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平
摘要:美國在學校體育教學改革領域走在世界的前沿,這一點毋庸置疑。文章通過對美國體育教學改革的核心理
念、相關標準制定依據(jù)等剖析,結合我國體育教學改革現(xiàn)狀,提出了體育教學改革為誰而改、改革過程中如
何體現(xiàn)人的主體地位、改革推動如何有效實施、誰來評價體育教學改革等四點思考。同時,本文也認為照搬
照抄或略加包裝的做法不能長治久安,合理借鑒、科學消化、立足本土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關鍵詞:美國 中小學體育 教學改革 教師培養(yǎng) 三元結構
通過對國內體育教育發(fā)展的相關文獻研究,本
文認為在學校體育不斷的發(fā)展過程中對教學改革
的依賴始終沒有減弱過。而美國在此上的研究更是
處于世界的最前沿,其研究的結果也具有較高的影
響。近年來,美國在體育教學改革上取得了很大的
成就。例如,基于全納理論下的“人人都享有接受教
育的權利”的改革理念指引著美國的中小學體育教
學改革。再例如由“常規(guī)性體育教學”、“特殊性體育
教學”和“融合性體育教學”所共同組成的三元結構
體育教學模式。那么,其改革的成功要素都有哪些
呢?其改革的核心理念、標準制定依據(jù)、新教學模式
結構是什么呢?這些問題的解答勢必將對我國體育
教學改革的有效推進起到促進作用。
一、美國體育教學改革理念與標準依據(jù)
1.核心理念
通過圖1剖析,我們可以從中看到,美國在體
育教學改革的核心理念上,主張的是全納教育理
念,即“所有的學生都接受到體育教育”。通過相關
資料的研究,理念中的“所有學生”是泛指各級各類
學校的學生,其包括了男同學與女同學;既包括了
技術好的學生,也包括了技術差的學生;既包括了
那些超常生,也包括了那些低常生;既包括了帶殘
疾的學生,也包括了健康的學生。理念中“體育教
育”的內涵也是非常豐富,其涵蓋了各級各類部門、
學校所編寫的體育教材、運動活動、比賽、身體鍛煉
等。
2.美國體育課程標準依據(jù)
如圖2所示,美國體育課程標準主要包括四部
分內容:體育教學目標、合格體育課程標準、適宜體
育教學指南標準以及學習活動機會規(guī)范標準。具體
分析如下:
(1)教學目標內容。美國體育改革非常注重體
育教學目標的指定,其所堅持的全納教育理念貫穿
各級各類學校的體育教學。理解美國的體育教學目
標可以從“六條內容”、“四個年齡”以及“兩大成果”
等三個層次加以理解。所謂的“六條內容標準”是指
培養(yǎng)的學生要在身體素質、體育知識、運動技能、社
會能力、價值觀念,鍛煉習慣等方面上得以教育和
提高。第二層次中的“四個年齡”是指在教育對象上
依據(jù)年齡劃分成四個階段:學前至2年級、3-5年
級、6-8年級,9-12年級。第三層次主要體現(xiàn)在“兩
大成果”上。即對學生所期待的成果和其它若干期
待成果。
(2)合格體育課程。圖3所示是美國體育課程
改革中合格體育課程的主要內容。即,“確保學生的
學習”、“采用多級的測量評價”、“安排適宜的教學
內容”以及“合理的體育教學策略”。
(3)適宜體育教學指南標準。美國適宜體育教
學指南標準的組成內容上,具體可以劃分成五大
類,35個項目,68-70個標準,每一個標準又含2個
方面內容。其五個大類的內容主要包括:“學習環(huán)
境、教學策略、測量評價、專業(yè)素養(yǎng)以及大綱計劃
等。”
(4)學習機會規(guī)范標準。美國體育教學改革在
學習性活動機會相關規(guī)范文件的類別上,分成了10
個大類,在每類上又各有不同的相應標準。具體內
容上主要包括合格體育教師、大綱與計劃、健康安
全、場地器材與物質、時間安排、測試的評價、課程
評價等。
二、三元結構的體育教學模式
三元結構理念是美國體育教學改革的核心理
念,其教學模式主要分成常規(guī)性體育教學、特殊性
體育教學以及融合性體育教學三個種類。
1.常規(guī)性體育教學
在美國的三元結構體育教學模式中,其常規(guī)性
的體育教學是一種非系統(tǒng)性考慮學生的個案教學,
或者稱之為傳統(tǒng)型的體育教學。主要教學特征具體
表現(xiàn)在學生能力上較為相似,教學方案相對集體,
學習的環(huán)境為同一課堂,學習的內容或者活動是相
同的,教師在教學方法選用上也較為相似,學習的
目標上也較為統(tǒng)一、明確。
2.特殊性體育教學
相對于常規(guī)性體育教學而言,特殊行動體育教
學強調的是個案化。該教學的主要特征表現(xiàn)在教學
是依據(jù)教學對象的個人能力不同所確定的不同活
動內容,通過具有針對性的教法完成不同的教學目
標及任務。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特殊性體育教學中的
“個案化教學”具體計劃并不是體育教師一人所完endprint
成,它是通過不同領域、不同學科的多人參與下,通
過會議研討形式所制定的。
3.融合性體育教學
《聯(lián)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導讀》指出:“融合
教育不僅能提供最好的教育環(huán)境……而且……有
助于打破障礙,挑戰(zhàn)成見”。融合體育教學是包括特
殊的體育教學與常規(guī)的體育教學,是主張每個學生
都應有平等接受體育教育的權利與機會,平等享受
體育教育的資源,是反對教師因學生的體質、運動
水平上的差異對其產(chǎn)生任何的歧視與不平等接納。
其主要的教學特征就是因材施教。
三、美國體育教學改革對我國體育課改
的啟示
1.體育教學改革為誰而改
中國體育教學改革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8次不同程度
的洗禮,如今的體育教學已經(jīng)從“應試教育”轉變?yōu)?/p>
“素質教育”的重視?!敖K身體育”、“健康第一”等體
育教育理念在各級各類學校的體育實踐中得以落
實和貫徹??梢哉f,通過多次的體育課程改革使中
國的學校體育在指導思想上得到了凝聚性的轉變,
體育課程改革主旨呈現(xiàn)多面化,各級學校體育課程
呈現(xiàn)多變化??傊诟母锏谋尘跋挛覈膶W校體
育正處于全方位、縱深發(fā)展的趨勢之中。但是,成績
帶給我們興奮之余,我們還需要一些冷靜,一些反
思。例如,體育教學改革到底是為誰而改。我想如果
我們能將這個很簡單的問題加以詮釋,那么我們的
課程改革似乎就找到了奮斗的目標。因此,需要我
們體育教師在踐行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過程中,在運
用新課程的教學方法中,在實施新課程教學評價
中,給予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的思考。
2.如何凸顯人的主體地位
美國體育教學改革將總目標鎖定在“把每一個
學生都培養(yǎng)成為接受過體育教育的人”,我國的體
育教學總目標體現(xiàn)在“健康第一”與“終身體育”兩
個代表性的教育理念上??梢哉f,這兩種教育理念
集中呈現(xiàn)了“以人為本”。因此,我們說其是新體育
課程改革的標志性教育理念。凸顯人的主體地位對
于體育教學而言就需要通過合理目標的制定加以
實現(xiàn)。新體育課程標準中將課程目標設計成“知識
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
維目標。其中,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一目標設計主
旨是試圖全面提高我國學生體育素養(yǎng),而過程與方
法是試圖強化體育學習的特殊性,即實踐特點,而
知識和能力的目標提出主要為了提高未來公民的
基本素質要求。但是,通過中美體育教學目標的對
比,我們發(fā)現(xiàn)目前國內的體育課程目標存在描述性
表述過多、彈性目標過多。這不得不讓我產(chǎn)生了體
育教學課程改革所提出的“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
實際操作性。到底,我們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如何凸
顯人的主體地位,這必須引起我們體育教師加以思
考。
3.體育改革如何有效實施
縱觀我國體育課程的歷次改革,其都是由上而
下的實施形式,相比較美國的體育課程改革,我們
似乎還應該放開下面基層學校的權利。這也是筆者
所要指出的“體育改革如何有效實施”問題的所在。
體育課程改革的目的是為了更有效地幫助學生掌
握運動技能及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體育教師
如何采取合適的方法與策略。同樣,國家在實施體
育課程改革上也需要一定的措施加以保障有效實
施。試圖通過幾次培訓、專家講座以及教學展示等
是不能從根本上完成體育新課程改革的任務。其需
要我們能結合國情、學校實際、學生身心特點等挖
掘有效的措施與辦法。
4.誰來評價體育教學改革
美國的體育課程在管理上實行的地方與學校
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國家只是制定相應的建議性課
程標準與實施指南。我們知道,評價是體育教學改
革的重要內容,也是每一次體育教師們討論的焦點
問題。目前,最新的體育課程標準對發(fā)展性評價給
予了強化。通過相關評價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評價上
主要有“評價對象與主體的多元化,評價內容與范
圍的逐漸擴大,評價方法與形式的多樣化”等三個
特點。我國在體育教學評價對象上除了對體育教師
的“教”進行評價,還包括對學生“學”的評價。從這
一點上看,我國的評價在對象上已經(jīng)比較注重全員
性,這是很大的進步。在對學生評價的指標上,目前
主要有體育參與的態(tài)度、參與習慣、技能水平、身體
形態(tài)、素質水平、認知水平等。相比美國而言,我們
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但已經(jīng)出現(xiàn)令我們充滿希望
的開始。如,絕對性評價與相對性評價的相結,過程
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的相結合,階段性評價與總體
性評價的相結合,形成性的評價和個體內差異性評
價的相結合等。這些改變,足以證明我國體育課程
改革更加清晰,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誰來評價體育
教學改革的問題還沒有解決。也就是說,我們如何
來評價體育教學課程改革的成果。因為,這一問題
的解決將有利于我們進一步調整改革的方向以取
得更大的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