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璐
【摘 要】總結了現階段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語文教學的現狀,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具體工作實際有針對性地提出了進一步推進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大學語文教學改革的具體方法,以期為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語文教學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
【關鍵詞】高職院校 學前教育專業(yè) 語文教學 問題及對策
大學語文課程是高校教學中的一門重要公共課程,在學生的基礎能力培養(yǎng)上具有重要作用。2006年,教育部在“高等學校大學語文教學改革研討會”上提出語文課程回歸大學課堂的要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等高校率先將大學語文作為必選課程納入大學教育提綱。隨后,全國各本??圃盒i_始推廣這一做法。高職院校以培養(yǎng)高等職業(yè)技術人才為目標,大學語文課程的開設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意義重大。在高職院校中有個專業(yè)相對比較特殊,那就是學前教育專業(yè),其對學生基礎能力的要求尤為重要,因此,在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進行語文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設置不合理,隨意性較大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培養(yǎng)的目標定位于“擁有高等職業(yè)技術能力的幼兒教師”,因而在日常教學課程設置上,往往將重點放在學生的專業(yè)認知能力培養(yǎng)以及技術實踐過程上。一些學校認為,語文教學內容大多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的推廣普及,學生自小學至高中一直在進行相關語文課程的重點學習,高職院校以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技能為主要方向,不必開設大學語文課程。此外,同樣作為公共基礎課程的大學英語有“全國大學生英語等級考試”這一硬性標尺計量, 而大學語文學習則不存在任何考核標準,因而在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可設可不設、可教可不教”的錯誤思維。
(二)師資力量薄弱,學生興趣較低
語文課程教學除要求任課教師擁有較高的業(yè)務素質和廣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外, 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拋除中小學語文教學中那種側重于語言文字等基礎知識講解,以傳播人文精神和宣傳傳統(tǒng)文化為教學的重要目的。但是從當前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院校離這一目標還相差甚遠。大學語文專任教師不足,特別是針對學前教育專業(yè),有些學校認為只要讓學生了解基礎的文化知識,就能滿足學生就業(yè)后的需要,因而沒有必要引進專業(yè)教師進行教學。高職院校在錯誤的語文教學觀念引導下,逐漸使大學語文課程成為不受學校重視、不受學生歡迎的“雞肋課程”。進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教學思維固化,教學手段單一
現目前,一些高職院校在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語文教學中,往往不能準確地定位自己的教學思維,要么偏低,還將重點放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于字詞句等基礎知識的講授上,因循守舊,枯燥乏味;要么過高,教師在課堂上泛泛而談,學生對于講授的內容不求甚解。這兩種情況都嚴重阻礙了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語文教學的順利實施。另一方面,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在教學手段上往往還是采用“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教材”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忽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采用滿堂灌的形式,以教師的思維統(tǒng)領學生的思維,缺乏師生間的交流和互動,學生難以領略到大學語文的絕妙與美麗之處。
二、進一步推進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大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方法
(一)轉變觀念、合理設置大學語文課程
在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大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學校應轉變現有觀念,重視課程的安排和設置,聘用專任教師進行教學,合理地安排課時。作為語文教師, 應當堅持 “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關注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尊重學生人格,承認學生能力,激發(fā)學生熱情,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改之以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有利條件進行自主學習為主的現代化教學模式,使學生由“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成為主動要求在語文學習中認識世界,實現人生價值升華的探索者。
(二)貼近實際,努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面臨著走向幼兒教育舞臺的現實,口頭表達能力和應用文寫作能力是左右學生能否成為一名合格幼兒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應利用學生注重“實用”這一特點,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針對學生實際需要進行教學改革,注重語言表達教學和應用文寫作鍛煉,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溝通及寫作能力。例如,可定期組織學生開展演講、交談、采訪身邊教師以及撰寫求職信、 階段性及整體工作總結等。
(三)提高認識,注重語文教學的“層次化”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畢業(yè)生一般會有兩種選擇:一是直接就業(yè),成為幼兒園一線的工作者;二是繼續(xù)深造,考取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本科繼續(xù)學習。這樣,在高職階段,我們的語文教學和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還應該針對學生現狀和個性化差異、學生就業(yè)與升學的不同需求進行分類。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同的教學目標,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其中包括提問、訓練、討論、練習、作業(yè)等一系列施教活動,不同層次的學生,難易程度要有不同,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學有所得。
【參考文獻】
[1]聶琳.我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培養(yǎng)目標及教學模式初探[J].湖南教育學院學報,2001(2):16-20.
[2]何以聰,王必輝.語文教學法散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
[3]卓霞.論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大學語文教育[J]. 考試與素質教育研究,2009(12):152-1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