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清
摘 要:別里科夫是19世紀末俄國杰出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契訶夫在其短篇小說《裝在套子里的人》一文中,運用夸張、幽默的藝術手法塑造出來的形象。對于這一形象,人們往往看到更多的是他可憎可恨的一面,而忽視了令人可悲可憐的一面,別里科夫其實是可悲可憐的,他只是一條被套子套住了手腳和思想的可憐蟲,是一個在專制制度壓抑下懦弱茍活的小人物,讀者更應該為他吶喊。
關鍵詞:別里科夫;可悲;可憐;懦弱;小人物
19世紀末,俄國杰出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契訶夫在其短篇小說《裝在套子里的人》一文中,運用夸張、幽默的藝術手法塑造了一個典型形象——別里科夫。大家所公認的是:別里科夫是一個令人可嘆、可氣、可憎、可恨的反面人物,是沙皇統(tǒng)治的鷹犬,是一個頑固的保守舊傳統(tǒng)的封建衛(wèi)道士。他膽小、保守、扼殺一切新思想,是個“不是警察的警察,不是密探的密探”。然而,對別里科夫來說,我覺得有失公平,人們不該給他亂貼標簽,他只不過是一個受到沙皇專制統(tǒng)治壓迫,人格精神被扭曲的受害者,是一條被套子套住手腳和思想的可憐蟲,是在專制制度壓迫懦弱茍活的小人物。對此,我的看法具體如下:
一、造化弄人
別里科夫生活的社會使他患上了精神抑郁癥。契訶夫在日記里這樣寫道:“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像我們俄羅斯這樣,人們受到權威的如此壓制,俄羅斯人受到世世代代奴性的貶損,害怕自
由……我們被奴顏婢膝和虛偽折磨得太慘了?!睆闹锌筛Q見19世紀末沙皇俄國的黑暗現(xiàn)實,為了鞏固統(tǒng)治,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手段鎮(zhèn)壓,禁錮人們的思想言論,全國特務橫行,冤獄不斷,社會極為黑暗,在這種情況下,人們?yōu)榍笞员?,千方百計把自己裝在自認為安全的“套子”里,別里科夫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為了能茍活于沙皇專制制度下,別里科夫處處設防,時時設防,不僅衣食住行方面,甚至思想上他都設置了層層套子,一天到晚六神無主,提心吊膽,他害怕一切,有無窮的憂慮、數(shù)不清的清規(guī)戒律,生活對他來說簡直成了一種可怕的、不堪忍受的負擔,但是為了活著,防止隨時都會落到頭上的災禍,他盡力設法避開生活,設置層層套子,以至于不能回到正常的生活中來了,極度精神抑郁癥加之怪異行為,他和世界及周圍的人不相協(xié)調,不被親人和同事所理解,以致精神崩潰而對生活失去希望,是專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和心靈,使得他害怕一切,使得他靈魂扭曲,過著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他的變態(tài)心理完全是白色恐怖嚇出來的,他是十足的專制制度的受害者,是可悲的心靈孤獨者。
二、社會地位造就
別里科夫的社會地位決定他不可能是沙皇統(tǒng)治的鷹犬。法國思想家帕斯爾說過:“人只是一只蘆葦,是宇宙間最脆弱的東西……”我認為別里科夫就是那最脆弱的一個人,他不是達官貴人,沒有顯赫的地位和權勢,只是一個卑微普通的中學教員,一個無足輕重的人物,與其他人一樣生活在社會的最低層,手無縛雞之力,沒能力也無法抗爭什么沙俄專制統(tǒng)治,只能任人宰割,在他孤寂的內心世界里沒有關愛的陽光、同情的雨露、生活的樂趣,他的悲劇值得我們同情。或許他頑固守舊,極力反對任何變革,甚至連中學老師騎車這樣的行為也不能接受,他與世界格格不入,為自己制造了各種各樣的套子,他用自己的“套子”思想看待周圍的一切,以致自己被套而又欲套人,被腐朽思想毒害但又毒害別人,成天龜縮在層層的套子里,躲進陳舊的事物中尋找蝸牛式的安全,但他是個被時代捉弄的小丑,在他孤寂的內心,無陽光、無雨露,更無樂趣。不被別人理解而處于一種懸空狀態(tài),這也正是別里科夫的悲哀和不幸,他即使有過一些行為習慣上的過失,也是當時的社會地位造成的,這樣一個可憐的小人物,怎么可能成為沙皇專制的衛(wèi)道士呢?
三、戲劇化編排
別里科夫一個心理極度變態(tài)的人物,文章卻給他安排一出悲喜劇。
這樣一個厭惡別人、恐懼生活的人,居然會結婚,但是注定是不會有結局的,他最后被科瓦連科推下樓梯,在眾人面前顏面掃地,傷了自尊,最后終于不堪忍受,精神極度崩潰而死去,至于他的死是自殺還是他殺,我不想做過多的辯駁,我只想說,他的死恰恰反映了當時社會對人性的迫害,文中說道:“別里科夫死了,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可是一個禮拜還沒有過完,生活又恢復了舊樣子?!比魟e里科夫真是可憎可恨的沙皇專制制度的衛(wèi)道士、沙皇的鷹犬,他死后,整個社會就會恢復平靜,但一個禮拜還不到,生活又恢復了舊樣子,跟先前一樣郁悶、無聊、亂糟糟。由此可見,真正奴役人們的是恐懼,恐懼使得人敢怒不敢言,過著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若把這一切都歸咎是別里科夫存在造成的,那真是天大的冤枉,他個人上演的一幕幕丑劇、喜劇、悲劇都是黑暗的社會造成的。我們給別里科夫亂扣帽子是對他人格的侮辱,別里科夫也只不過是被套住了手腳和思想的可憐蟲,是社會的畸形兒。
有句話說:“沒人能理解仙人掌的悲哀,防備了別人,孤單了自己?!蓖瑯樱皼]有人理解別里科夫的悲哀,他防備了社會,孤單了自己。”他并不是人們所說的十惡不赦的惡人,他性格孤僻、膽小怕事、恐懼變革,也只不過想做一個純粹的現(xiàn)行制度的守法良民,但社會不隨人愿,以致最后防來防去反而使他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甚至到了變態(tài)的地步。對于這樣的一個受害者、一個統(tǒng)治階級反動思想的犧牲品、一個時代捉弄下的畸形兒,我們更應該給予的是同情,而不是鄙夷、嘲笑,甚至指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