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青才讓
摘要:牧區(qū)中學由于種種原因,語文教學大多只能停留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上,不能根據(jù)中學生的心理特點而實施探究式教學。只有充分地了解教師和學生的心理,做好師生心理協(xié)調(diào),鑄就師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才能很好地實施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
關鍵詞:牧區(qū);語文教師;提高自身;素質(zhì)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9-0092-01
1.牧區(qū)中學語文教師的心理特點
牧區(qū)教師大多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沒有更新自己知識結構的緊迫感,沒有探討適合山區(qū)中學學生具體情況的教學設想,教參成為教學的主要工具,從而造成了學生學習心理的極化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機械記憶的相對優(yōu)勢和能力上的絕對缺陷,以致學生學習心理的不平衡。有些語文教師因為年齡偏大,從教時間長,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法駕輕就熟,難以揮之而去,對探究式學習抱有成見,牢騷滿腹 ;對于從教時間較短,經(jīng)驗不夠豐富的年輕教師,對探究式教學熱情很高,但是如果課堂教學沒有出現(xiàn)預期效果,便心灰意冷,毫無激情;還有些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因為主客觀條件的限制,無法開展進行探究活動,埋怨條件不成熟。
2.語文教師要多思考
語文教師不能沒有自己的觀點。人靠思想站立,如果我們僅僅是照搬別人的東西,而沒有自己的思想,那么我們也很難成為有個性的語文教師。
2.1 思考教材。挖掘教材的意蘊,引領學生走進課本,與作者對話,深入領會文本的豐富內(nèi)容。
2.2 思考學生。語文教學實質(zhì)就是一種溝通,一種合作。作為教學主體對象的學生需要了解什么,有哪些求知的欲望,教師必須了解。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講究"滿堂灌",不考慮或很少考慮學生的需要。馬卡連科說,教育成功的秘訣只有兩條:最多的去要求學生、最多地去尊重學生。現(xiàn)代語文教學就是在要求與尊重之間找到一個合適的"度",即語文教學成功的標志。
2.3 思考教法。語文教師必須得有自己的教學主張,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F(xiàn)代教育技術帶來了先進的教學技巧,但我們不能僅僅滿足于多媒體課件制作,最重要的是教學語言的選擇。誦讀在語文教學中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方法。一位專家說,每教一篇課文至少要讀三遍,通過誦讀體悟課文的意思,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而在現(xiàn)代教學中,由于信息技術的應用,很多老師忽視了讓學生讀課文的環(huán)節(jié),我認為這是不妥當?shù)?。同時,我們還應該針對語文教材不同的文體采取不同的方法,恰到好處地運用教學方法,把語文課上成充滿趣味的課,讓學生都喜歡我們的語文課。
3.語文教師要多讀書
3.1 要讀跟自己專業(yè)相關的書,幫助自己提高學科教學能力。老一代教育家葉圣陶、張志公、呂淑相的語文教學理論,我們要了解;魏書生、于漪、錢夢龍的教學思想我們也要熟悉;新時代教育家韓軍、李鎮(zhèn)西等人的教學風格我們更要學習。這樣博采眾長,能夠豐富我們的教學理論,增強我們做一個學者型教師的底氣。葉圣陶的"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錢夢龍的"三為主"(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教學主張,直到韓軍等人的新語文教學思想,無疑是語文教學的寶貴財富,我們應該好好借鑒,從中汲取適合我們的教學藝術,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
3.2 閱讀相關的文學作品,陶冶我們的情操。從某些方面說,現(xiàn)在學生的知識比我們老師豐富,像因特網(wǎng)上的信息,學生比我們掌握得快,也比我們掌握得好。而教學的本質(zhì)就是一種溝通,如果我們不讀書,就很難在知識擁有量上超過學生,也很難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
4.豐富情感,做到以真情感染學生
蘇赫姆林斯基曾說過:"在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中,規(guī)定給予學生各種知識,但是卻沒有給予學生最重要的東西,這就是幸福……"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應該從無盡的知識寶藏中提升思想精髓,升發(fā)促進學生成長的資源,從而在教學的過程中,跟學生一道去體會生命成長給予自己,給予學生的快樂。從教多年,繁重的教育教學任務與繁瑣的生活,磨去了當初的激情,我們逐漸變得冷漠麻木,習慣了整天板著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孔,讓學生敬而遠之。有時一節(jié)課下來,連自己都覺得味同嚼蠟,這樣乏味的課堂學生又怎會喜歡呢?為了走出這種困境,我向一位有經(jīng)驗的老教師請教,老教師一番意味深長地話語,讓我幡然醒悟。對生活沒有激情,沒法感受教育幸福的老師,是無法走進學生的精神世界,無法讓學生做個快樂幸福的人的!醒悟后,我積極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與教學方案。后來有學生在隨筆中這樣寫道:"老師,現(xiàn)在的你讓我們眼前一亮,以前覺得你的課堂很沉悶,現(xiàn)在大家都盼著上你的課……"我知道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報,自己的真誠得到了學生的認可。
5.新時期教師應具有的素質(zhì)
5.1 樹立新的評價觀念 。創(chuàng)新既是一種意識,又是一種能力。學生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了相對個人而言是新穎的東西,我們教師就應該肯定,不要苛求。只要教師樹立正確的創(chuàng)新評價觀念,就會更多看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給予更多幫助和鼓勵。
5.2 樹立正確的課堂教學觀念 。有人把語文課堂教學的規(guī)律歸結為"得法于課內(nèi),增益于課外"。這就很鮮明地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實踐性。把實踐活動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實踐活動的主人。
5.3 樹立正確的教材觀念 。語文教材是一種教學憑借,應把它作為學生實踐的指導性工具,運用它來訓練學生,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思維,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5.4 樹立正確的教學主體觀念。在教學中還學生主體地位,使學生主動自覺地參與語文實踐活動。視學生為學習的主人,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完善人格,從而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
5.5 要樹立正確的教學主導觀念 。過去教學中強調(diào)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一些教師卻把自己放在主導地位。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樹立正確的主導觀點。
要當好一名新世期出色的語文教師,必須切實轉變教學理念,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提高自己的教學實踐能力,豐富教學素養(yǎng)。只有這樣,語文教師才能帶領學生從語文學習的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才能從平庸走向杰出,從一般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