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波
[摘要] 目的 探討康復護理在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將80例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兒均接受相同的治療,對照組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著重實施康復護理,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癥狀及體征恢復時間、治療后傷殘情況。結果 (1)經(jīng)護理,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為87.50%(35/40),對照組為67.50%(27/4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對照組驚厥、意識障礙、顱神經(jīng)障礙及肢體障礙恢復時間[(5.41±1.28)d、(4.82±1.56)d、(15.02±3.29)d及(16.35±3.38)d]均顯著高于觀察組[(1.87±0.54)d、(1.32±0.37)d、(9.38±2.01)d及(10.56±2.11)d],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觀察組患兒治療1年后語言障礙、智力障礙、肢體障礙及行為異常發(fā)生率(5.00%、7.50%、10.00%及12.50%)均顯著低于對照組(15.00%、17.50%、20.00%及27.50%),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康復護理在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更為顯著,治療后患兒傷殘率低,應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康復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7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29-0066-03
Evaluation of rehabilitation care applications in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in viral encephalitis
LIU Yubo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Victory Petroleum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Health Care of Women and Children, Dongying 25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care applications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viral encephalitis nursing. Methods Eighty cases of children with severe viral encephalit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ere treated with same treatment, and then were given routine care and rehabilitation care. Clinical efficacy, symptoms and signs of recovery time and disability were compare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1) After nursing,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87.50% (35/40), the control group was 67.50% (27/40),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2)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vulsions, unconsciousness, cranial nerve disorders and physical disorders recovery time [(5.41±1.28) d, (4.82±1.56) d, (15.02±3.29) d and (16.35±3.38) 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87± 0.54) d, (1.32±0.37) d, (9.38±2.01) d and (10.56±2.11) 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3)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1 year of treatment in children with language disorders, mental retardation, physical disabilities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incidence of 5.00%, 7.50%, 10.00% and 12.50%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15.00%, 17.50%, 20.00% and 27.50%),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Rehabilitation care application results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viral encephalitis care more significant after treatment, with lower disabiliti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endprint
[Key words] Children with severe viral encephalitis; Rehabilitation care; Application results
病毒性腦炎屬于一種較為常見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多種病毒侵犯腦實質而引發(fā)的顱內急性炎癥[1],臨床表現(xiàn)主要包括高熱、精神障礙、意識模糊、關節(jié)及運動障礙等[2]。該病發(fā)病特點為:起病急促,多發(fā)生于嬰幼兒人群,且為重型病毒性腦炎[3]。目前,該病在臨床上尚未見特效的抗病毒藥物,多數(shù)以對癥治療與支持療法為主。重癥病毒性腦炎病程一般較短,大部分可完全恢復,且大部分后遺癥可經(jīng)對癥治療得到恢復,然而仍然有少數(shù)病情較為嚴重的患兒由于腦組織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對患兒的生存質量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4]。所以,應該加強治療,使其最大程度地恢復至正常水平。本研究在對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進行治療的同時,向其提供了科學的康復護理干預,獲得了較為滿意的臨床效果?,F(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入組對象為2009年8月~2012年8月入住我院的80例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將其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齡2~10歲,平均(6.40±1.28)歲;所有患兒均經(jīng)腰穿、頭顱CT檢查、腦電圖確診;按照腦電圖的具體表現(xiàn),其中輕度異常22例,中度異常30例,重度異常28例。由患兒頭顱CT的實際表現(xiàn),將本組患兒分為腦干腦炎型31例,彌漫型腦炎27例,假腫瘤型22例。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腦電圖異常狀及CT表現(xiàn)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兩組患兒均給予相同的治療。對照組在治療的基礎上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則給予康復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1.2.1 肢體功能訓練 包括早期干預運動療法,待患兒生命體征穩(wěn)定,神經(jīng)癥狀不再發(fā)展48 h后即可開始早期康復訓練,樹立患兒自我康復意識,進行體育療法、功能訓練,同時指導家長康復的手法。
1.2.2 語言訓練 通過游戲與音樂,提高患兒的語言認知能力,使其逐步恢復語言功能。
1.2.3 智力發(fā)育遲緩的訓練 采用運動處方的訓練,多次重復訓練,同時配合其他綜合治療措施。
1.2.4 癲癇治療 對于有癲癇后遺癥的患兒,除了藥物治療外,還要配合心理康復護理治療及健康教育。
1.2.5 心理康復治療 根據(jù)每個患兒的個體差異采用各不同的心理干預手段,包括支持療法、認知治療、行為矯正和家庭療法等,使患兒能自覺配合康復治療護理,達到康復治療的目的。
1.3 療效判定標準
按照患兒相關病癥及體征恢復情況,主要分為如下幾個等級:顯效:3 d之內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有效:4~7 d臨床癥狀消失;無效:>7 d臨床癥狀消失或無消失。臨床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5]。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癥狀及體征恢復時間、治療后傷殘情況。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由SPSS 14.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相對數(shù)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經(jīng)護理,對照組顯效、有效及無效例數(shù)分別為13、14及13例,臨床總有效率為67.50%(27/40);觀察組分別為17、18及5例,臨床總有效率為87.50%(35/40)。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恢復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恢復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恢復時間比較(x±s,d)
2.3 兩組患兒治療1年后傷殘情況對比
治療1年后,觀察組傷殘情況(語言障礙、智力障礙、肢體障礙及行為異常)發(fā)生率均顯著小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1年后傷殘情況比較[n(%)]
3 討論
病毒性腦膜炎以及腦炎是兒童時期較為常見的一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性疾病,當病毒感染僅累及到腦膜時可稱為“病毒性腦膜炎”[6];當病毒感染僅累及到腦實質時則可以稱為“病毒性腦炎”[7]。而腦膜及腦實質同時受累時則可稱為“病毒性腦膜炎”,且病情輕重因個體差異而不同。經(jīng)臨床病理檢查后,可見腦膜充血,腦血管周圍存在淋巴細胞、單核細胞侵潤,血管內皮細胞及及其周圍組織出現(xiàn)壞死等。大腦、腦干、小腦、腦膜以及脊髓等均可受累,呈現(xiàn)彌漫性水腫、脫髓鞘以及膠質增生等。大多數(shù)單純皰疹病毒腦炎均侵犯大腦皮層,特別是大腦顳葉,也會對大腦額葉、枕葉以及基底節(jié)等部位產(chǎn)生侵犯作用,從而使腦組織出現(xiàn)壞死性出血等癥狀[8]。
近年來有報道稱該病的發(fā)生率在嬰幼兒中逐年增高。在臨床上有大約20%左右的患兒會合并心肌炎,治療相對困難,預后一般不理想。目前有研究顯示危重癥患者發(fā)生心肌損傷的概率很高,這也是危重癥患者死亡率比較高的因素之一[9,10]。重癥病毒性腦炎是兒科最常見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重癥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病毒侵入患兒機體后,能夠直接侵犯腦組織,造成腦血管炎、腦水腫、顱內壓力增高致腦細胞變形壞死,可導致患兒發(fā)生頭痛、嘔吐、驚厥等臨床癥狀及體征,同時可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導致合并心肌炎發(fā)病[11]。
在治療的同時,對患兒進行必要的康復護理,能夠加速臨床癥狀及體征的恢復,且降低傷殘發(fā)生的可能性[12-14]。所以,對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進行科學的康復護理顯得尤為重要。對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進行康復護理,能夠加快其恢復至正常水平,驚厥以及意識障礙經(jīng)過細心地照顧與看護,在2 d之內就能夠恢復至正常狀態(tài),顱神經(jīng)障礙以及肢體功能障礙患兒經(jīng)過10 d的康復護理,同樣可以恢復至正常狀態(tài)。且經(jīng)過有效的康復護理干預,治療后患兒很少出現(xiàn)行為異常、語言障礙以及智力低下等不良后遺癥。endprint
綜上所述,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康復護理在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更為顯著,治療后患兒傷殘率低,應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任明麗,任明臣,郭大慶. 30例小兒病毒性腦炎的護理體會[J]. 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0,13(8):45-46.
[2] 任海燕,馮照新,范波勝. 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重癥病毒性腦炎的護理體會[J]. 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3, 16(12):110.
[3] 藍立群. 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對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康復的效果評估[J]. 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1,17(10):1243-1246.
[4] 李莉,劉杰. 重癥病毒性腦炎40例的觀察與護理[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31):7794.
[5] 葛爭紅,陸桂銀. 重癥病毒性腦炎繼發(fā)癲癇的護理[J].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0,(26): 3181-3182.
[6] 王恩偉. 甲基強的松龍早期短程沖擊療法與地塞米松治療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的臨床對照研究[J]. 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30(8):2002-2003.
[7] 龍勝敏,劉佳麗. 靜脈注射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的療效觀察[J]. 局解手術學雜志,2013, 19(3):223-224.
[8] 葉敬花,廖建湘,肖志田,等. 護理干預對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合并心肌炎臨床效果研究[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5(6):17-18.
[9] 郁磊. 小兒重癥的病毒性腦炎的病情觀察及護理策略[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2,2(14):25-26.
[10] 孔慕賢. 早期康復干預對重癥小兒病毒性腦炎預后的影響[J]. 全科護理,2013,8(9):790-791.
[11] 伍飛艷. 靜脈留置針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與體會[J]. 中國中醫(yī)藥資訊,2010,2(36):224-225.
[12] 柴紅. 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的康復護理[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9(4):198-199.
[13] 杜小靜,李艷玲,高媛,等. 中西醫(yī)結合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病毒性腦炎患者中的應用[J]. 醫(yī)學研究與教育,2011,28(6):47-48.
[14] 李薇,李奇玉,唐英. 痰熱清注射液佐治小兒病毒性腦炎療效觀察[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9(5):577-578.
(收稿日期:2014-06-17)endprint
綜上所述,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康復護理在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更為顯著,治療后患兒傷殘率低,應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任明麗,任明臣,郭大慶. 30例小兒病毒性腦炎的護理體會[J]. 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0,13(8):45-46.
[2] 任海燕,馮照新,范波勝. 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重癥病毒性腦炎的護理體會[J]. 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3, 16(12):110.
[3] 藍立群. 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對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康復的效果評估[J]. 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1,17(10):1243-1246.
[4] 李莉,劉杰. 重癥病毒性腦炎40例的觀察與護理[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31):7794.
[5] 葛爭紅,陸桂銀. 重癥病毒性腦炎繼發(fā)癲癇的護理[J].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0,(26): 3181-3182.
[6] 王恩偉. 甲基強的松龍早期短程沖擊療法與地塞米松治療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的臨床對照研究[J]. 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30(8):2002-2003.
[7] 龍勝敏,劉佳麗. 靜脈注射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的療效觀察[J]. 局解手術學雜志,2013, 19(3):223-224.
[8] 葉敬花,廖建湘,肖志田,等. 護理干預對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合并心肌炎臨床效果研究[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5(6):17-18.
[9] 郁磊. 小兒重癥的病毒性腦炎的病情觀察及護理策略[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2,2(14):25-26.
[10] 孔慕賢. 早期康復干預對重癥小兒病毒性腦炎預后的影響[J]. 全科護理,2013,8(9):790-791.
[11] 伍飛艷. 靜脈留置針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與體會[J]. 中國中醫(yī)藥資訊,2010,2(36):224-225.
[12] 柴紅. 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的康復護理[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9(4):198-199.
[13] 杜小靜,李艷玲,高媛,等. 中西醫(yī)結合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病毒性腦炎患者中的應用[J]. 醫(yī)學研究與教育,2011,28(6):47-48.
[14] 李薇,李奇玉,唐英. 痰熱清注射液佐治小兒病毒性腦炎療效觀察[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9(5):577-578.
(收稿日期:2014-06-17)endprint
綜上所述,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康復護理在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更為顯著,治療后患兒傷殘率低,應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任明麗,任明臣,郭大慶. 30例小兒病毒性腦炎的護理體會[J]. 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0,13(8):45-46.
[2] 任海燕,馮照新,范波勝. 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重癥病毒性腦炎的護理體會[J]. 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3, 16(12):110.
[3] 藍立群. 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對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康復的效果評估[J]. 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1,17(10):1243-1246.
[4] 李莉,劉杰. 重癥病毒性腦炎40例的觀察與護理[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31):7794.
[5] 葛爭紅,陸桂銀. 重癥病毒性腦炎繼發(fā)癲癇的護理[J].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0,(26): 3181-3182.
[6] 王恩偉. 甲基強的松龍早期短程沖擊療法與地塞米松治療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的臨床對照研究[J]. 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30(8):2002-2003.
[7] 龍勝敏,劉佳麗. 靜脈注射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的療效觀察[J]. 局解手術學雜志,2013, 19(3):223-224.
[8] 葉敬花,廖建湘,肖志田,等. 護理干預對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合并心肌炎臨床效果研究[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5(6):17-18.
[9] 郁磊. 小兒重癥的病毒性腦炎的病情觀察及護理策略[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2,2(14):25-26.
[10] 孔慕賢. 早期康復干預對重癥小兒病毒性腦炎預后的影響[J]. 全科護理,2013,8(9):790-791.
[11] 伍飛艷. 靜脈留置針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與體會[J]. 中國中醫(yī)藥資訊,2010,2(36):224-225.
[12] 柴紅. 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的康復護理[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9(4):198-199.
[13] 杜小靜,李艷玲,高媛,等. 中西醫(yī)結合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病毒性腦炎患者中的應用[J]. 醫(yī)學研究與教育,2011,28(6):47-48.
[14] 李薇,李奇玉,唐英. 痰熱清注射液佐治小兒病毒性腦炎療效觀察[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9(5):577-578.
(收稿日期:2014-06-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