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克立
摘 要: 有效的課堂教學可以讓學生在各方面都取得明顯進步,可以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應該在教學實踐中努力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保持良好的課堂秩序,設計合理的課堂結構,力求學生能有效參與,從而達成高效學習。
關鍵詞: 良好學習習慣 課堂設計 學法指導
所謂有效課堂教學,就是在一定時間內,讓學生在掌握知識、自主學習能力諸方面都取得最優(yōu)效果。那么如何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是實施有效課堂教學的前提
“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課堂常規(guī)習慣的養(yǎng)成,是實現(xiàn)最佳課堂教學效果的基礎和條件。教師在開學之初就要反復強調學生在課堂上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把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老師的要求告訴他們,通過反復強化,逐漸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課堂常規(guī)習慣包括很多方面,這里主要是指學生必做之常規(guī)。如我要求學生每課必先預習,預習必做好幾步驟:(1)字詞“搬家”。所謂字詞“搬家”,就是把單詞表上的拼寫和詞的含義搬到課文上。(2)質疑。閱讀時必帶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在有疑問的地方做上記號,等等。這些事情雖小,但一旦養(yǎng)成習慣,學生將受益無窮。這樣做使每節(jié)英語課都能讓學生很快進入狀態(tài),為實現(xiàn)有效的課堂教學做好前奏鋪墊。
除此之外,我要求學生每天做好“六個一”,具體是:會一個單詞,能寫,能用。背一句諺語,了解意思。背一段對話,理解其意,掌握重點字詞。寫一段話,能運用當天所學的句型和單詞。聽一段英語新聞,不管懂不懂,培養(yǎng)自己的語感。練好一段對話,隨時準備做值日報告。課堂常規(guī)習慣包括很多方面,這里主要指每天的值日報告和英語名言警句。值日報告從入學一個月后就開始堅持,現(xiàn)在我班幾乎100%的學生都能流利地說出值日內容。而且隨值日時間和內容的變化,可聯(lián)系歷史和現(xiàn)實,涵蓋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給學生拓展很多東西,開闊了學生視野,增長了學生見識,進而實現(xiàn)了東西方文化感受的培養(yǎng)。這樣做使每節(jié)英語課都能讓學生很快地進入英語情景,為實現(xiàn)課堂有效教學做好前奏鋪墊。
二、合理的課堂導入是實施有效課堂的開端
課堂導入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的課堂導入可以使學生進入一個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使整節(jié)課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幫助我們順利、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
英語課堂導入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新課開始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進入一個相對真實的語言學習情境中。這就需要我們利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情緒,激活學生原有知識,對新知識產生期待,形成學習期待,為后續(xù)的教學活動做好鋪墊。在課堂導入中,需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導入重形式也要重內容:將目標在導入中呈現(xiàn),從而讓學生借助導入形式,明白老師的意圖和自己應掌握的內容。這樣,就使課堂教學做到了目的明確,重點突出,有的放矢。
2.導入要注意時效性:作為外語學習課,教師在導入時的主導程度要強一些,但也不能忽略學生的主體作用,要真正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設計好課堂導入,限制在3~5分鐘之內,把學生的有效注意引向所要學習的新內容,注重導入的時效性。例如,在教授初中八年級下Unit 10“I a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時,我先向他們提問:What is my sun going to be?Do you know?屏幕上出現(xiàn)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男籃對抗西班牙的情景,并同時播放學生熟悉的令人振奮的、激動人心奧運會主題曲《我和你》。此時,單元標題“I a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飛入畫面中。接著,鼠標指向圖片的奧運會會旗,并向學生提問: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把各種職業(yè)的圖片邊投影邊啟發(fā),讓學生的視覺、聽覺和動覺器官都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使學生置于情景交融的環(huán)境之中。當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被調動起來后,他們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就能端正學習態(tài)度,與教師“共頻共振”,深入理解教師講授內容,甚至會跳出課文的局限,通過各種渠道獲得新知識,變“怕學”為“想學”,變“厭學”為“樂學”。
三、良好的課堂秩序是實施有效課堂的保證
良好的課堂秩序可以保證學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在單位時間取得最佳的效果,是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的保證。由于初中學生自控能力差,課堂上難免出現(xiàn)開小差、做小動作、說閑話等情況,因此教師在教學的同時,一定要積極地組織課堂,采用多種方法適時適當調控課堂。良好的課堂秩序得力于教師采用多種方法,適時適當?shù)貙φn堂進行調控。
1.活動法:適當?shù)臅r候,可以在課中有游戲、活動穿插,使學生快樂接受而不會開小差。
2.隔離法:采取隔離的方式分散影響,從而控制課堂教學。如對兩個容易講話的學生,可采取前后或左右分開他們的做法;在座位排列上可以稍加調整,男女隔開或動靜搭配坐。
3.提醒法:當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走神或教室內出現(xiàn)小騷動時,為引導學生的注意力迅速回歸到課堂教學中,可以立即停止講課,用目光注視這些學生,引起其他學生的注意并提示他們注意聽課;或者運用提問法,請他們回答問題,牽動他們的注意力回歸;也可以教師在授課時,走進學生當中,對不注意聽講的學生,摸一摸他的頭,輕輕敲一下他的課桌,提示他注意聽講。在大多數(shù)學生注意力分散時,老師突然表情嚴肅,以無聲的方式,靜坐或站立1分鐘,以示警告,從而達到控制課堂的目的。
4.齊讀法:當我們分析好一部分內容,或學生神情有些倦怠時,可以讓他們大聲齊讀,使注意力回歸。
還有如提問法、無聲法、幽默法等不一而足,靈活運用,可以保證課堂四十五分鐘的教學效果,學生都是興致勃勃、精神煥發(fā)的,這樣一節(jié)課的效率就可以得到保證。
綜上所述,有效的課堂教學的關鍵在于學習的主體——學生的有效參與、高效學習,在于教師高明的課堂組織能力。
參考文獻:
[1]英語教學月刊.中學版,2007.9.
[2]王躍著.高效課堂的101個細節(jié).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