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章
近年來,中學語文在教材、教法等方面都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革。課程改革的主陣地是課堂。毋庸置疑,課堂改革的核心是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但是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也不容忽視。那么,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語文教師如何才能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上好一堂語文課呢?總結(jié)十多年一線教學的體會,我主要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一堂好課應該是一個整體,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自然勾連,無縫對接,絲絲入扣,渾然一體
近幾年來,活動單導學、板塊教學等各種教學模式?jīng)_擊著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在競相效仿的過程中,有的課堂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像是被人大卸八塊、四分五裂。其實,教學活動的前后環(huán)節(jié)應該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節(jié)好課應該像流水那般順暢,前一個教學活動的設計要為下一個活動做好知識上和活動上的準備和鋪墊,使教學活動的推進由淺入深,層層深入,才會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教學《陋室銘》這篇文言文時,我就設計了“朗讀—讀順文章→品讀—讀懂文意→賞讀—讀通思路→研讀—讀明情操”這樣幾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拾級而上,自然而然完成學習目標。再如,在學習朱自清的《綠》時,我設計了“寫了什么”“怎么寫的”“為什么這樣寫”三個環(huán)節(jié),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有機地融為一體,前后環(huán)節(jié)緊密連貫,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轉(zhuǎn)換。
總之,語文課堂設計活動環(huán)節(jié)要統(tǒng)籌兼顧,還要會用、善用課堂教學過渡語,才能使課堂教學如行云流水,不著痕跡,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一堂好課應該有一個精彩的導語,讓學生迅速進入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中去
課堂導語是教師在新課開始之前,精心設計的一段簡練、概括性的教學語言。好的導語可以起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銜接新舊知識、營造教學氣氛的作用,為一堂課的順利展開打下良好的基礎。良好的開頭乃是成功的一半。特級教師魏書生認為:“好的導語像磁石,能把學生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攏過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調(diào)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啟迪,催人奮進。”
在教學《紫藤蘿瀑布》一文時,我引用了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一首詩來開頭:“我常覺得,生命是一項奇跡。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開出像海洋一樣湛藍的花;一對毫不起眼的鳥兒,在枝頭唱出遠勝小提琴的夜曲……”并順勢利導:“是啊,青青芳草,盈盈春水,‘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大自然給了我們太多的啟迪和感受。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家宗璞的腳步去走進一片紫藤蘿,(出示投影)去聆聽生命的感言?!边@樣的導語既激發(fā)起學生對紫藤蘿的好奇,又能觸動學生對文章主題的思考。當我緩緩念出這首優(yōu)美的小詩時,學生一下子進入了我創(chuàng)設的那份寧靜、優(yōu)雅的意境中。再如,教學《臺階》一文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當穿著黑布棉袍、青布馬褂的背影漫上熒屏時,我們不禁被那偉大而無私的父愛深深地感動了。父愛像冬日的陽光溫暖著兒子的心田。今天,讓我們沿著作家李森祥為我們搭起的‘臺階,一同再去感受父親的品質(zhì),理解父親的情懷?!奔戎販亓恕侗秤啊返闹黝},又為下面的課堂教學營造了濃濃的父愛氛圍。
在開門見山、單刀直入已成為絕大多數(shù)語文教師日常授課的主旋律的今天,我們不妨靜下心來精心設計一個讓人心動的導語,也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一堂好課應該滲透情感的教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靈魂的洗滌
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苯處熢诮虒W中的情感滲透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關(guān)于情感教學,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我一千次地確信,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情感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智力發(fā)展。這便是情感教學的價值。”語文教師應根據(jù)不同課文情感的需要,既要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繪聲繪色、生動形象地傳達作者在作品中表達的思想感情,還要善于控制語速的輕重緩急傳達文本中的喜怒哀樂。語文教師的情感教育還應該表現(xiàn)在方方面面,一舉手一投足,一個簡單的會意,一個贊許的眼神,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從而點燃學生興趣的火花,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覺得課堂生動有趣,喜歡學、愿意學,并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比如,在《父母的心》一課結(jié)束前,我適時播放了譚晶和楊坤合唱的《天下父母心》,全班鴉雀無聲,那緩緩的旋律在學生心靈流淌,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在《國寶——大熊貓》一文教學中,我在介紹大熊貓頻頻出訪,成為中國和世界各國(地區(qū))友好交往的使者時,適時點評它們對中國外交事業(yè)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后啟發(fā)學生:“在這里,我們有必要對它們道一聲——”學生很自然的齊聲說道:“你們辛苦了!”這樣水到渠成,增強了學生對大熊貓的喜愛之情,收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