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寧
摘 要:當今社會,多媒體技術已經(jīng)成為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多媒體技術與語文教學的結合,是構建高效語文課堂的唯一途徑。
關鍵詞:語文教學 多媒體技術 整合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117(2014)18-0-01
1 前言
多媒體技術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手段。其在語文教學中的廣泛使用,推動了語文教學的全面改革,使語文課堂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今社會,多媒體技術已經(jīng)成為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多媒體技術與語文教學的結合,是構建高效語文課堂的唯一途徑。
2 高效語文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的整合
2.1 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興趣
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可以將無聲和有聲的語言結合起來,利用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將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再現(xiàn)于課堂,使教學內容更直觀,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興趣盎然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例如,在學習蘇教版語文課文《九寨溝》時,單純地向學生們介紹九寨溝的美景不足以引起學生的興趣,難以使學生對其有深刻地了解,時間長了反而會讓他們產生厭煩的情緒。在多媒體環(huán)境下,教師可以用幻燈片播放一幅列車的畫面,然后問:“大家喜歡旅游嗎?去過九寨溝嗎?”等問題,帶領大家走入九寨溝的旅途中。然后,再通過一幅幅的圖片,借助清清淡淡的背景音樂,將這些美景展現(xiàn)給學生,學生通過觀看圖片資料,對九寨溝有了更深的印象,他們此時盎然興味。這樣的教學導入,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氛圍,還提高了教學效率。又如,學習枯燥的古詩詞時,教師同樣可以運用視頻、圖畫課件,尤其是背景音樂來完成詩詞的講授和學習,這較之前純粹的教授、朗讀、默寫更生動、形象,也更具吸引力,學生學習起來更有動力,積極性也比較高漲。
2.2 加強拓展延伸,豐富教學內容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素材主要來源于教材。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教授面與學生的知識面就非常的窄。與傳統(tǒng)教學以“課本為中心”不同,多媒體環(huán)境下的語文教學雖然也是以課本知識為主,但是會結合教學的實際,在文字、圖像、聲音的巧妙結合下,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擴充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實現(xiàn)課內外知識的溝通,從而豐富教學內容。例如,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寫作要求,利用多媒體技術搜索很多有關該內容的文章或者素材,通過幻燈片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接觸更多的資料,有話可說,有資料可寫,使教學內容變得豐富多彩,填充了課堂教學內容的單一。又如,在學習李白的古詩后,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向學生展示該詩人其他著名的詩詞,來豐富學生的閱讀量,加大學生對我國唐代大詩人李白詩詞的那種豪邁、奔放的特點有清晰的認識。當然,也可以借機展示杜甫的幾首詩,以此來和李白的詩歌進行對比,從而感受他們的詩歌的不同風格和所表達的迥然不同的感情。
2.3 引導學生突破重難點,提高理解能力
在教學中,僅憑教師的講授,難以使學生了解、掌握重點內容,而且還會使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此外,小學生的認知水平還比較低,對于抽象知識的理解還有一定的難度。借助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通過運用多媒體對整體框架的展示以及重點內容的標識,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個大體了解,并重點掌握主要內容。同時運用多媒體將抽象知識具體化,把難以理解、復雜的內容簡單化、具體化,從而突破重難點,實現(xiàn)教學目標。例如,在教授《白楊》這一課時,學生很難將白楊與邊疆的建設者結合起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播放有關邊疆建設者的視頻,分析概括白楊與邊疆建設者的共同特點,以此突破重難點,有效地解決難點問題,提高了課堂效率。
2.4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
創(chuàng)新是一個國家、民族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出發(fā)點,避免應試教育的弊端。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使用,使得創(chuàng)新教學有了一個更廣的平臺。例如,在學習蘇教版語文《烏鴉喝水》這一課時,可以用動畫展示烏鴉喝水的過程,邊演示邊問:“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烏鴉最后喝到水了嗎?”有的學生說:“喝到了?!庇械恼f:“沒有?!比缓蠼處熖釂枺骸盀槭裁礇]喝到水呢?”這時學生就大膽地假設,“瓶子太大了”“瓶子不小心打碎了”等。這與傳統(tǒng)教學中純粹地講授烏鴉喝水的故事相比,更具創(chuàng)新性和形象性。又如,在學習《我叫神舟號》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播放神舟號發(fā)射的視頻,然后提問:“神州號到太空后,到底遇到誰了呢?”學生們大膽發(fā)揮想象力,有的說:“遇到了太陽。”有的說:“遇到了月亮”等。然后教師因勢利導,回歸教材。這在掌握知識、完成教學大綱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3 結語
總之,多媒體技術已經(jīng)成為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生動、形象、直觀等特點使得新時代的語文教學更具活力與生機。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應該具備一些必要的多媒體技術,借助其來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學目標。但是也不能僅僅依靠多媒體,而忽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因此,教師要定好位,恰當?shù)亟柚嗝襟w技術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多媒體技術與高校語文課堂的完美結合。
(山東省平度市明村小學,山東 平度2667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