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蘭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課堂教學最重要的實施者,而語言是教學思想的直接體現,是教師使用最廣泛的信息載體.在教學過程中,數學知識的傳遞、學生接受知識情況的反饋、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須依賴數學語言.因此教師的語言藝術是課堂教學藝術的核心,也是一個優(yōu)秀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淺點看法.
一、課堂語言要有知識性、科學性
初中學生大部分學習自覺性較差,要想培養(yǎng)他們課外堅持自學的習慣是不容易的,課堂自然成為他們用來學習和掌握知識的主要場所.而滲透著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對教學目標明確的教師的課堂語言,則是他們定向思維的主要導向.因此教師的課堂語言必須具有高度的知識性,即在每一節(jié)課都能讓學生吸收到不同程度的新養(yǎng)分.同時,隨著現代學生的知識面的加寬,以及學科內容的相互滲透,課堂內容往往會引起他們對跨學科或課外知識的聯想,并在課堂上向教師質疑.因此,教師不僅需要對專業(yè)知識進行深入鉆研和理解,還需要不斷學習掌握課外新知識,以提高自身的素質.這樣不僅樹立起了形象,而且讓學生覺得上這節(jié)課同時可以學到課外知識,增強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是知識內容和其語言形式的統(tǒng)一表現,知識的科學性決定了語言的科學性,所以科學性是各科教學課堂語言所具有的根本屬性,而數學教學語言的科學性又有自己獨特的內涵.斯托利亞爾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的教學.因此數學教師的語言要在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上下工夫.長期以來,由于受數學的所謂“邏輯嚴謹性”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偏重邏輯演繹,誤以為“精確、嚴謹、符合邏輯要求”的語言就是唯一科學性的數學教學語言.實際上,數學教學語言的科學性應針對學生的特點,既要講究嚴謹的邏輯演繹,又要適時地穿插能引導學生進行聯想、想象、猜想、類比、歸納及洞察領悟等活動的非邏輯的語言,從而使學生全面地認識和理解數學,積極主動地發(fā)現數學和創(chuàng)造數學.
二、數學語言要生動有趣
數學盡管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但其構成內容——空間形式及其數量關系卻以一定的“形”存在著.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把教學內容及其形象融為一體,用形象化的語言去解釋抽象的數學概念,以驅動學生的數學想象.通過恰當的生動比喻、通俗的語言,使深奧的知識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蘊教給學生豐富的數學素養(yǎng),以便引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及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以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提高教學效果.
在教學中,大部分學生都比較好動,對于每天一堂接一堂的45分鐘的課而言,可能是一種難耐的煎熬,影響他們的學習效率.科學證明,人在一種心情愉悅的狀態(tài)下學習效率是最高的.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駕馭好課堂語言,盡量用生動有趣的語言來彌補教學內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學生能從原以為無趣的課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樂趣.生動有趣的課堂語言,不僅可以激活課堂氣氛,調節(jié)學生的情緒,還可以拉近師生的關系,有利于師生情感的溝通,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但是課堂教學的有趣應和教師深刻的見解、新鮮的知識結伴而行,應與無聊的耍貧嘴區(qū)分開,不能人為地穿插一些與教學無關的笑料.所以課堂語言的趣味性在實際運用中要講究一個“度”,這樣才能給學生以美的享受,以及獲得知識的愉悅.
三、課堂語言要有激勵性
現在的初中生在性格和心理上發(fā)育都還不健全,都需要教師點點滴滴的培養(yǎng)和引導,因此教師在課堂45分鐘的時間內要充分發(fā)揮語言的功能,特別是通過激勵性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不失時機地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勵和贊揚,使學生在心理上獲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體驗,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誘發(fā)其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我.語言和手勢相結合能夠幫助把話說得更加明確,更加有力,還能幫助增加說話的形象性,強化說話的感情色彩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更能讓學生感到親切.如,教師在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學生對自己的答案感到不自信時,就馬上走到他的面前,用手拍拍他的肩膀或用手撫摸他的頭說:“沒關系,大膽說,你很聰明,這個問題一定難不倒你.”這樣評價,既充分尊重了他的意見,又保護了他的自尊心,還培養(yǎng)了他自信的個性品質,更能使他感到親切,激勵他自主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興趣,對全體學生也是一種鼓勵.學生只有在寬松、愉悅,不斷獲得鼓勵的環(huán)境之中,思維才能變得活躍,解決問題才會標新立異,促使學生有更大興趣去探求新知的奧秘.
總之,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是實施新課、新理念的重要手段,它既體現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又與教學效果的好壞緊密相連.數學教師應該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語言.愿更多的教師能關注到這一至關重要的領域,運用合理的課堂語言,提高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