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華
摘 要:我國新課程結構中的亮點之一就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置。該文以職業(yè)教育的教育目的為出發(fā)點,結合當前職業(yè)教育中學生的特點,淺析在職業(yè)教育背景下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保障和實施步驟,以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職業(yè)教育背景下的有效開展,以及職業(yè)教育課程改革目標的實現(xiàn)。
關鍵詞:職業(yè)教育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保障 實施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5(c)-0120-01
1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涵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選題范圍非常寬泛,可以選定某一領域為主題、課程內容設計要圍繞著學生實踐經驗的獲得,并可進一步把全部的社會生活納入到課程活動中來,課程活動的主要過程是在學生親歷親為的實踐活動中展開的,使整個的教學活動方式得以轉換、學生能夠進行自主體驗、積極參與,這也成為課程的主要活動方式。此課程是以學生獲取豐富的直接經驗,提高其動手、動腦能力并從中體味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為主要目的。這與職業(yè)教育要培養(yǎng)擁有高技能水平的勞動者的目的相契合。職業(yè)教育相比普通教育更加強調課程設置的實用性,以及在課程的安排上更加突出其實踐性,在職業(yè)教育中推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其現(xiàn)實意義。
2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應用保障
在職業(yè)教育背景下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符合職業(yè)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以及當代職業(yè)學校學生的特點.為了順利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鞏固課程教學效果,還需要學校進一步完善相應機制。
(1)學校應完善校本研究和培訓機制,提高教師的課程理論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不是某一個階段、某些人的事情,而是一項長期的工程,要以制度的形式確定下來,并有相應的制度保障其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要依靠教師,而教師對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駕馭能力又關乎課程實施的成效。為此,學校應該首先從思想上、行動上足夠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工作,并倚重于教師的各種培訓,加強教師關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設計、實施等方面的培訓,使得教師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時能夠游刃有余。其次,學??蓮男M馄刚埾嚓P方面的專家、能手親自到校對教師進行具體的操作指導,幫助教師設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方案,引導教師因地制宜地對各種校內外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fā)和利用,并著重引導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并對其進行分析、解決。
(2)建立和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和評價體系,以保證課程實施的順利開展
學校要建立和完善各項相關的管理制度和評價體系,才能有力地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能夠實現(xiàn)預期的目標。首先要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備課,并對上課效果進行互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對教師的各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對于其它方式的教學,其更需要集體智慧的結晶,而教師們經常進行集體的教研活動,能夠幫助教師迅速提高于他們的課程實施能力,并且,通過此類集體活動,還可進一步優(yōu)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效果。其次,進一步完善教師進行課程實施的合作制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需要教師們的集體智慧。借助教師團隊的力量,有助于更好地開發(fā)學生喜聞樂見的、符合教師及學校實際情況的活動課題,可以對各種資源加以綜合利用和優(yōu)化組合,并鼓勵教師發(fā)揮個人的特長,進行分工合作,以更有效地指導學生。再次,建立課程實施的評價制度,明確評價的目的,制定相關評價標準,規(guī)范評價行為,發(fā)揮評價的導向作用、激勵作用和調控作用,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呈現(xiàn)良性循環(huán)。此外,還要完善課程實施的激勵制度,使得教師能夠人盡其責,從而更好地鞏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效果,并進而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huán)。
3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所采用的這種新穎的課堂教學形式,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符合學生的興趣特點,在這種課程中能夠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動手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更利于教學目標以及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它的具體實施步驟有:
(1)確定主題
主題的確定關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成敗,是進行課程設計的重中之重。除了要符合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目標以及設計原則外,還要考慮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我們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以及自我都可以作為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來源。題材選取范圍十分廣泛,凡是適合學生進行體驗、進行探究的,都能夠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其次,倡導學生自主選擇活動主題。在確定活動主題時要強調學生周圍最熟悉的生活,并找出他們的興趣點所在。
(2)活動組織、展開
教師要做好課前的動員工作,并負責主題活動的組織,安排好活動的時間和活動的范圍、進行相應的布置,并提供相關的資料與工具,引導學生自主制訂活動的計劃。學生自主制訂的活動計劃要囊括以下內容:此次活動的內容、活動開展的方式、采用何種形式,乃至活動的進程以及進行活動的方法等。而在活動的具體實施階段,大多數(shù)活動又要以學生自主的實踐為主,具體來說,也可以采用一人、兩人、小組、班級活動等形式展開。而教師只能以參與者的身份出現(xiàn)在活動中,且只有在學生迫切需要時才能給予輔助性的指導。
(3)評價、拓展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要采用發(fā)展性評價,既有學生的自我評價,也有其它多種評價方式,其關注的重點在于學生的的感受、體驗,展示、表達、討論與評價,以及學生在整個學期乃至整個學年甚至整個職業(yè)學校的生涯所展示出來的成長過程。之所以要進行評價,是為了探索最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學習方式、助力于學生的發(fā)展,因此,要倡導形成性評價,多采用賞識的、寬容的、理解的和發(fā)展性評價。在一個主題活動結束后,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探究能力都會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學生會從主題活動所研究的問題而得到啟發(fā),從而產生新的、更深、更廣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鼓勵、支持,并引導他們繼續(xù)探究。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相關專業(yè)的建設都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對其研究是一個需要長期實踐、探索、總結、發(fā)展、完善的過程,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將會成為一個完整的課程體系應用于職業(yè)教育中。
參考文獻
[1] 郭元祥,伍香平.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2] 張傳燧.綜合實踐活動:基本理念及其具體實施[J].教育教學研究,2002(1).
[3] 戴云.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管理初探[J].無錫教育學院學報,2003(9).
[4] 林冬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問題與對策[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5(8).
[5] 魯曉千.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主題設計的認識與探索[J].中小學教材教學,200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