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化學的學年相較于語文、數學來說較短,內容多,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理性思維,也考察了同學們的綜合素質。所以對于高中化學新課程的教學,我們既要推進課程改革,也要推進素質教育,必須要充分認識課程改革的重要性,以及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
關鍵詞:高中化學;綜合素質;課程改革;創(chuàng)新
普通高中的人教版化學課程是與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化學或者科學相銜接的基礎教育課程,是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既體現(xiàn)了社會發(fā)展對于培養(yǎng)高素質公民的需要,也體現(xiàn)了普通高中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需要。對于新課程的改革中明確提出把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作為這次改革的根本目的,科學探索成為新課程改革的突破口。
普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有那么幾點需要注意。一是要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這是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也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二是培養(yǎng)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老師在授課過程中不要講得過于“透”,要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增加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三是改變課程中內容過于“繁瑣、難懂、偏門、陳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xiàn)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xiàn)代社會和科技發(fā)展的聯(lián)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四是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提倡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
安陽市第二中學曾經這樣說過改革自己的化學課:高中化學實驗少,學生動手能力差,化學興趣社平時做一些有趣的實驗、開展一些小競賽,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化學,培養(yǎng)學生自覺主動的學習興趣!所以多元化的課堂教學形式也是需要添加的。比如說我們的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化學小常識:少用洗潔精。大部分洗滌劑是化學產品,會污染水源。洗餐具時如果油膩過多,可先將殘余的油膩倒掉,再用熱面湯或熱碳酸鈉溶液等清洗,這樣就不會讓油污過多地排入水道了。通過這些與實際相關的化學小常識讓同學們更快的學習,更深刻的記憶。
為進一步推進高中化學學科的課堂教學改革,可選拔優(yōu)秀教師參加全市高中化學優(yōu)質課評選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使化學老師們互相交流互相學習,這對于化學新課程的進步是很有意義的。
參考文獻:
王祥.化學教學中的審美要素探微[J].新課程學習,2013(05).
作者簡介:李勇,男,1973年12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四川省平武中學,研究方向:高中化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