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學生學習習慣的自我養(yǎng)成

      2014-10-21 15:46:52張瑞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14年9期
      關鍵詞:歸因元認知輔導員

      具備良好學習習慣是優(yōu)良學風的重要體現(xiàn),是形成終身學習能力的保障,是教育教學改革需要。根據(jù)百度百科,學習習慣是經(jīng)過反復練習而產(chǎn)生的持久穩(wěn)定的學習行為方式,良好學習習慣表現(xiàn)為有計劃、有效率、善思考、會自學和重過程。元認知理論是教育心理學中重要理論。二者形成過程,都是從外控轉為內(nèi)控,無意識轉為有意識直至達到自動化的過程[1],元認知為消除學習不良提供了嶄新思路[2]。因此,用元認知理論指導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具有重要意義。學生普遍認可元認知在改善學習習慣中的作用,但在如何使用元認知層面,亟需教育管理者的指導與幫助[3]。輔導員工作在學生工作第一線,對學生學習習慣養(yǎng)成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此,本文從高校輔導員的角度進行探討。

      元認知自從Flavell在1976年提出以來,引起教育心理學界持續(xù)關注,時至今日,已經(jīng)成為非常成熟的理論。元認知是指認知主體對認知的認知。一般而言,元認知包括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jiān)控。三者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共同構成元認知理論的有機統(tǒng)一。元認知可以幫助學習者自覺主動地對學習過程進行監(jiān)控、調節(jié),有意識地運用元認知策略,注重自我反思,總結經(jīng)驗教訓,進而提高認知能力和學習效率,達到預期學習效果。雖然學生元認知能力有強有弱,但可以通過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元認知意識,提高元認知水平[4],最終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高校輔導員在學生學習習慣養(yǎng)成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發(fā)揮作用。

      一注重對學生的學習目標引導,增強其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進入大學后,學習目標缺失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部分同學不重視學習,更甭提學習習慣了,這由多種原因造成。例如很多高中教師會對高中生灌輸一種善意謊言,即到了大學就可以好好玩了;一些家長認為孩子既然上了大學,已經(jīng)是成年人,就可以不管不問。同時,有些同學認為,在大學能力鍛煉更重要,參加了很多社團組織或者忙于從事各種兼職活動,結果荒廢了學業(yè)。因此,幫助學生及時意識到樹立學習目標的重要性意義重大。鑒于此,輔導員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通過開班會、年級大會和新老生經(jīng)驗交流會等多種形式,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目標的重要性。動員廣大同學結合自身實際,明確目標,目標可長可短。通過樹立學習目標,讓學生懂得“做什么、什么時候做、怎樣做、為什么這樣做”[5],確保計劃的可行性。二是發(fā)揮學生家長在學習目標樹立中的作用。每個家長都會對孩子有所期望,家長一般更了解孩子性格和個性,可以在幫助孩子制定學習計劃中起著引導作用。輔導員要求家長及時關注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目標完成情況,形成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合力。三是輔導員要主動與任課教師聯(lián)系,要求任課教師關注學生在具體課程學習中的學習目標。特別是第一節(jié)課,對課程學習提出明確的學習目標與要求,讓學生知道該課程學習的意義所在,進而幫助學生形成在課程學習上的具體目標,形成輔導員管理和任課教師教學的合力。

      二向學生傳授元認知知識,提高元認知使用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元認知知識包括與個人相關知識、與任務相關知識和策略性知識。與個人相關知識指的是了解個人在認知過程中的個性差異,如學習風格、智力水平、性格氣質等,進而摸索出符合自身特點的學習習慣;與任務相關的知識包含對學習任務特征及其認知處理的認識。元認知策略是學生自主學習關鍵。根據(jù)張鴻琴(2013)研究,元認知策略與班風學風建設存在正相關聯(lián)系[6],王烈琴,李建魁(2008)指出,策略性知識包括認知策略:復述策略、精細加工策略和組織策略;無認知策略:計劃策略,注意策略和調節(jié)策略;資源管理策略:時間管理策略、學習環(huán)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尋求支持策略[7]。在平時教育管理中,輔導員要有意識地增加元認知策略知識的指導和訓練,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意識使用元認知策略,幫助學生學根據(jù)不同學習情境,如學習材料的性質、學習活動的要求,選擇不同策略。與此同時,在具體學科的學習當中,輔導員要積極主動與任課教師溝通聯(lián)系,與任課教師一道,共同指導學生在具體學科學習中,學會科學合理地使用各種策略性知識,提高學習成效。

      三輔導員要留意學生在學習上的狀況,注重培養(yǎng)學生非智力因素

      元認知監(jiān)控過程是一個不斷計劃、檢查、調整和修改的動態(tài)過程,在此過程中,非智力因素尤為重要,如果學生缺乏堅持性,出現(xiàn)問題懶得補救,就會造成問題越來越多[8],到最后即使想補救也來不及,甚至畢不了業(yè)。因此,輔導員在平時教育管理中,要注意鍛煉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學習動機、學習態(tài)度和堅持性。鑒于此,一是輔導員要發(fā)揮學習督導小組作用,其成員可以是由班委、學生黨員和寢室長等組成,輔導員賦予其監(jiān)督、提醒和反饋的權利,重點關注學習態(tài)度差、學習動機弱或者缺乏毅力的同學。這部分同學經(jīng)常表現(xiàn)為沉溺于網(wǎng)游、屢次曠課、不完成作業(yè)或者自制力差。二是發(fā)揮階段性測試的有益作用,監(jiān)控學習效果。對于成績不理想的同學,有針對性地找其談心,幫助找到癥結所在,必要時聯(lián)系家長,督促其繼續(xù)努力,改正不良學習習慣。三是教給學生非智力因素訓練方法,如鼓勵學生細分目標、逐一實現(xiàn)、從小事做起、自我激勵和暗示,可以在課外活動、課堂教學和社團活動中滲透。要樹立良好的自身和同學榜樣,通過身邊例子激勵其他同學,同時可以用名言警句引導學生(參見百度百科:自制力)。四是通過要求學生做筆記、寫日記、劃重難點等方式,讓學生時刻知曉自己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監(jiān)控自己的學習過程。

      四輔導員要指導學生學會自我評價和正確歸因

      對學習過程中元認知控制認知資源的情況、采用的元認知知識和學習效果進行客觀公正評價。學會正確歸因,為進一步改進奠定基礎。輔導員要注重總結反思,做好記錄,總結經(jīng)驗教訓,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整改落實到位。在元認知評價中,注意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指導學生學會正確歸因。在失敗面前,往往心灰意冷,不知如何進行正確歸因。輔導員要指導和幫助學生學會在成功或者失敗面前學會正確分析原因,對于正確的歸因,要及時加以強化;引導學生從自身內(nèi)部因素進行歸因,促進學生繼續(xù)努力,防止從外部不可控因素進行歸因,以免產(chǎn)生無助感[9]。二是實現(xiàn)評價方式的多樣化,輔導員可以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元認知評價量表,讓學生自我評價;可以讓學生通過寫日記、日志、說說等方式進行自我評價;同時可以嘗試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對于缺乏評價經(jīng)驗的同學,輔導員應該予以指導和幫助。通過反思評價元認知策略和元認知體驗,如果達到預期學習目標,輔導員應鼓勵學生繼續(xù)保持,進而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反之,學生通過了解自身不足,不斷擴充修正自身元認知知識或者尋求教師幫助,達到同化和順應自身相應元認知知識,以更好指導將來的學習活動的目的。endprint

      五關注學生在學習習慣養(yǎng)成中的元認知體驗,調動學生的內(nèi)部積極因素

      元認知體驗是指個體在認知過程中形成的情感體驗。大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存在對學業(yè)焦慮、自制力差、成就感匱乏、挫敗感體驗。要逐步增加學生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增強自信心。要發(fā)揮教師期望效應。對于心灰意冷的同學,不能一味地訓斥和批評,除了幫助他們正確歸因以外,還要對不同學生今后表現(xiàn)予以不同的期待,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輔導員的關心和關注。繼而讓學生不斷朝著輔導員期望的方向發(fā)展。還要挖掘學生內(nèi)部動機。積極心理學也告訴我們,每個人自身都有懶惰、苦惱、郁悶、迷惘、焦慮、失落等負面情緒,同時也有自身積極、合作、樂觀、拼搏、堅強、進取等積極品質,因此,輔導員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消極情感體驗,調動學生內(nèi)部動機。

      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自主學習能力。輔導員輔在日常教育管理中,通過指導和關注學生元認知能力的發(fā)展,讓學生有效監(jiān)控學習過程和使用、調整元認知策略,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達到構建優(yōu)良學風、提高育人成效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成杰.用元認知監(jiān)控理論指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J].西藏教育,2010(3):50-51.

      [2]俞國良,張雅明.元認知理論與學習不良兒童研究[J].教育探索,2004(11):46-51.

      [3]張瑞.元認知理論下大學生日常學習習慣自我塑造可行性研究[J].考試周刊,2013(54): 167-168.

      [4]姜英杰.元認知:理論質疑與界說[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135-140.

      [5]張曉慧,鄭淑明.元認知策略與自主學習探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6(25):145 -147.

      [6]張鴻琴.元認知策略與高校班級學風建設的實證研究[J].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2):367-370.

      [7]王烈琴,李建魁.自主學習的關鍵:元認知、元認知策略及其培養(yǎng)[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8): 108-112.

      [8]胡志海,梁寧建.大學生元認知特點與非智力因素關系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2(25): 435-438.

      [9]劉永芳.歸因理論及其應用[M].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 325-347.endprint

      猜你喜歡
      歸因元認知輔導員
      基于元認知的數(shù)學焦慮研究
      成才(2023年15期)2023-11-16 03:44:02
      錯解歸因 尋根溯源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輔導員
      積極歸因方式:當船漏水了
      元認知策略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數(shù)學學習中教師歸因與學生自我歸因的比較研究
      好輔導員這樣煉成
      輔導員(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元認知在大學英語教改中的應用
      學校自評自主性缺失歸因及強化機制
      元認知策略對閱讀詞匯量的補償作用
      外語學刊(2011年3期)2011-01-22 03:42:28
      登封市| 沂源县| 团风县| 弥勒县| 共和县| 姜堰市| 会同县| 利辛县| 荔波县| 嵊州市| 稻城县| 苗栗县| 农安县| 昌吉市| 虎林市| 宜兰县| 宁城县| 衡东县| 慈溪市| 开原市| 水城县| 锡林郭勒盟| 原平市| 峡江县| 正蓝旗| 迁安市| 长兴县| 卓资县| 萍乡市| 年辖:市辖区| 夏津县| 朝阳县| 确山县| 昌吉市| 松阳县| 驻马店市| 三门峡市| 龙泉市| 隆尧县| 卓尼县| 娄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