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燕
構(gòu)建學習型社會是二十一世紀的主旋律,而建設學習型班集體也是勢在必行。筆者在農(nóng)村中學工作十四年,認為當下農(nóng)村中學學習型班集體的建設,可從班主任和學生兩方面著手:
一、從班主任角度看,做班主任,就是和學生進行心靈對話
教育工作,始終是“以人影響人”的工作。農(nóng)村中學班集體建設存在的不足,主要是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中,重安全重紀律而輕學習輕指導,或越俎代皰,行政命令式管理風氣盛行。因此,班主任首先要善于學習,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學習型、思想型的班主任。其次,班主任每每接管一班學生,要撇開一切偏見,以寬闊的胸懷和滿腔的熱情投入到學生中去。班主任對待工作,要投入;對待學生,要真誠;心里要不計代價、不計報酬地愛著學生;腦子里要剔除“為領導為利益工作”的狹隘思想,確立為學生、為家長、為社會、為國家教書育人的大教育思想。
二、從學生角度看,班級管理措施要新穎,且富有激勵性
筆者主要通過實施以下措施來強化學生的學習意識,從而創(chuàng)建學習型班集體:
抓思想層面,強化立志意識。德育的本質(zhì),應是給學生予鼓勵,而不是打擊;給學生予希望,而不是絕望:給學生讀下去的希望,給學生立志成才的希望,給學生就業(yè)奉獻社會的希望。也就是要教會學生思考人生,讓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目標,讓學生擁有積極健康思想。農(nóng)村中學生思想教育的重點,是強化學生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潛意識。讓學生向往大學,堅信自己能考上大學,這是開展一切工作的核心,是打造學習型班集體的前提。
抓學習氛圍,建設幸福課堂?!靶腋Un堂”包括老師的幸福感和學生的幸福感。建設幸福課堂,就是要讓老師教得開心,學生學得歡心;讓老師喜歡在本班上課,喜愛自己班的學生;讓學生盼望上課,喜愛科任老師。
老師的幸福感來自學生的配合、用功、優(yōu)秀、感恩。能配合老師上課,是老師獲得幸福感的前提。有些學生一上課就趴在臺面上,或搞小動作,或竊竊私語,這些即使是個別現(xiàn)象,也容易把一個負責任的老師的心情搞壞,原本備課深入、幽默風趣的老師,也可能會變得生硬而無趣,最終是影響了上課的質(zhì)量。老師喜歡用功的學生,因為看到學生的刻苦用功,就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學生未來的光明前程。早上聽到學生的朗朗書聲,課余時間看到學生拿著書閱讀的身影,我想,每個老師都會笑的。學生考得好的時候,比學生更高興的是誰?是老師。老師是很容易滿足的,看著一群富有朝氣、具有遠大理想目標的學生時,老師就會感到幸福縈滿全身。老師對學生辛勤付出,不要求學生物質(zhì)上的回報,但精神層面的回報是需要的,如尊重老師、熱愛老師、擁護老師、體諒老師、關心老師。
學生的幸福感來自老師的民主、平等、尊重、博學。如果老師還停留在“師道尊嚴”不肯“屈尊”的意識層面,肯定不受學生歡迎。老師平等對待學生,學生才有被尊重的感覺;能平等商討知識疑點,不加強于學生身上,學生才感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學生要尊敬老師,老師也應尊重學生,即使是面對犯了錯誤的學生,也不能口不擇言,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師生之間互相尊重,才能營造和諧幸福的氛圍。同時,知識淵博的老師,也更容易獲得學生的尊重和喜愛。
抓學習效率,實施積分晉升?!皩W習積分晉升策略”的焦點是“學習”,制定時遵循以下原則:一是把關注點放在“學習”上,里面的條款都要與學習有關,如作業(yè)作文練習的完成、測驗考試的成績、學習時間的付出、學習態(tài)度的端正與否、課堂表現(xiàn)等,其他與學習無關的紀律、勞動、體育、衛(wèi)生等,概不收錄;二是實行積分制,當學生完成了學習任務,或課堂上積極互動,或課余時間加班加點學習,都可以得到積分;三是根據(jù)積分設置“學位”,如“大?!钡姆e分要求是90分,“本科”要達到150分,“碩士”要達到220分,“博士”要達到300分,“院士”要達到490分。當學生的積分達到學位要求的分數(shù)時,老師“隆重”地給學生頒發(fā)學位證書,以增強競爭的趣味性,其實也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考取大學、立志成才的潛意識。
“學習積分晉升策略”以其新穎獨特、貼近生活、富有趣味性而大受學生歡迎。因為每個發(fā)言的學生都可以加分,你可以看到學生課堂上“唇槍舌劍”,師生“爭論不休”;因為加時加點學習可以得到積分,你再也看不到學生在下課鈴響后立即沖跑出教室的現(xiàn)象;因為按時完成作業(yè)練習、評分達到90分以上可以加分,你會看到學生埋頭思考、認真書寫、合作探究的喜人場景;因為誠信考試可以得到積分,你再也不用擔心考試有學生作弊。
抓學習時間,簽學習承諾書。優(yōu)秀學生的決勝,不但要比在校期間的聽課學習,更要比假期的學習時間和質(zhì)量。實施“假期學習承諾書”活動,目的是讓學生合理安排假期的學習活動,做到勞逸結(jié)合。承諾書里要求學生準確記錄周末或寒暑假每天的學習時間和內(nèi)容,并要求父母或監(jiān)護人簽名核實,于放假回校時上交班主任檢查和統(tǒng)計,公布全班學生假期平均學習用時,表揚先進,督促后進。積跬步然后至千里,積小流然后成江海。不要小看周末幾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堅持下來收獲不小,會改變學生度過假期的方式,使學生養(yǎng)成時時處處學習的優(yōu)良習慣,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抓學習習慣,好書要隨身帶。抓學習習慣,就是要讓學生養(yǎng)成隨身帶書的習慣。不管學生先前是否喜歡看書學習,只要學生能隨身帶書,始終有一天會翻開來讀的。只要打開書,哪怕是讀一點點,也會積少成多,最終受益。學生體會到了讀書帶來的益處和樂趣,看書的頻率和容量就會提高和增大,從而逐漸形成隨身帶著書來讀的氛圍。
要做一個出類拔萃的人,就要能做并且堅持做別人做不到的事情。假期有多少人能真正坐到書桌前安心靜心用心讀書呢?正因為一般人做不到,如果你做到了,并且堅持下來,你就會不斷進步,最終成為一個卓越的人。每次放假,其實就是給了自己超越別人的機會,所以要好好把握和利用好假期時間。
學生最終是否形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和能力,是否具有鮮明的學習目標和理想,是否具有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學習的能力,是檢驗學習型班集體建設成功與否的標尺。實踐證明,農(nóng)村中學完全可以創(chuàng)建學習型班集體,在這樣的班集體里,學生立志成才、自主學習的意識強烈,學習效果顯著。
★作者單位:廣東化州市新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