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祖 張軍帥 魏方
【摘要】目的:觀察清肺平喘丸聯(lián)合茶堿緩釋片治療慢阻肺急性期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慢阻肺急性期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茶堿緩釋片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清肺平喘丸治療,治療兩個療程后觀察療效。結(jié)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64%,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肺臟功能和動脈血氣的改善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清肺平喘丸聯(lián)合茶堿緩釋片治療慢阻肺急性發(fā)作患者療效較好,標本兼治,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清肺平喘丸;慢性阻塞性肺疾??;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563【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4)19-0056-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璺危┦桥R床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尤其是該病的急性期,治療手段比較有限,病死率高。目前,對于該病的治療,單用西藥往往容易出現(xiàn)菌群及腸道功能失調(diào)等多種并發(fā)癥,中醫(yī)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西藥使用的毒副作用,有效促使痰液排除,提高臨床療效。為探討有效治療方法,筆者選取因慢阻肺急性期住院的患者100例,其中50例采用自制清肺平喘丸聯(lián)合西藥治療,取得滿意療效,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4年5月因慢阻肺急性期住院的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0例。治療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52~90歲,平均(71±31)歲,病程最短者1月,最長者28年;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齡55~89歲,平均(72±21)歲,病程最短者1.5月,最長者26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茶堿緩釋片(廣州邁特興華制藥廠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44023791)治療,0.1g/次,2次/日,口服給藥;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我院藥劑科自制的清肺平喘丸治療。方藥組成:炙麻黃9g,生杏仁20g,生石膏30g,全瓜蔞40g,葶藶子30g,紫苑30g,前胡30g,大貝40g,生桑皮40g,姜半夏30g,陳皮40g,蟬衣50g,薄菏30g,射干15g,桔梗30g,枇杷葉40g,紫蘇30g,魚腥草20g,大棗10枚,生姜粉3g。以上藥物烘干打粉過120目篩,制成水丸,10g/次,2次/日。若患者合并有心力衰竭者適當選用利尿強心或血管擴張劑。30d為1個療程,治療兩個療程后評定療效。
1.3觀察指標觀察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療效情況;觀察肝臟功能“第1秒鐘用力呼吸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以及動脈血氣分析情況。
1.4療效判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判定療效。顯效:臨床癥狀、體征得到有效控制,經(jīng)實驗室檢查各項指標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有所改善,經(jīng)實驗室檢查各項指標雖未恢復到正常水平但明顯改善;無效:臨床癥狀、體征未見改善或者出現(xiàn)加劇現(xiàn)象。
1.5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6.0數(shù)據(jù)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64%,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摘要】目的:觀察清肺平喘丸聯(lián)合茶堿緩釋片治療慢阻肺急性期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慢阻肺急性期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茶堿緩釋片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清肺平喘丸治療,治療兩個療程后觀察療效。結(jié)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64%,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肺臟功能和動脈血氣的改善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清肺平喘丸聯(lián)合茶堿緩釋片治療慢阻肺急性發(fā)作患者療效較好,標本兼治,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清肺平喘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563【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4)19-0056-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尤其是該病的急性期,治療手段比較有限,病死率高。目前,對于該病的治療,單用西藥往往容易出現(xiàn)菌群及腸道功能失調(diào)等多種并發(fā)癥,中醫(yī)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西藥使用的毒副作用,有效促使痰液排除,提高臨床療效。為探討有效治療方法,筆者選取因慢阻肺急性期住院的患者100例,其中50例采用自制清肺平喘丸聯(lián)合西藥治療,取得滿意療效,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4年5月因慢阻肺急性期住院的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0例。治療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52~90歲,平均(71±31)歲,病程最短者1月,最長者28年;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齡55~89歲,平均(72±21)歲,病程最短者1.5月,最長者26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茶堿緩釋片(廣州邁特興華制藥廠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44023791)治療,0.1g/次,2次/日,口服給藥;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我院藥劑科自制的清肺平喘丸治療。方藥組成:炙麻黃9g,生杏仁20g,生石膏30g,全瓜蔞40g,葶藶子30g,紫苑30g,前胡30g,大貝40g,生桑皮40g,姜半夏30g,陳皮40g,蟬衣50g,薄菏30g,射干15g,桔梗30g,枇杷葉40g,紫蘇30g,魚腥草20g,大棗10枚,生姜粉3g。以上藥物烘干打粉過120目篩,制成水丸,10g/次,2次/日。若患者合并有心力衰竭者適當選用利尿強心或血管擴張劑。30d為1個療程,治療兩個療程后評定療效。
1.3觀察指標觀察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療效情況;觀察肝臟功能“第1秒鐘用力呼吸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以及動脈血氣分析情況。
1.4療效判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判定療效。顯效:臨床癥狀、體征得到有效控制,經(jīng)實驗室檢查各項指標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有所改善,經(jīng)實驗室檢查各項指標雖未恢復到正常水平但明顯改善;無效:臨床癥狀、體征未見改善或者出現(xiàn)加劇現(xiàn)象。
1.5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6.0數(shù)據(jù)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64%,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摘要】目的:觀察清肺平喘丸聯(lián)合茶堿緩釋片治療慢阻肺急性期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慢阻肺急性期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茶堿緩釋片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清肺平喘丸治療,治療兩個療程后觀察療效。結(jié)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64%,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肺臟功能和動脈血氣的改善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清肺平喘丸聯(lián)合茶堿緩釋片治療慢阻肺急性發(fā)作患者療效較好,標本兼治,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清肺平喘丸;慢性阻塞性肺疾??;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563【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4)19-0056-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尤其是該病的急性期,治療手段比較有限,病死率高。目前,對于該病的治療,單用西藥往往容易出現(xiàn)菌群及腸道功能失調(diào)等多種并發(fā)癥,中醫(yī)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西藥使用的毒副作用,有效促使痰液排除,提高臨床療效。為探討有效治療方法,筆者選取因慢阻肺急性期住院的患者100例,其中50例采用自制清肺平喘丸聯(lián)合西藥治療,取得滿意療效,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4年5月因慢阻肺急性期住院的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0例。治療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52~90歲,平均(71±31)歲,病程最短者1月,最長者28年;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齡55~89歲,平均(72±21)歲,病程最短者1.5月,最長者26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茶堿緩釋片(廣州邁特興華制藥廠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44023791)治療,0.1g/次,2次/日,口服給藥;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我院藥劑科自制的清肺平喘丸治療。方藥組成:炙麻黃9g,生杏仁20g,生石膏30g,全瓜蔞40g,葶藶子30g,紫苑30g,前胡30g,大貝40g,生桑皮40g,姜半夏30g,陳皮40g,蟬衣50g,薄菏30g,射干15g,桔梗30g,枇杷葉40g,紫蘇30g,魚腥草20g,大棗10枚,生姜粉3g。以上藥物烘干打粉過120目篩,制成水丸,10g/次,2次/日。若患者合并有心力衰竭者適當選用利尿強心或血管擴張劑。30d為1個療程,治療兩個療程后評定療效。
1.3觀察指標觀察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療效情況;觀察肝臟功能“第1秒鐘用力呼吸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以及動脈血氣分析情況。
1.4療效判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判定療效。顯效:臨床癥狀、體征得到有效控制,經(jīng)實驗室檢查各項指標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有所改善,經(jīng)實驗室檢查各項指標雖未恢復到正常水平但明顯改善;無效:臨床癥狀、體征未見改善或者出現(xiàn)加劇現(xiàn)象。
1.5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6.0數(shù)據(jù)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64%,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