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敏,雷雪貞,張 蔚,章淑偉
(杭州師范大學附屬醫(yī)院,浙江 杭州 310015)
·臨床護理·
臨床氧療患者舒適度的調查及對策研究
金 敏,雷雪貞,張 蔚,章淑偉
(杭州師范大學附屬醫(yī)院,浙江 杭州 310015)
氧氣療法不僅是臨床常用的護理操作,也是搶救危重患者時護士能獨立處置的急救方法之一。但在氧療過程中由于鼻導管吸氧可致鼻咽部干燥,阻塞甚至鼻黏膜出血,吸氧管異味,濕化瓶氧氣溢出時造成噪音等等會導致患者不適。本文就我院400例住院吸氧患者進行影響吸氧舒適度的原因進行調查分析并提出對策,旨為改善患者氧療舒適度提供參照。
氧吸入療法;舒適;護理
Abstract: Oxygen therapy is not only the common clinical nursing operation, but also it is a independent disposal for emergency nurses to rescue critical patients .However, during oxygen therapy, nasal catheter oxygen can cause nose pharynx dry, obstruction of nasal mucosal bleeding, Oxygen tube strong smells. Noise will caused by humidification bottle of oxygen overflow. All of this make patients discomfort. This paper, comfort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in 400 patients of our hospital who received oxygen inhalation. We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provide reference in improving the comfort of oxygen therapy.
Keywords:oxygen therapy;easement;nursing
氧氣療法(Oxygen Therapy)簡稱氧療。不僅是臨床常用的護理操作,也是搶救危重患者時護士能獨立處置的急救方法之一,而且廣泛應用于家庭生活中,成為缺氧患者進行治療和家庭保健的重要措施。在氧療過程中由于鼻導管吸氧可致鼻咽部干燥、阻塞甚至鼻粘膜出血,吸氧管異味,濕化瓶氧氣溢出時造成噪音等等會導致患者的不適。舒適護理模式是使人在心理生理社會上達到最愉快的狀態(tài),或縮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3]。如何提高吸氧患者的舒適度,提高患者氧療的依從性,已成為當今護理工作的核心。本文就2012年1月~6月本院心內科400例住院吸氧患者進行影響吸氧舒適度的原因進行調查分析并提出對策,旨為改善患者氧療舒適度提供參照?,F報告如下。
選取2012年1月~6月在杭州師范大學附屬醫(yī)院內科住院治療醫(yī)囑予吸氧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為:(1)住院治療醫(yī)囑予吸氧并接受吸氧24h以上的患者;(2)意識清楚,無認知功能障礙。排除標準:(1)失聰或失語等影響交流者;(2)有酒精成癮及其他人格障礙者;(3)醫(yī)囑予吸氧患者拒絕的患者。
采用自行設計的吸氧舒適度調查問卷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括:患者一般資料,吸氧管的種類,吸氧裝置的種類,吸氧的方式,吸氧的流量,患者接受吸氧的次數及本次接受吸氧的時間,患者是否患有過敏性鼻炎及最近是否發(fā)作,患者拒絕吸氧理由:如醫(yī)學知識缺乏,健康宣教不到位,經濟負擔過重,行動受約束,吸氧有噪音,吸氧管太硬,吸氧有氣味,吸氧后鼻黏膜干燥,吸氧的溫度太涼,吸氧有不良刺激,吸氧后鼻塞、打噴嚏,吸氧時濕度不適,家庭系統不支持,吸氧裝置放置的位置不適等。
由經過統一培訓的護士對研究對象進行一對一面對面問卷調查,調查中進行充分解釋,以保證參與研究的住院吸氧患者能夠準確理解問卷內容,問卷在患者入院后遵醫(yī)囑進行吸氧24h以上者中進行。共問卷調查了400例患者,回收有效問卷400份,有效率達100%。
本組患者400例,男210例,女190例,年齡55-94歲,平均年齡64.5±8.4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269例,大專62例,本科及以上49例;吸氧方式:單腔鼻導管吸氧102例,雙腔鼻導管吸氧280例,面罩吸氧18例;吸氧依從性好196例(49%)吸氧依從性差 204例(51%)。
調查中發(fā)現吸氧過程中存在各種不適主訴的有124例(31.0%),各種不適因素如噪音、鼻腔干燥、不良氣味等共231頻次。具體見表1。
表1 氧療過程中不適的原因及發(fā)生率
注:以上問題為多選
3.1.1 患者鼻咽部干燥導致的不適感 我國內地的護理教材指出:從氧氣筒或管道給氧裝置提供的氧氣是干燥的,吸入后可導致呼吸道黏膜干燥。凡孝琴[1]等研究表明長時間或者高流量的氧氣吸入會導致患者鼻咽干燥甚至鼻腔出血。本次吸氧患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由于鼻導管吸氧導致鼻咽部干燥不適的占17.0%。所以很多患者雖然知道吸氧對疾病等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但吸氧的依從性仍然不高,從而也影響了臨床的治療效果。
3.1.2 濕化液的噪音及導管異味引起的不適 在臨床工作中我們要為患者提供濕化后的氧氣,而氧氣經流量表直接接至蒸餾水后會產生較大的氣泡,生成氣過水聲,噪音較大[2]。一次性吸氧導管采用無毒聚氯乙烯材料制造,經環(huán)氧乙烷滅菌消毒[3],且一次性氧氣管拆開包裝后常存有塑料的異味,因此臨床上患者經常會因吸氧產生的噪音及吸氧導管的異味,嚴重影響睡眠、休息、導致情緒不安、惡心等而拒絕氧療。本調查中有20.2%的患者反映吸氧中有噪音和異味而不想接受吸氧治療。
3.1.3 吸氧的方式及管道的材質引起的不適 吸氧時鼻導管的插入深度為10cm左右,到達軟腭后部,易刺激鼻腔咽喉部黏膜導致鼻咽部干燥,損傷局部黏膜,甚至引起嗆咳、憋氣、惡心等不適[4]。由于鼻導管為橡膠材質或硅膠制品,對鼻黏膜有刺激性。在使用中雙腔鼻導管經常發(fā)生管道連接處扭曲折疊,造成鼻孔處皮膚疼痛、壓痕、破損。鼻塞常由塑料、有機玻璃等材料制成,有時因鼻塞的型號大小選擇不當或者吸氧時間較長,容易造成鼻孔疼痛、酸脹不適的感覺。而在面罩吸氧時,患者經常反映憋悶感,且妨礙與其他人交流、吃飯、飲水等。在患者體位改變時吸氧裝置給患者帶來不便,而且吸氧裝置固定過緊或吸氧時間過長,患者的鼻梁、鼻翼、面部均會引起疼痛,甚至局部血液循環(huán)不良以致皮膚潰爛。本組調查有6.5%的患者感覺吸氧管道太硬及壓著臉頰出現壓痕和疼痛不適。
3.1.4 吸氧后誘發(fā)過敏性鼻炎的發(fā)作 從調查中發(fā)現有6.0%的患者主訴吸氧后導致過敏性鼻炎發(fā)作,出現鼻癢、噴嚏、流涕等。可能因患者本身的過敏性鼻炎體質對氧氣的刺激反應敏感,氧氣流量過大導致鼻黏膜干燥引起。
3.1.5 吸氧治療限制了患者的行動 從調查中發(fā)現有8%的吸氧患者不能接受吸氧限制了他的自由活動。由于吸氧裝置的固定和吸氧管道的長度限制,在吸氧過程中患者只能配合床上活動。
3.2.1 充分濕化與溫化 吸氧前充分濕化與溫化可增加氧分子的彌散能力,提高氧療效果,有研究發(fā)現,當濕化瓶的水溫保持在32℃~38℃時氧氣充分濕化,預防了呼吸道黏膜的干燥及呼吸道的感染[5]。閻貴明和劉素彥研究發(fā)現對呼吸系統感染患者,采用加濕化氧療較室溫濕化氧療更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和氧療效果。吸入氧氣的溫度范圍在31℃~35℃最為適宜。簡單的測量方法用手背貼在濕化瓶壁上,以手背能耐受的溫度為最高溫度,換水時間大約間隔60min。本院從本調查后對氧氣的濕化液進行了改革,由原來的涼開水濕化改用了扶舒清(YYX)一次性使用吸氧管裝置。扶舒清中含有聚賴氨酸成分對革蘭陰性菌、真菌、病毒等有抑制作用,并且可以不用更換消毒濕化瓶、濕化液等操作,減少了交叉感染的發(fā)生率,也使患者吸氧的濕化得到了改進。
3.2.2 降低濕化瓶的噪音 有研究報道選用網眼通氣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氧氣溢出時的聲響。如果科室無網眼通氣管,則將濕化瓶內的通氣管棄去,將扎有針孔的一次性頭皮針塑料管套入。塑料管有孔的部分沒入水中,這樣利用將大氣泡分解成小氣泡的原理可以有效減輕吸氧過程中的噪音。還有研究指出可以取脫脂棉(8cm*6cm)攤開,一只手將氧氣流量表中的內芯放在脫脂棉中間固定,另一只手握住脫脂棉與內芯的桿部,握緊使其充分接觸再安裝濕化瓶也可有效減少噪音[6]。目前臨床上用的YYX型一次性吸氧裝置有氧氣氣泡過濾裝置,能有效將氧氣的氣泡分割成小氣泡,避免產生噪音影響患者休息。
3.2.3 去除吸氧導管異味 中藥菊花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并具有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的芳香味,這種芳香味掩蓋了塑料吸氧管的異味,從而提高了吸氧舒適度。有報道指出在患者剛開始吸氧或常規(guī)更換雙鼻氧頭時,將試吸氧氣是否通暢的一杯清水換成一杯普通的帶有清新氣味的茉莉花茶,然后將雙鼻氧頭泡于茉莉花茶中20min后,再予使用或更換(搶救患者時除外)[7]?;蛘咧苯訉⒃囄鯕夤苁欠裢〞车那逅畵Q成100℃的開水,吸氧前將鼻導管的前端在100℃開水中放置15 s,如果病情允許,可延長至l min后取出[8]。我院從2012年6月開始根據患者的病情采用此方法使氧氣管塑料味明顯減少,從而增加患者吸氧的舒適度,提高吸氧的依從性。
3.2.4 改進吸氧管道增加吸氧舒適度 理想的吸氧管道是改善吸氧舒適度的重要因素,臨床中注意對長期吸氧患者堅持每12~24h更換一次鼻塞或鼻導管,并換插另一側鼻孔。單腔鼻導管插入鼻腔太深會使患者感覺不適,可選用雙腔鼻導管;當患者感冒或鼻黏膜有炎癥時,宜使用鼻塞吸氧,可以避免刺激腫脹的鼻黏膜。對于面罩吸氧的患者,應妥善調整面罩松緊度并保持面罩清潔以增加患者舒適度。
3.2.5 加強健康教育 健康信念是知識和健康行為的橋梁,是一個不可缺失的要素,只有當個體將掌握的知識轉化為健康信念,并且感到益處大于障礙,才會采取相關的健康行為。氧療過程中采用一對一的示教,跟蹤式衛(wèi)生宣教等多種教育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讓患者了解吸氧的目的,注意事項,糾正患者錯誤的認識,提高氧療知識的知曉率,從而提高氧療的依從性及滿意度。
氧療可延長人的壽命,改善呼吸疾病和低氧血癥患者的身體素質。在歐美的較為發(fā)達的醫(yī)療帶領下,我國的氧療也進入嶄新的階段。舒適護理是一種整體的、個體化的、創(chuàng)造性的、有效的護理模式。據調查拒絕吸氧的患者中25%的是因為吸氧給自己帶來不適感。隨著現在護理學觀念的更新,找出導致患者不舒適的原因,在不影響疾病治療的情況下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或減輕患者的不適感,是目前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8]。因此在吸氧過程中,護理人員應注意與患者良好的溝通,給患者以自己認為最舒適的吸氧管放置位置,盡可能提供患者認為舒適的管道,以提高吸氧舒適度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
[1]凡孝琴. 心血管病人氧療依從性調查與對策[J]. 家庭護士,2008,5(6): 1231-1232.
[2]黃歡歡. 降低吸氧噪音的小方法[J]. 醫(yī)療裝備,2008,(6): 41.
[3]陳曉磊.巧除吸氧導管異味[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4):443.
[4] 陳蕾.呼吸內科氧療患者不遵醫(yī)行為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2A):64-65.
[5]Wenzel M, Wenzel G, Klanke M,et al. Character is tics of several humifiers for CPAP-therapy,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and oxygen therapy under gtandardised climatil conditions in a climatil chamber .pneumologie,2008,62(6):324-329.
[6]王麗娟.巧除氧氣噪音[J]. 醫(yī)療設備,2009,(5):73.
[7]陳曉磊.巧除一次性氧氣管塑料氣味[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16):1877.
[8]劉寶林. 舒適護理應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急診介入治療的臨床研究[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0,20(8):117-119.
Theinvestigationandcountermeasuresofdegreeofcomfortinclinicaloxygentherapy
JINMin,LEIxuezhen,ZHANGWei,ZHANGShuwei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5,China)
R459.6
B
1672-0024(2014)01-0042-03
金 敏(1975-),女,浙江杭州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內科臨床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