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冬
閱讀教學本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然而一談起閱讀,學生、老師甚至家長都有點頭痛。通過觀察,學生在閱讀時,泛泛而讀的情況比比皆是,因此他們就體驗不到閱讀帶來的樂趣。下面我著重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yīng)重視閱讀感受和體驗這方面來談?wù)勎业囊稽c想法。
一、重視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感受和體驗的意義
語文學科是一門人文性很強的學科,語文學習中所閱讀的大量文本都包含著濃厚的感情色彩,比如《春》中積極向上的情感,《背影》中濃濃的父子深情。在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感受和體驗,就能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文本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生命的光輝,或者欣賞到不同的生命風景,從而使學生的精神飽滿,靈魂得到洗滌。學生如果沒有受到這些作品情感的熏陶、感染,就不可能對文本所描寫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等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進一步的語言文字方面的積累與運用就無從談起,語文的閱讀教學任務(wù)就不能完成。
二、初中學生在閱讀中獲得感受和體驗時存在哪些困難
(一)教師方面
素質(zhì)教育已經(jīng)開展了許多年,然而作為教學活動具體實施者的教師,有時仍會受中、高考指揮棒的影響,出現(xiàn)填鴨式的教育方式,讓課堂變成了教師的一言堂。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只重視認知而輕視情感體驗,重視理性輕視感性,重視分析輕視綜合的思想傾向還是比較嚴重的。另外,脫離文本,一味的追求教學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的思想也是存在的。
(二)學生方面
1.學生在學習中是主體,然而在閱讀的學習中,往往缺少自信和樂趣。他們總認為閱讀的文章還不錯,但要做文后練習就枯燥了,有時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又不被認可,他們覺得語文學科方面的閱讀給自己帶來很大壓力,久而久之,在閱讀方面就沒有自信和樂趣了。
2.學生長期在某些教師機械化的訓練下,只會機械的閱讀,往往缺少真切的感悟。但是閱讀本身不是機械的思考,而是思維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tài)過程,是一個需要學生多角度感受,多方面體驗的活動。這種機械的閱讀只會讓學生沒有自己的感情體驗,喪失自己的思維,最后喪失閱讀的興趣。
3.閱讀時,學生一般只注重故事的情節(jié),往往缺乏對文章中所包含的情感的體會、感悟。初中學生正處于青少年階段,思想比較活躍,精力也比較旺盛,不能夠較好的靜下心來進行語文的閱讀,因此泛泛而讀便數(shù)見不鮮了。
三、引導學生閱讀中獲得感受和體驗的方法
通過幾個月的調(diào)查并對收集的資料進行了相關(guān)的研究,我覺得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獲得感受和體驗可以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引導學生在語句賞析中體驗
文章中的情感和主題往往是通過一些精妙的語句表現(xiàn)出來的,因此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的感受和體驗,要注意引導學生賞析這些語句。比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作者在寫到花時有這樣一個句子“……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來揣摩“你不讓我,我不讓你”“趕趟兒”等語句,從而就能很快的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味和情感了。當然作為教師,在讓學生讀之前,自己要先篩選,知道讀什么,怎么讀。在要求學生朗讀的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把讀和思結(jié)合起來。通過多種方法的朗讀,比如集體讀、領(lǐng)讀、分角色朗讀等,讓學生通過朗讀去揣摩和體味,這樣才能得到更深刻、真切的感受。當然賞析句子的方法不只有朗讀這一種,還可以通過繪圖法讓學生來欣賞精妙的句子,還可以從修辭、句式、手法等傳統(tǒng)角度來賞析,多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悟。
(二)引導學生在聯(lián)想、想象中體驗
文章中所寫的人、事、物不可能完全相同的發(fā)生在每一個學生的身上,因此,學生要想獲得對文章的感受和體驗是有點困難的。然而初中的學生正處在想象力較豐富的階段,往往一個小小的事物就能引發(fā)他們的想象和聯(lián)想,從而產(chǎn)生感受和體驗上的遷移。作為初中語文教師,一定要利用這一階段學生的這一特征,平時注意觀察學生,尋找學生生活中與文章中的人、事、物相似的地方,將文本與學生的生活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引導學生正確的想象和聯(lián)想,從而體會作者的情感、文章的主題等。比如教學生體味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時,引導學生們想象:站臺那么高,微胖的父親要怎樣才能爬上爬下,這樣辛苦嗎?不能讓動作利索的孩子自己去買嗎?通過思考,學生才能真正的領(lǐng)悟到文章的主旨。
(三)引導學生在情境中體驗
現(xiàn)在的學生生活經(jīng)歷少,因此許多時候?qū)W生能正確的背出文本的主題卻不能真正理解主題。如果學生沒有去過濟南,而且不是冬天去,那么學生根本無法感受到作者對濟南城的喜愛、贊美之情。因此我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中,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shè)相似的情境,讓學生深入體驗文中的情感,融情入書,身臨其境。比如《濟南的冬天》這一課,在上課前我找一些濟南冬天的美圖,上課時利用多媒體設(shè)備,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濟南冬天的美,體驗作者所說的濟南象嬰兒般可愛的一面并引導學生感悟出作者對冬天的濟南的喜愛之情。
(四)引導學生在互動中體驗
學生對同一篇文章的感受和體驗會產(chǎn)生差異性。差異的存在是正常的,因為學生個體是不同的。這就需要教師去引導學生在互動中交流各自的感受和體驗,從而豐富每一個學生的閱讀感受和體驗,讓他們能更全面而深刻的體味文章,更好地理解文章。
★作者單位:南京市人民中學。