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恒星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睕]有興趣,一切學習都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適當?shù)膭?chuàng)設問題情境,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語文課堂中必要的情境教學,能激發(fā)學生愉悅的情感,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七年級上冊《行道樹》,我是這樣教學的。
學校門口有一排“萬年青”樹,在教室二樓一開門便可看到它們的全貌。我擬定把它們作為我教學這篇課文的情境。
那是早上第一節(jié)課,課前2分鐘,我問:“同學們,你們愿不愿意去外面上課?”
“非常愿意!”沒等我問完,學生們興高采烈地齊聲答道。
話音剛落,上課鈴聲響了。我組織學生走出教室,到操場上。
“感覺怎么樣?”我問。
“空氣很清新!有很優(yōu)質的氧氣。”部分同學真心回答。
“同學們!你們都知道氧氣是怎么來的嗎?是那些大自然里植物的功勞哦。你們知道‘巴馬這個地方嗎?這里空氣、水的質量特好,樹木茂盛,自然條件優(yōu)厚,人均壽命在90歲左右……”為了讓學生理解良好的樹木植被對人類優(yōu)質生存環(huán)境的重要性,我把這個故事生動地講述給他們聽,他們聽得入神,聽得身臨其境。
接著我指著那排“萬年青”,讓他們仔細觀察,觀察“萬年青”被頑皮學生踐踏所留下的痕跡,并從中反思。此時,距離下課時間只有幾分鐘了,我要求學生打開課文《行道樹》用心地去讀課文。下一節(jié)課完成問題:通過一節(jié)課的學習,你最想說什么?
第二節(jié)課,沒等我提問,學生已舉手表示要回答問題。我讓他們自由站起來說。
“老師,以后要是我看見誰再爬,我們一定勇敢制止他們?!?/p>
“我看見‘萬年青被人用刀在上面刻字,我還看見葉子上覆蓋著厚厚的灰塵。”
“他們不應該這樣做,因為‘萬年青吸收灰塵,釋放氧氣,像行道樹一樣為我們人類默默奉獻,我們應該愛護他們,保護他們才對!”
“我們不僅要保護‘萬年青,還要保護更多的植物。愛護我們校園里的花草樹木,美化我們的校園環(huán)境?!?/p>
“我們要愛護環(huán)境,保護大自然,保護地球這個家園,保護我們自己?!?/p>
形形色色的答案舉不勝舉。這篇課文就這樣結束了,在輕松愉快中,在學生的興味盎然中。
總之,語文教學中的情境效應,不僅對激發(fā)學生的求職欲望、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對促進素質教育的深入發(fā)展、提高教學質量產生積極的影響。當然,有些教學內容很難在實際中找到這樣的原型,沒有具體的情境,但是在教學中教師不應只為情境而情境,應該為突破教學重難點、感悟語言內涵而適時創(chuàng)設,創(chuàng)設情境不宜過多、過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