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俊
教育評價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考試。講評課就是指考試和練習之后對試卷及習題進行分析、講解和點評的課型,是對教學知識遺漏的一次重要彌補,因此講評課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英語教學中成功的講評課能夠解決學生在答題過程中暴露的問題,能夠深化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高三教學工作的基本模式就是復習—測試—講評,循回往復,可見講評課占了足足三分之一的教學時間。而部分高三英語教師在研究教學方法時,投入到講評課上的時間、精力與心血卻遠遠不及對于授新課、復習課、習題課等課型的付出。平常進行的教學研究活動,教師之間互相聽課的活動也大多是在授新課上進行。教師態(tài)度上的忽視及教研活動形式上的不重視導致講評課無法享有它在教學中應有的地位,更談不上發(fā)揮它的重要功能!這嚴重地影響了高三英語講評課的效果,必然直接影響學生的高考英語成績。那么,如何優(yōu)化高三英語試卷講評課,打造更高效的課堂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做好講評課的準備工作
部分教師把講評課視為核對答案課,于是蜻蜓點水地核對一下,更有甚者將答案抄在黑板上了事;而有的教師又太謹小慎微,怕錯過這個知識點漏了那個高頻考點,于是習慣性地把試題從頭到尾講一遍。這樣過度省略或過度詳細的講評模式讓學生們收效甚微,久而久之,會使他們對講評課產(chǎn)生厭煩情緒。因此講評試卷時要有針對性和實效性,這就要求教師們在課前廣泛收集信息,仔細分析試卷。
1.統(tǒng)計學生總體答題情況
每一次考試的最高分、最低分、優(yōu)秀率和平均分在先進的閱卷系統(tǒng)輔助下是很容易搜集得到的。從這些數(shù)據(jù)中,學生們可以直觀形象地了解到考試結(jié)果,避免盲目自卑。而教師們也可從系統(tǒng)中調(diào)閱出每大題的失分率,逐項分析,了解學生們對每類題型的掌握情況,以便確定講評的重點。教師們還可以統(tǒng)計每一位學生的強項和弱項,建立單個學生的錯題庫,便于日后針對學生的強弱項因材施教,做到讓尖子生更“尖”,并能有的放矢地幫助學困生排除學習道路上的障礙。
2.對學生考試錯誤的原因進行歸類分析
學生考試丟分往往是由于心理、審題、書寫、語言表達和知識積累等因素造成。教師們要對試題中所考查的知識點進行歸類分析,掌握知識點分布情況,結(jié)合試題的難易度做出一個總體評價。最重要的是,要結(jié)合題目的命題思路與意圖去分析學生出錯的原因,以便調(diào)整今后的備考策略及注意事項。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學生出錯的原因多是母語干擾、思維定勢或英語語言知識掌握欠缺造成。教師們在講評時,要對產(chǎn)生普遍性錯誤的原因予以分析和重點強調(diào),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而達到矯正錯誤的效果。
3.制定講評課的教案
教師應基于以上的統(tǒng)計結(jié)果和錯誤原因分析,結(jié)合考綱及練習的要求,弄清出題趨勢,確定講評要達到的目的。講評課前一定要備清哪些內(nèi)容略講,哪些內(nèi)容重點講,如需拓展,又應拓展到什么程度;要確定學生出錯的關(guān)鍵點以及思維障礙所在并指明今后不出或少出錯的方法;在必要時還應讓學生自行討論如何才能避免再犯類似錯誤。課前還要選好講評的方法。俗話說: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適合的方法。一節(jié)課下來,要讓學困生必有所得,使學優(yōu)生必有所悟。
二、課堂上要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課前準備得再充分,若學生的心思不在講評的內(nèi)容上,縱使教師滿腹經(jīng)綸,“神馬都是浮云”。所以課堂上教師必須使出渾身解數(shù)鎖住學生的心思?,F(xiàn)在的學生,都是90后,他們不是不愛學,而是不愛平平淡淡地學,因為他們是吃冰激凌都得吃火鍋冰激凌的一代。所以,教師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及內(nèi)心需求制定使他們心儀的授課模式。課堂活動的新穎獨特除了在形式上的改革外,也只能從課堂教學語言本身去下工夫了。為了改變高三學生備考的單調(diào)模式,筆者會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帶學生到室外也就是校園的某塊空地上去講課。學生頭頂藍天,沐浴在陽光中,一絲絲微風拂過他們的面頰……如此開放、如此愜意的場景,學生們豈能不敞開心扉來擁抱知識呢?當然,第一次這么做的時候,學生們會因為狂喜而引發(fā)些許騷亂。別怕!這是改革會經(jīng)歷的必然。
至于講評課上的語言,是愈煽情愈好,正所謂以情感人,人都感動了,難道還能不注意嗎?教師可以在為學生分析完考試整體情況后,及時地表揚優(yōu)秀的和進步的學生,且掌聲尤其應當送給那些成績不怎么樣但依然不氣餒而堅持學習的學生,要善于發(fā)掘這些學生的閃光點并給予肯定和鼓勵。這樣一來,學生的辛苦與付出得到了認可與賞識,“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覺油然而生,繼而會以“士為知己者死”的豪情來學英語。
除了用激勵性的語言以外,教師還可根據(jù)講評的內(nèi)容穿插一些風趣幽默或頗有文采的課堂語言。比如一些學生在做單選題時,往往忽略掉題目所給的關(guān)鍵信息而誤選答案,可以在講評時對學生們說:“同學們,趙本山的小品常說此處省略一萬字,咱此處千萬不可省略呀,連標點符號都是答題的提示信息,文字更是一字千金吶!”在做閱讀理解題時,學生們見到熟悉的詞就習慣性地根據(jù)他們腦海里認定的那個義項來理解,而高考有時候則愛考熟詞生義(需要考生聯(lián)系上下文才能品出詞的新義或另一種含義)。比如學生們在理解“A study of major US companies showed that 73% found office pets beneficial, while 27% experienced a drop in absenteeism.”(2005 全國卷一)時,往往把“while”理解為“而,然而”。在此句中,“while”前后談的都是“優(yōu)點,好處”,無轉(zhuǎn)折之意,應理解為“與此同時”。真是“此while非彼while”!此言一出,學生們皆猛然醒悟了。短文改錯中也有充滿情趣的例子。 比如在講解“Birds are singing song in the trees.”時,可笑著說:“鳥兒們會唱同一首歌嗎?”學生們便笑著心領(lǐng)神會了。在這樣一種風格的語言熏陶下,學生們也會學以致用的。有一次一位學生寫作文,不知道用代詞的什么格,幽默地問道:“老師,我眾里尋‘他,不知該用哪個‘他?”如此寓學于樂,必能學有所成!
三、在講評課后給學生鞏固和練習的機會
學生的正確概念是在不斷地同錯誤概念進行斗爭,不斷地從失敗到成功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練習來檢驗學生,讓他們有“這回真的明白了”的感覺,鞏固講評成果。此外,建議學生準備一本“錯題集”,收集每次考試出錯較多的一類題目,以便日后進行經(jīng)常性的復習。
總之,教學中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適合學生的方法。在講評課上,我們教師的責任就是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各種解題的技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講評課成為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責任編輯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