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平
【摘要】 體驗式教學在小學數學的教學當中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教師在實際的教學當中,要充分運用好情景體驗、活動體驗、創(chuàng)新體驗,將三種方法綜合運用,能夠使體驗式教學得到更好的效果,使課堂效率更高.
【關鍵詞】 體驗式 教學;小學;數學課;應用
數學的教學一直都備受教育界的關注,學好數學,不僅能為其他學科,例如物理、化學、生物,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探索發(fā)現能力與邏輯推理能力等. 由于數學的重要作用,它的教學方法也是層出不窮,下面,就讓我們探討與研究一下體驗式教學在小學數學課中的具體應用.
1. 情景體驗
情景體驗是體驗教學的策略之一,它具體是指教師在課堂上設置一些特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這種特定的教學情境中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 情景體驗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類:模擬情景、真實情景、虛擬情景. 本文就以虛擬情景為一個例子進行詳細的講解. 它是指在一些高科技的影響之下,例如運用多媒體技術、幻燈技術、錄像技術等,對課程進行詳細的傳授. 這類情景主要是由教師假定出來的,它并不是真實存在的,所以它與真實情景存在著許多差別. 教師在設置虛擬情景時,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感受,這樣才會對課堂起到促進的作用,而不會適得其反.
下面就列舉一個詳細的例子來進行說明講解. 在講解立體圖形這一部分的時候,由于立體圖形較為抽象,僅由教師的口頭講解,不能夠使學生想出立體圖形的具體樣子,為了加強學生的理解,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收集一些立體圖形,通過多媒體向學生演示長方體、圓柱體等在不同面的不同特點,運用ppt演示各種不同立體圖形相關的公式,這樣會使學生對立體圖形擁有更深的了解,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知識. 這種情景設定的方式能夠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引起他們對課堂的濃厚興趣. 同時,教師還要對課堂的氣氛進行營造,教師要適當地運用語言將學生帶進課堂之中,渲染出濃濃的氣氛,讓學生擁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高效地掌握知識.
2. 活動體驗
活動體驗也是體驗教學的重要策略,它具體是指讓同學在參加活動的同時并學會相關的知識,它的核心目標就是充分調動起學生對于課堂的積極性. 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這種教學模式能夠使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而使知識在心里更加深刻,這樣就會充分激發(fā)起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以及積極性.
舉一個例子,在講解“兩點之間直線最短”這一定理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活動,讓學生分成各個小組,讓小組成員每個人選擇兩個點,再通過不同的路線,進行對比,這樣他們就會發(fā)現其中的規(guī)律,這時教師再運用數學公式來證明,這樣就會加深學生對定理的理解. 活動課能夠使每名同學都參與到課堂當中,使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對知識進行回顧與提煉,這種形式的活動可以大大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效率,同時,它更能充分激發(fā)起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以及積極性. 教師在課堂上還可以設置一些學習競賽,例如公式競賽、習題競賽等各種類型的競賽模式. 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采用探究形式傳授知識,它能夠大大激發(fā)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融入到課堂中來,這樣,學生能高效地掌握知識,快速地理解知識,在大腦中的印象更加深刻.
3. 適當對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
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推動教學的發(fā)展. 沒有創(chuàng)新形式的教育,將會變成一潭列水. 教師在進行體驗式教學時一定要在創(chuàng)新這一方面多下工夫. 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教師的思維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教師的作用不容小覷,教師定期對自己的思維進行創(chuàng)新,對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變與更正,設置出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模式. 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積極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教學的同時,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邏輯能力、推理能力等. 另外,還要合理運用現代的高科技產物,讓學生在聽覺與視覺相結合的情境下進行學習.
比如,在數學課堂中,四則運算是數學學習的關鍵,教師就需要對這部分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解,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是教師列舉出計算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去參透,而這樣的講課方式效率往往都很低,教師可以采用習題的方法慢慢滲透公式,這樣能夠很好地將學生帶入到課堂當中,還能夠了解不同的題型應該運用怎樣的公式,在實際的解題當中能夠做到學以致用. 這樣的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模式能夠激發(fā)起學生濃厚的興趣,能夠提高教學的效率,實現學生整體數學水平得到提高的目標. 由此可見,求異思維、創(chuàng)新體驗這幾大環(huán)節(jié)應該得到較廣范圍的推廣與傳播.
綜上所述,體驗式教學在小學數學的教學當中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教師在實際的教學當中,要充分運用好情景體驗、活動體驗、創(chuàng)新體驗,將三種方法綜合運用,能夠使體驗式教學得到更好的效果,使課堂效率更高,完成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王興明.現代教學手段與全程探究式教學方法復合模式[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4).
[2]徐建興,張桂珍.上海市長寧區(qū)小學生睡眠不足原因和干預對策探討[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0(2).
[3]馬鳴.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方法芻議[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