫助。在和諧輔導員與學生間師生關系的同時,和諧了全體教職員工與學生的關系,進而促進了整個校園的和諧發(fā)展。
4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形成資源信息共享、優(yōu)勢互補的良好環(huán)境
現(xiàn)代教育理論倡導建立民主型、友愛型、對話型、期待型、合作型的師生關系。從對這五種新型師生關系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它們都強調(diào)師生之間的合作關系[2]。因此,作為輔導員,首先要摒棄“高高在上”“唯我獨尊”的師者形象,要與學生建立起朋友般的情誼。同時,要對學生抱有無止境的美好期待,希望他們有美好的未來,并對這一點的實現(xiàn)表現(xiàn)出毫不懷疑的態(tài)度,這會幫助師生為了共同的目標而不懈努力,并在此過程中加深師生情誼。另外,要善于傾聽學生的煩惱,關心學生的思想、生活、學習等一切變化,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與教師進行對話并表示友好的意愿。當然,作為一名輔導員,應該具備深厚的思想政治理論和心理學、教育學知識,還要有豐富的社會經(jīng)驗和扎實的專業(yè)學術功底——不僅能組織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yǎng)起獨立的精神、對自己負責的精神和自強自立、平等自由的精神,還能夠帶領他們在某些學術領域進行深入的學習和研究,讓他們學會多角度、多學科地觀察、分析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師生的交流內(nèi)容充實、氛圍融洽、效果顯著。
5建立家庭聯(lián)系制度,確保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整合
家庭對于思想還不成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不穩(wěn)定的大學生來說,其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如果能協(xié)調(diào)好家庭與學校的關系,那師生關系的和諧度也會隨之增加。在現(xiàn)實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教師因為不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或實際情況,而忽略了對學生的關注,最終導致師生關系淡漠甚至更大的悲劇。筆者認為,應該恢復傳統(tǒng)的家訪制和家長會制度。輔導員作為學生日常事務的管理者和人生發(fā)展的引導者,應該是實行家訪和開家長會的主要執(zhí)行者。鑒于高校學生一般來自五湖四海的特殊性,家訪可以通過電話、電郵和書信的方式進行,而家長會則可以在每學年入學時進行。輔導員應該定期將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情況告知家長,家長也應該主動及時地把學生在校外的表現(xiàn)或可能不為學校所知的思想、生活狀況告知學校。只有雙方互相溝通,才能讓教師真實全面地了解學生的發(fā)展動態(tài),對學生給予更為切實有效的指導和幫助,讓學生在學校感到一種如家一般的被呵護感和安全感,從而增進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增強教師對學生的責任感。
三、輔導員與學生間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對營造和諧校園的重要意義1是營造“民主、平等”的人文氛圍的需要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當代大學生思維活躍,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強,自我意識也很強,因此對民主和自由的訴求也比一般的人要強烈得多,很容易受不同思潮和觀念的影響。如果師生關系良好,教師能對大學生的這種自身訴求和外來影響引導得當,會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民主政治意識;而關系不佳或引導失當,則很有可能會導致學生思想偏激,不利于校園乃至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可見,建立師生間平等對話、民主友愛的關系,會幫助營造一種民主平等的人文氛圍,幫助大學生確立正確的民主觀和平等觀[3]。
2是加強高校教風、學風建設的需要
良好的師生關系具有教化和激勵功能。如果師生關系好,對學生而言,自然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其他附屬動機;對教師而言,則會促使他們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以回報學生對他們的信任、尊重和愛戴,并為繼續(xù)保持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而努力工作。高校輔導員承擔著教育和管理的雙重職責。可以說,高校輔導員是否能與大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將直接關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敗,間接影響高校教育質量的高低。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學生自愿服從輔導員的教育和管理,對輔導員提出的批評或意見會認真考慮并虛心接受,從而為良好教風和學風的形成創(chuàng)造條件。
3是激發(fā)師生創(chuàng)造力,打造活力校園的需要
良好的師生關系具有創(chuàng)造功能。對教師而言,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督促他們在追求教學質量的同時,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研究方法。對于學生而言,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當代大學生民主意識和成功意識強烈,他們希望有一個暢所欲言、平等交流的環(huán)境,能夠與他人平等地談論問題、民主的解決問題。而良好的師生關系就能滿足學生的這種需要,從而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的思維更加敏捷、想象力更加豐富,從而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傊o導員與學生的良好關系,有助于促進輔導員對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職業(yè)素質和工作能力不斷得到提升,使工作具有創(chuàng)造性;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而兩者創(chuàng)造力的提高必然會進一步激發(fā)校園活力。注:本文曾獲華東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年會一等獎。
參考文獻:
[1]閔容,羅嘉文.師生關系研究綜述[J].教學研究,2006,(1):26.
[2]李瑛.高校導師制中師生關系的新趨向[J].中國林業(yè)教育,2004,(4):42-43.
[3]楊川林,步德勝,鄭棟.淺析“和諧師生關系”的功能[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6,(8).
Build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JZ]and Students and Create a Harmonious College Campus
SHEN Ye
(Colleg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Abstract: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pres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unselor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analyses the reasons for the disharmony phenomenon between the two. Then from aspects of the counselor, the student, the school, society and the family,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effective measures of building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unselor and students. To create a humanistic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campus atmosphere, teaching style and leaning atmosphere and create a dynamic campu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value of the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unselor and student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and dynamic campus.Key words:counselor;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harmonious camp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