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萃
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一般采用“三個階段”的教學模式:讀前活動、讀中活動和讀后活動。根據(jù)閱讀教學理論,閱讀過程是一個主動的、語言與思維相互作用的創(chuàng)造性學習運用語言的過程。據(jù)此,閱讀的前兩個階段可以看做是對語言材料的初步感知和理解,而第三階段則是對閱讀理解效果的檢查和對語言材料的鞏固運用。教師往往把教學重心放在讀前與讀中活動上,由于這兩個部分占據(jù)時間較多,使得讀后活動草草收場,給人一種虎頭蛇尾的感覺。實際上,讀前活動和讀中活動只是學習輸入,而讀后活動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輸出。高中英語課文題材較為廣泛,針對不同題材、不同教學目標,可以采用不同的讀后活動,以達到所需的教學效果。以下活動設計僅供參考。
一、話題討論
通過閱讀材料內(nèi)容提煉出一些有意義的話題,然后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學生去評議文章中的人物、事跡,討論社會熱點話題,讓學生發(fā)揮想象,激發(fā)他們積極向上的進取心,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模塊六第二單元的Reading, 話題是“Whats happiness to you?”主要講桑蘭的事跡。這時教師可以在讀后活動中以逐層遞進的方式設置多個話題,第一可以討論從文中人物事跡學到了什么;第二可以討論如果周圍的人遇到了不幸,自己怎么去幫助他;第三可以討論如果自己遇到不幸,自己如何面對。逐層遞進,升華情感,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珍愛生活、為青春奮斗的積極向上的精神,讓他們感到學有所用。
二、不同形式的寫作練習
寫作的素材來源于閱讀。閱讀課文是寫作體裁的范文。教師可以挖掘課文中寶貴的資源,供學生練筆,使學生不僅對所學課文有更深入的認識,而且還能提高寫作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寫作方法根據(jù)文章體裁和教學目標的不同各異,可以采用模仿寫作、續(xù)寫、改寫、總結(jié)文章主旨,或是回信等方式進行寫作練習。
例如,模塊五第一單元的Reading,話題是“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講述了朋友相處過程中的矛盾。文章是一封求助信的形式,所以建議的讀后活動是寫回信,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法。如:Suppose you are Annie, a magazine advice columnist. Write back to the student and give him some suggestions. At least 2 suggestions.規(guī)定詞數(shù)或句數(shù),使得寫作在課堂上可操作,并組織小組內(nèi)交流,評出最合理的解決方法在班級內(nèi)展示。
三、 表演活動
這類活動主要包括角色扮演、采訪、辯論等。這些活動都讓學生在模擬真實的語境中,鍛煉自己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對角色的理解,通過肢體語言、語音語調(diào)、語氣、面部表情來刻畫人物形象,這種集挑戰(zhàn)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形式可以激發(fā)學生學英語的熱情,也是“學進去,講出來”的一種體現(xiàn)。
例如,模塊八第二單元的Reading,話題是“Turandot in Beijing”,講述的是一部歌劇。學生可以通過聽錄音,反復模仿誦讀,理解故事的發(fā)展,揣測角色的心理變化,將這個故事搬上舞臺。表演的學生和看表演的學生都需要仔細研學這篇文章,才能表演好和看懂。
四、口頭復述
復述是高中課堂上非常常見的一種讀后活動,它要求學生對前面所學的課文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這種活動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理清文章的脈絡結(jié)構(gòu)。復述不是機械式的背誦,它也可以通過多種形式來進行。例如:直接復述——在理解全文之后,讓學生獨立完成對整篇文章的復述或是通過小組活動的方式,讓學生接龍復述;提示性復述——通過給予學生提示,如圖片、關(guān)鍵詞、關(guān)鍵句、問題、文章框架等,來讓學生進行復述;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進行挖空填詞——在PPT或?qū)W生的講義中呈現(xiàn)原文段落或是改后的文章的內(nèi)容,讓學生填出課文中的重要單詞或短語。
五、補充閱讀
補充閱讀活動是指提供給學生與本課題材、體裁相關(guān)的文章,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閱讀技巧(reading strategy)來進行適量的泛讀。選擇的閱讀材料要具有針對性、目的性。通過此種方法來鞏固和發(fā)展學生的閱讀技巧,鞏固和擴充學生的詞匯量和語言知識。
閱讀課一直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讀后活動雖然在整節(jié)課上所占時間比例不大,但它卻是課堂生成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能夠清楚地反映課堂教學效果。高中英語閱讀課讀后活動的設計除了上述幾種形式外還有很多。在讀后活動的設計上,我們不能只局限于形式,還要根據(jù)不同的課題、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實際需求等多種因素來選用不同的形式,而且要具備可操作性?;顒釉O計要有利于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達到活學活用。
(責任編輯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